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车企“减碳”目标排行,哪家决心最大?要靠氢能源来实现?

2021年04月29日 10:08:03
分享到:
来源:DearAuto

刘慈欣在《三体》大致有这么一段表述:人类千年历史岁月中,实现了两次技术爆炸,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别看现在科技多么发达,其实人类的基础物理在爱因斯坦后就没有进步过。

虽然《三体》是科幻小说,但创作是源于生活的。

回顾过去200多年,英国和美国确实因为各自引领了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从这个角度引申,可以说,要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必须要引导一次工业革命。

那么,对工业革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也许不是唯一,但肯定少不了这一项:能源。

新一轮能源革命关口

人类历史的两次工业革命,本质还是能源领域的突破。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能源是煤炭,标志性动力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主要能源是石油,动力是内燃机。

正如恩格斯所言,“每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首先在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所以,如果说接下来50年,全世界有什么最确定的发展方向,那就是第三次能源革命。

正在到来的第三次能源革命,必会催生出以绿色和智能为基础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可以预见,谁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在这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上游,谁就能接过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接力棒。

于是,早在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中,我国就首次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我们再次承诺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甚至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往年最重视的GDP都没有列出定量目标,却将能源与环境列在了最重要的目标中,并提出了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但说实话,这个目标,实现难度不小。要知道,欧盟在90年代、美国在2007年左右已经达到了碳排放的峰值,他们设定的“碳中和”时间与“碳达峰”之间预留了约40到60年左右时间。

而我国一直是最大的碳排放国,2019年全球排放二氧化碳364亿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102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27.9%。

如今,距离实现2030年的“碳达峰”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也仅有30年。时间短,任务重,这都显示出了中国对于“碳中和”的决心和魄力。

“碳中和”既是国际竞争需要,也是产业升级需要,无论再难,我们还是要去做的。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该如何推进新气候目标的有效落地呢?汽车产业,或将肩负起这份历史使命。

减碳,留给汽车产业的时间不多了

上周世界环境日,“碳中和”再度被汽车行业高度聚焦。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2005年-2017年,我国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占比从8%增长到10%。

其中,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的碳排放增长速度处在较高状态,约占整个交通行业的75%,份额最大。

另据公安部统计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已有70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由此可见,汽车产业是实现“碳中和”的一块硬骨头。

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时间,最直接冲击的也是车辆排放方面。虽然国内各城市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但对于车企至关重要的一二线城市,势必率先受到严格监管。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地区纷纷规定了“碳达峰”目标,而上海和海南等地,更是宣布要抢在全国时间表之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简而言之,留给车企的时间不多了,约束车企加速电气化转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不只是双积分,接下来,碳税、碳排放超标罚款等更为严苛的政策都会接踵而至。

未来10年、20年,各大车企逐步禁售燃油车的消息,不再是空穴来风。

提上日程,车企“碳中和”势在必行

近期,不少车企首次在财报中,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包括戴姆勒、大众、通用、丰田福特等跨国车企,以及博世、大陆、米其林等重要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国内车企,亦陆续启动了“碳中和”的研究和战略。

戴姆勒:计划到2039年,停止销售传统内燃机乘用车,届时旗下所有乘用车将实现碳中和。

沃尔沃:力求在2040年之前,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202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届时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

通用汽车:到2040年,其全球产品和运营将实现碳中和,通过自身节能减排以及碳补偿和碳积分购买,达到零碳排放。

大众大众集团将坚定地发展纯电驱动的出行方式,到2050年,整个大众将实现碳中和。

丰田:到2050年,通过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碳减排实现碳中和。计划2030年销售550万辆电动化车型,其中混动车占450万辆,还有100万辆是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车。

福特:计划205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

本田: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在新的动力单元和燃料技术上投入大量研发资源。

日产:计划到2050年,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在20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的电动化。

保时捷:争取在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目标。

宾利:2019年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车企,得益于豪华车的手工打造且产量低等天然优势,并通过斥巨资建太阳能发电停车场、购买相关机构的碳信用额等手段“多管齐下”才得以实现。

由于篇幅有限,其他车企本文便不再赘述。不难发现,“碳中和”已经成了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是一场世界强企追逐的竞赛,将引发汽车行业巨变。

氢能源或成“解碳”关键

当车企加速拥抱“碳中和”时,国内有越来越多声音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FCV),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纯电动汽车(BEV)的呼声变小了呢?DearAuto之前有过分析,首先,从“全程碳排放”的角度看,纯电动车未必就更环保。

《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0)》研究显示,按生命周期15万km计算,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强度比传统汽油车低26%,在使用阶段,碳排放比传统汽油车具有明显优势。

但在制造阶段,一辆产量较高的A级纯电动汽车比汽油车高5.2t CO2/辆。这表明,纯电动的减排有滞后期,单纯通过部署纯电动汽车与汽油车的比例以实现碳减排是不够的,甚至还可能增加排放。

其次,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而发电资源集中在西部,造成大量弃风、弃电,我们本来就存在建设一个高效氢能供给体系的内在需求。

氢能体系一旦建成,不仅能作为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使用,而且利用电解水制氢,也能够有效解决弃风、弃电等消纳问题,形成完整的储能解决方案。

如此一来,整个交通的能源供给都可以轻松实现可再生化,整个社会全面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就指日可待。

长城汽车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最关键的是,建设以氢为核心的能源供给体系,我国拥有制度体系上的天然优势。要在短期建立一个完善的加氢网络,但长期内几乎没有回报——这样的事情,资本主义国家是不愿意干的。

而中国就不同了,“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白叫的,只要政府下定决心,把部分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或者加油加氢两用站,我们的氢能社会基础设施,一年即可小成,三年就能完善。

2021年,氢能源能否“从0到1”?

如前文所述,我们正站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关口,要想抢占主动权,我们应该要做的是重构能源网络,以更好地适应这一轮产业升级;而不是在已经成熟、强健的电网基础上,发展电动汽车。

发展BEV还是FEV,这两个产业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

以上种种可见,建设氢能社会,不是为燃料电池汽车服务的配角,氢能战略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战略。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只是贯彻氢能战略的最佳抓手罢了。

现代汽车作为主要角色参与的韩国2050氢能源蓝图为例,在未来的氢能社会中,氢能不仅仅用在燃料电池汽车上,还将应用到发电、工业、建筑等各个领域。氢能战略并非韩国在唱独角戏,实际上包含中日韩在内的整个东亚都在配合实践。

此外,除了符合产业升级需求,发展氢燃料电池车,亦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对于消费者来说,私家车的核心商品价值是出行自由度,BEV会大幅降低这个自由度,而FCV不会。

目前来看,氢能体系的确是人类社会实现“零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不过眼下,我国与构建氢能社会之间,仍存在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尚未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中汽协预判,2021年将是氢能源汽车产业“从0到1”的关键一年,产业和相关龙头公司有望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小鹿拭目以待!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