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特斯拉的5月销量为何回暖?我们找到了2个原因

2021年06月16日 17:45:02
分享到:
来源:路咖汽车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句,在汽车媒体圈混了10多年的我,在特斯拉车顶事件之后关于它销量预测,又一次幸运的蒙对了。

4月的销量有比较大的波动,舆论惊呼特斯拉销量"药丸",我认识的一些订单用户也在排队更靠前的人退了车之后,提前拿到了车。

当然,企业也不是束手无策,看着问题还是搞出了一些对应的操作,比如:法律程序、新用户培训、官宣否认等等。

眼见着5月特斯拉的销量数字一发布,搞蒙了不少汽车媒体,更是搞蒙了不少持币待购的人。到底,该信谁的?到底,特斯拉为何能销量回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我摸了一圈特斯拉的城市中心,摸了一圈特斯拉相关,摸了一圈特斯拉的消费者,找到了2个比较明显的原因。

频繁的报道之后,是麻木

关于特斯拉刹车的相关报道,仔细梳理会发现,舆论走势是,上海车展之前零散偶发→上海车展首日之后进入爆发期→爆发期持续1个月左右逐渐变弱→归于零散偶发。

网民(消费者)的讨论节奏也和这个报道节奏差不多,上海车展之前听说特斯拉有问题,上海车展首日知道特斯拉遇事儿了,上海车展之后觉得特斯拉可能不太靠谱,到最后,面对含糊不清的局面。

特斯拉没有拿出实锤,相关事件的人员也没有拿出实锤,第三方鉴定机构扯来扯去,再加上好多新增的报告里"特斯拉没问题,车主的驾驶有问题"。

消费者显然是懵了,汽车媒体们,大多数也拿不出铁口钢牙的结论,毕竟,谁都没有学术类的实锤。

心理学角度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大风里站太久,不觉得冷了,也不渴望暖了。没有实锤的状况下,汽车消费者对同类事件开始见怪不怪。2000年入WTO之后,中国汽车消费者经历过颇多诸如"断轴""顿挫""生锈"等相关事件,但对涉事企业汇总分析,能发现"头部企业,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同时,"选择冷处理的头部企业,受损相对最小"。

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心理,目前因为得不到官方权威层面的相关答复,实际上颇为玄妙。当然,如果特斯拉持续以这种姿态与消费市场相处,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给出过相应的判断"因为隐私数据、态度等方面的原因,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律很可能在达到顶峰之后,短时间快速归零"。

这是后话,暂且不去进一步发散。

另一件事,想买特斯拉的还是买了特斯拉

还有另一件事,在特斯拉的5月销量里,跳脱出了人们的原有判断。

特斯拉Model 3的意向客户/准车主,因为上海车展的车顶事件对Model 3这款车产生了疑虑,但眼前摆上一辆SUV-特斯拉Model Y之后,买特斯拉还行不行,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算是纠结的问题。

这是特斯拉销售人员在5月的一线直接感受,眼见着特斯拉Model 3的看车人流量有所下降,幅度不算大,而特斯拉Model Y的预约试驾数量还有看车人流量,则肉眼可见的上涨。

销量数字上,特斯拉Model Y的1.27万辆和特斯拉Model 3的0.92万辆,比较好的印证了销售一线的观感。

特斯拉Model 3让人生疑,关特斯拉Model Y什么事,这之中的消费者心理转换,多多少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转念一想,消费者并不是汽车从业者,对于车辆技术不专精,有这样的观念也算是人之常情。

产品端,特斯拉Model 3的高配和特斯拉Model Y的低配有一定价格扰乱,不过产品方面的特征差异较大,Model Y有大空间、SUV这几个特征,确实能吸引到不少Model 3意向人群。

至于特斯拉目前面对的挑战,是它的5月新订单量同比下滑比较明显,接近腰斩。而它的直营模式,先收定金之后陆续交车,中间有着从订单到交付的时间差,短期来看,是无法得到太多销量相关结论的。

至于新订单量下滑之事,一次的腰斩无法得出特斯拉中国业务受根本性影响的相关结论,如果持续新订单量发生下滑,几个月之后的特斯拉销量数字就会给出答案。当然,这家企业如今也在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操作,比如,让上海超级工厂成为欧洲车源的生产地,再比如法务部的社交账号上线等,让不少媒体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道歉。

写在最后:

"市场的事,交给市场来回答",这实际上才是关于特斯拉比较核心的那个话题。

在中国汽车市场里,当出现在营销、产品、技术、规模等与特斯拉处于平级甚至更高能力的企业之前,它靠着自己的代码能力、视觉神经网络、设计、马斯克的个人符号等,短时间不会受到根本性的创伤。毕竟,消费心理逻辑的核心是:为了更值得买的,掏钱。

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里,目前能够挑战特斯拉相关地位的车型和企业,还在成长期。蔚来和特斯拉的用户群体之间有着5-10万元甚至以上的预算差异,分属两种人群;小鹏目前在智能三大技术(驾驶、网联、泊车)方面要比特斯拉更强,接下来的小鹏P5有可能是给Model 3真正重伤的选手,不过从价格差异来看,小鹏还要继续补强自己的车型序列;理想汽车则走在另一条路上,需要时间才有答案。

至于其他的很多车企,本质上在技术能力、价格能力、品牌形象方面,和特斯拉距离比较明显。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关于特斯拉的话题预计是继续扑朔迷离。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