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李彦宏:百度汽车将在2023年面世,未来的汽车将更像机器人

2021年07月09日 19:46:01
分享到:
来源:AutoLab

“人工智能”这个词从被发明诞生以来,一直被捧在云端,代表着人类对于未来的畅想,似乎离大众的生活很远。

但科技永远是一门从生活出发的艺术,电视的画面、手机的指令、城市便利的交通,这背后都是人工智能在发挥作用。

而今年在上海举办的人工智能大会(WAIC),就是想为大众揭开人工智能和实际生活之间这层薄薄的面纱,从各路大佬的演讲开始,让我们走进WAIC的智联世界!

李彦宏:人工智能是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演讲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比如在百度深耕多年的智能交通领域,人们经常忽略了交通其实是个民生问题,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服务属性和公共属性。人们对于交通拥堵的感受,对于限行限购的感受,远远超越了它们所对应的经济损失。

而通过“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构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通行的概率,还能够让人们对美好生活更有感知,让出行更加绿色环保。

这些社会意义,李彦宏希望能在百度的业务落地中逐步得到体现。

业务中最重要的,就是百度已经布局了八年的自动驾驶领域。百度通过Apollo攻克了操作系统、计算平台、感知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复杂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

而小度车载OS系统等已经具备前装能力的Apollo智能车联系列产品目前已经与奔驰宝马福特等70多家车企进行智能车联方面的合作。再加上百度的车路协同方案是业内唯一既服务当下交通治理,又面向未来智能驾驶的解决方案。

这些车载系统采集的海量数据将为城市交通的管理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终端,获得更丰富的驾驶环境信息,这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最关键的是,李彦宏透露,不久前百度刚刚推出了新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目标是让出行比现在的网约车更便宜。

并且,百度最新的智能汽车在快速研发之中,两三年内就会有一款更像机器人的汽车与大家见面。

马化腾:将用AI技术探索宇宙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依旧没能来到现场,他采用了去年语音聊天的形式,发布了4条,总计145秒的语音(而且从界面来看,用的还是企业微信)。相比去年的60秒,显然,这次马化腾更加自如而放松。

当然,不在现场并不意味着腾讯没有大动作,马化腾宣布,腾讯将和国家天文台一起,共同发布“探星计划”,把上海优图实验室的AI技术用于寻找脉冲星,探索宇宙。

此次双方联合启动的“探星计划”,将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腾讯云领先的计算能力,用“云+AI”帮助中国天眼FAST处理每天接收到的庞大数据。

FAST在1周内产生的数据大约相当于3000万张信号图,如果以人工肉眼处理,按照1张/秒速度,在不吃不喝不休息的条件下,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处理。如果通过AI预筛选,只需要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将极大的节省人工时间成本。

马化腾也强调,人类对于AI,依旧是未知大于已知,如果想要追求“科技向善”,就要推动“AI向善”,人类善用AI的智慧,必须胜过日益强大的AI技术,让AI技术实现“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不仅如此,腾讯还期待将年轻人带入AI的世界,王者荣耀的电竞赛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仅让大家欣赏到了最高水平AI的竞技,还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让AI离年轻人更近。

周鸿祎:数据安全才是城市运转的关键性要素

360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作为唯一的网络安全企业演讲嘉宾代表,向社会各界展现了网络安全如何为城市数字化保驾护航。

“未来数字城市里的智慧交通,既要有聪明的车,也要有智慧的路,车路协同才能真正重塑城市交通。”周鸿祎认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是依托于大数据之上,尽管数字城市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数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战越大。

针对外界热炒的“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的数字城市三大特征,周鸿祎也一一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他指出,三大特征背后也是三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一切皆可编程意味着漏洞无处不在;万物均要互联的结果是打通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大数据驱动业务意味着数据安全对城市运转变得前所未有重要——数据一旦遭到攻击就意味着业务停转,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后果。

而360花了十六年,投入超过200亿,已经实践打造了一套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安全能力框架,就是希望能够为数字城市打造一套城市级的能力完备、可运营、可成长的数字安全框架,真正构建起数字城市的安全基座。

葛越:人工智能不需要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

苹果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则提到了最近热议的“用户隐私”问题。

她表示,尽管机器学习需要使用大量数据,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有效性并不需要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苹果把用户隐私放在首位,不收集大量的个人信息,不将用户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也不出售给第三方。

她举了几个例子,比如Apple Pencil 能通过机器学习识别笔迹。面容ID和触控ID能通过机器学习检测面部或指纹。Apple Watch也是通过机器学习检测异常心率,并识别罕见的心脏疾病。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都从未离开过设备。

葛越说,“隐私”和“人工智能”并一定只能二者选其一,鱼和熊掌,Apple都要。

胡厚崑: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新的城市公共资源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表达AI算法的重要性,他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像水和电一样,一定要成为一种可获得、可负担的公共资源,没有充足的AI算力,就像没有水和电一样,会大大的制约城市数字化的进程。

在胡厚崑看来,当前AI普及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效率。现在的开发效率太低,AI应用开发太慢,严重阻碍了技术和需求的结合。

为此,华为开发了一种“工业化AI开发新模式”,基于超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开发者只需少量的行业数据就可快速开发精准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的AI模型。

为了支持这一新的开发模式,今年华为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名为“盘古系列”预训练大模型,其中包括业界首个兼具生产与理解能力的中文ALP大模型,以及通用视觉大模型。

“人工智能发展走到今天,它恰恰处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从天上到了地下,从过去天上的云变成了地下的雨,它将改变我们身边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行业。”

董明珠:互联网不是不属于传统制造业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自己身处传统制造业,来到WAIC以学习为主。她坚信,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完美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时代。

“过去,大家认为工业是传统产业,没有先进性,而互联网则是现代性产业,但通过合作,互联网时代推动了工业制造发展。”董明珠说道。

她还分享了格力电器运用互联网后带来的变革:“从物流开始,从物料进厂、成品入库到走向市场,格力的全产业链实现了智能化。”

作为一个传统制造业从业者,董明珠认为,如果工业用数字化来改变的话,工业会得到更大的腾飞,更能满足技术革命和创新。

徐立:人工智能的猜想可能就是牛顿砸在头上的那颗苹果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机器会猜想吗?”

他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在徐立眼中,AI发展中一大部分都是基于猜想完成的。由于是猜想的,很多事情是不可确定的,那么真正意义上去定义产业应用的边界或者定义它可不可靠是需要放到产业里的。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应用都是先有猜想应用,最后才能给一个合适解释。

比如,自动驾驶中的自动泊车,老司机经常可以总结出泊车的规律,但这些规律并不能及时转化到计算机。计算机自己演化出一套规律,甚至科学家都没有办法真正解释计算机倒车的逻辑,但这不妨碍自动泊车落地。

徐立表示,未来我们更多拥抱场景的迭代才能真正探索出技术可能边界。毕竟人工智能发展很快,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平衡各种不同的治理框架,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理政策。一个反面的例子是,1865年英国造出第一台车时,英国推出了红旗法,车前50米有一个人挥舞着红旗走,所以车的速度不可能超过人。

“我们当然做到了完全的安全可控,但是英国也同样失去了汽车发展的红利时间。所以在今天,人工智能的猜想、机器的猜想可能就是牛顿砸在头上的那颗苹果,而上海的包容开放是它最好的土壤,使它能够长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基辛格: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世界

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兼国务卿、基辛格国际咨询公司董事长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提到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对今天的影响和看法:“我对自己多年来参与建设的中美关系和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深感欣慰,我相信双方应该建设互利共赢的关系。我相信当美国在发展新技术时不应该只研究它的技术影响,也应该研究它的历史和政策影响。同时我也相信双方应该展开对话,中美两国的领导人之间的对话。”

基辛格表示,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是经济的一部分了,“我最初的直觉是人工智能会改变人类的认知,我们一直相信理性会逐渐推动实现更好的理解,但我们从没想过机器能够产生如此重要的成果。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世界,人工智能的到来正在很多领域划下一条线,会逐渐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也会被这一时代的人从历史的角度更好的理解。”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