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吉利和沃尔沃,一场不像合并的“合并”

2021年02月25日 17:42:01
分享到:
来源:路咖汽车

2021年2月24日晚,此前预计将在2021年年初公布的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合并方案,终于落地。网络上对这事儿的舆论反应并不算大,因为普通人看完的直接观点是"这到底是想说什么",从汽车产业的角度来看,这项最佳合并方案和传统的两家企业合并,有一定的认知差异,合作的意味更多大于合并的意味。

解析这份公告,背后释放的最强烈信号其实是"双方进一步深度绑定"。

核心=保持独立+成立新公司

这份联合宣布之中,有四个关键语句:1. 保持各自现有独立公司架构 2. 汽车新四化深化协同 3. 业务价值最大化 4. 加强科技优势。

实际做法,目前看方向是比较清晰的,将以一家新公司为发力点进行推进,业务板块分为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业务,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如今都在发力的方向。

当然,这份公告的这些话语背后,还有两重其他意思。

1. 吉利沃尔沃在目前的架构之中,在这些新方面,捆绑的深度依然有明确的提升空间,双方协同研发的推进结果有提升空间。

目前,吉利沃尔沃之间的技术共享成果主要集中在CMA架构、BMA架构、2.0TD以及其他一系列动力总成研发领域。制造架构层面,目前双方均能从中获得利好,比如吉利依托CMA、BMA完成了自身技术团队的培养,并且能依托于此在同级别推出整车产品力更强的车型,比如吉利星瑞、吉利星越都能面对合资品牌拥有差异性优势;沃尔沃则是依托于此在推进自己的电动化车型业务,以及提升自身车辆电气化架构能力。

不过,对比行业来说,它的技术优势还没有进一步建立。

比如,动力总成板块,不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应对丰田TNGA的推进、应对本田第三代i-MMD、应对BMW eDrive等企业相应技术,是相对无力的。同时,面对档次基本相同的同级别对手,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小幅优势,但无法在消费市场端给用户建立特别明确的"技术形象"。

自动驾驶、三电技术、动力总成领域,这是吉利沃尔沃双方均认可的提升空间以及企业目标。

2. 第二重意思,关于这份公告的后半部分1个核心点:业务价值最大化。

业务价值最大化,用在汽车企业之中,即意味着降本增效。很多车企更换CEO(如大众新CEO迪斯、如捷豹路虎从2019年启动的降本计划等)之后,进行相应的瘦身行动、降本增效行动,均是如此。

降本增效的实际执行,本质上是将现有的重合业务进行集中整合,一方面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能让执行力进一步变强,更好的实现相关计划与目标。

之于吉利沃尔沃两者而言,新成立的公司中将融合此前的业务重复。目前,SPA2、SEA浩瀚架构已经在两者之间进行共享,接下来,这种技术共享会变得越来越多。因为,从技术研发的起点,就是双方共同参与并最终完成。

最终的结果是,成本杀手+协同能力

可以预见的一点是,这种非传统合并的方式,有着相比传统合并更好的未来发展潜力。

以此前企业合并案例进行对比,福特集团在上世纪完成了对捷豹路虎沃尔沃马自达等新企业的掌控,然而之后的发展锦程并不够妥当。福特完成技术吸收、销售渠道吸收后,几家企业不同程度失去了自己的原有独立性,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身上均被注入了大量的福特技术DNA,影响了企业发展轨迹。

同时,因为两者新公司的建立、重复业务的合并推进等大策略,显而易见的会分摊研发成本、制造成本、零部件成本,同时还有领克品牌在欧洲市场推进的诸多相关成本。

不过,万事有利有弊。存在控股并保持两者公司之间架构的独立性,再加之深度合作,会直接引出另一个话题,业务推进中谁来负责做什么,谁又要放掉原本手中的工作。

无疑,这需要新一轮的双方沟通,也是新公司成立之初最重要的工作。

从目前双方的相应技术表现来看,沃尔沃会更多承载动力总成技术领域的研发,而三电技术由双方互相推进,拥有更强大背书和相关应用的中国市场,预计会让吉利方面成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层面的推动者。

写在最后:

整体而言,如今吉利沃尔沃之间,实际上并无所谓合作或是合并。

从最初收购时的"蚂蚁吞大象"到如今的"双方协同参与",能很清晰的看到吉利的相关成长以及沃尔沃的成长,两者之间差异在进一步缩小。

而这还能看出另一件事,中国人做生意的方式和全球很多人不同。

这份公告里没有强调的是,话语权,故让人感觉和传统的"合并"有许多不同。

这场合并,更多谋求的是同一目标之下,双方的共同成长。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