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文化>人文>正文

真的?假的?现在北京车展竟然这样?!

2018年05月03日 17:50:44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汽车谈MotorTalk

关 于 车 展

大 家 有 话 说

邓 玺

@ 5 8 车

副总经理兼总编辑

是颠覆还是过渡?

2018北京国际车展新能源唱主角,“新势力”造车集体秀肌肉。虽然传统车企依旧是车展的主力,但是无论是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还是新能源车企,大部分都在本届车展上发布了各自的新能源车、或新能源规划。百余款新车中,新能源车占了60多款。其中除了传统车企发布的奔驰EQ、宝马ix3、WEY X概念车以外,还有“新势力造车”中的蔚来、奇点、威马、拜腾、前途云度爱驰等均在本届北京车展上集体秀肌肉。

这与本届北京国际车展的SLOGAN不谋而合,定义汽车新生活。但静下心来看,传统车企凭借深厚的品牌积淀和技术储备,在新能源领域不可小觑。而大多数的“新势力”在当下还是在阐述概念,毕竟还没有量产车交付到消费者手里。所以,是颠覆还是过渡,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贺 磊

@新 出 行

CEO

昔日鲜衣怒马

而今聊胜于无

2018年北京车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展会本身的落寞,大家可能到了一个需要思考车展对于品牌本身意义的时刻了:

1.车展上最大亮点的车、真正的首发车依然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关注。比如比亚迪pro,雷克萨斯ES,宝马iX3等。但一些已经在海外车展上过的车,或者已经开过亮相会的车,就基本上被淹没在车展的报道里了。但其实很多都是国内首次亮相,如果单独有一场发布会,应该还是能获得很多的持续关注的,但在车展上,基本上冒个泡就没了。

2. 车展的明星效应也开始减弱。我记得有一年的车展,都教授,范冰冰,刘德华等一众明星云集,当年我们还有一个固定的选题,就是车展上的明星上场时间表,点击量暴高。今年北京车展,好像一个都没有,唯一一个王凯好像还是媒体日之后才来的。

3. 车展前一周左右发布的效果远远好于车展媒体日或者前一天的效果。这次的车展前有雅阁等重要车型上市,很多新势力造车如小鹏,威马,拜腾也都选择在车展前一周举办发布会,都点爆了当天的头条。但车展当天的发布会,您记住了哪个?

4. 车展未来的作用也许有两条,一条更多是概念车的展示,未来车企方向的展示,未来技术的展示,让媒体和用户都能更集中的了解这些平时开不了发布会,也没有机会集中了解的技术和方向。第二就是卖车,让消费者在同一屋檐下能比较所有市面上的新车,不用东奔西走就能优中选优,挑到自己心头好。

5. 车展的附带作用倒是挺明显的,让媒体有一个集中专访的机会,让老朋友都有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行业人有一个交流碰头的机会。会上的论坛很虚,会后的酒局很实;专访间的访谈很虚,专访后的微信很实;舞台上的PPT很虚,舞台下的私聊很实。

希望我们的每一次累,都能有收获的契机。

希望我们的每一个文字,都能让人有思考的可能。

胡津南

@凤 凰 网

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趋于“务虚”的主场时代

从消费主场到创新主场

过去,国内车展最吸睛的部分,往往是天价的外资豪车和玲琅满目的合资新车。除了土豪们的玩物和屌丝们的谈资,被人所记住的是在最大的市场、最强的增速下催生的最走量的新车。在媒体和用户眼里,国内车展的成功与否以及合资外资车企是否“实在”,主要体现在于海外新车的同步速度。至于自主品牌,往前倒几年是靠车展活动中秀下限来吸引些某些老法师的菲林,着眼近两年则是专注于紧凑、中型SUV的不断试错,紧跟潮流和引领趋势在活下来的压力下变得并不那么重要。而今年的北京车展,和往常的不一样了。用句足球迷更熟悉的句式来评价——现在是国内球员带着外援踢的时代。

自主品牌在经历了生存、做大的积累后,开始了现象级的醒悟和崛起。不但有勇于落地新技术的量产车型,更有大胆突破的概念车,而且跟过去“概念美如画、量产豆腐渣”不同,不仅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

例如上汽,荣威旗下首秀的纯电动SUV量产车型是去年上海车展光之翼概念车的量产版,仅仅一年时间阳光就已经照进了现实,在设计上高度还原、在动力上4秒破百,这对外国工程师的震撼不亚于北京三桥的“一夜换脸”,用实打实的效率和速度来宣告中国崛起。名爵方面, X-Motion 概念车以纯形面设计、光影肩线的设计理念警告那些还在拉硬直腰线的合资外资对手,你们的时代已远去。

再如吉利旗下的领克02,没有遵循此前的紧凑SUV、中型SUV、A级车的产品节奏套路,而是紧贴消费升级、个性需求的趋势推出了市场上唯二的豪华运动紧凑SUV,正面直怼百年豪华品牌;而吉利concept icon概念车则预告了吉利品牌电动车型的设计走向,体现了在自主创新体系和框架下的理性思考。

过去背负着共和国长子包袱的红旗品牌,推出的沉浸式智能座舱已经把枪口从斯图加特、慕尼黑转向了硅谷大湾区;而红旗E·境GT概念车我个人认为,它的秀场更应该是圆石滩或埃斯特庄园。

除了自主巨头们,中国新造车势力们的展台也吸引了各跨国巨头老大排队打卡,限于篇幅不具体展开。

多年以来,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在这个舞台上,唱主角的一直是外资品牌,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和车迷一直有着和足球迷一样的怒其不争,但今年的北京车展令我看到了希望,或许再过几年,会有车迷在北京车展展馆前拉起横幅——我们足球不行、我们马拉松不行,但我们造车行——期待。

齐 宇

@中 国 汽 车 画 报

执行出版人、主编

@齐 宇 时 间

创始人

车展车型前瞻的概念越发模糊

今年很巧,在北京车展之前,日内瓦和纽约车展我一个没落下都去了,这些国际历史悠久的大车展确实是组织经验丰富、专业观众素质高,相比之下,北京车展的确称得上混乱,媒体日早晨一个门车企高管被堵在展馆外不让进、另一个门大方通行甚至都不检查媒体证,以及大量非媒体的涌入,都给媒体日带来了让人恐惧的氛围,不过该来还得来,毕竟这也是汽车媒体和车迷们的大日子。

从趋势上来说,本届北京车展和我刚才提到的两个国际车展相比,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势力”造车不可阻挡的强大势头,蔚来可能大家还比较熟悉,威马、拜腾、爱驰人们也略知一二,估计到了观众日对于奇点、前途、云度这些品牌,大家还得花些时间把他们的名字和LOGO对一对。以往车展一下这么多的品牌爆发,并且是跟传统豪华车企们共处一室的阵势确实不多见。媒体日时,各位传统车企的大佬们串台也是相当勤,忙活完自己的发布会立刻出现在了竞争对手的地盘,其实这也并不稀奇,而纷纷打卡“新势力”造车的展台还是让人略感意外,看来这股势力也让传统企业大感不安。

另一方面,确实如贺磊老师所言,车展车型前瞻的概念越发模糊。媒体日之前各大厂商的各种“之夜”和“密赏会”大量增加,核心车型提前发布、逐日爆发,让我感觉车展好像提前了一周就到来了,记忆深度确实也远高于车展当日,甚至像法拉利这样的名牌也已经把展台迁到了市内的华贸购物中心,可见车展承载更多的还是展示、展销和聚会的概念了。

王 堃

@爱 卡 汽 车

总裁兼总编辑

合纵?连横?

车市如战场。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且处在转型阶段的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大把机会之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是这样,对于传统主机厂来说更是如此。

正如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那样,不少企业选择了互相联合,有如“合纵”、“连横”。本届北京车展,纵横开阖的好戏正在上演。

传统主机厂们面临的压力自然不必说,因此联手其他跨界资源也就成为了杀出重围的法宝之一。东风乘用车就和百度、博泰联合发布了WindLink3.0系统,号称是在汽车、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三大跨界领域合作开发的阶段性成果。这个系统未来三年将覆盖东风风神所有产品系列。

相对于车机方面的联合开发,北汽在本次车展上提出的“驾享新生态”的新品牌IP则将侧重点放在了“新生态”层面。北汽联合了腾讯车联网、北京大学、J.D.POWER君迪、摩登天空、华夏出行等首批五家生态合作伙伴,意在打造一个新的生态圈。

对于海外企业来说,想要快速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是一个好办法。本次车展上,捷豹路虎发布的“双引擎双创新”未来出行战略,就是联合了中国联通、阿里巴巴、高德、百度、博泰以及宁德时代,希望在智能驾驶、车联网以及电池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

更有甚者,拜腾和一汽宣布联手。一汽将成为拜腾的投资方和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拜腾的B轮融资。双方的合作将体现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方面。瞧瞧,这样的合作范围几乎涵盖了整车的全部产业链条。

就连“圈外”的滴滴都不甘寂寞,和汽车全产业链条中的31家企业一起成立“洪流联盟”,旨在布局无人驾驶、智能交通;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等。

合纵也好、连横也罢。中国汽车产业的布局和版图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最大动因莫过于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以及由此而来的汽车“新四化”脚步的加速到来。中国汽车市场,好戏在后头。

石 城

@汽 车 时 间

创始人

造车新势力与媒体新势力

往年4月末的这一到两天,各大品牌集中轰炸,车展现场完全是各大豪华品牌争奇斗艳的秀场,“中国首发”“亚洲首发”“全球首发”接踵而至,险些蔓延到银河系,那些如雷贯耳的全球顶级品牌纷纷将重量级新车砸向中国这个疯狂增长的市场。而当年那一系列举措的执行者,如今很多都坐在了“造车新势力”品牌决策者的位置上。

传统企业当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们开始慢慢的将“某某之夜”的时间调整的离媒体日越来越远,从媒体日前一天的晚上,到前一周、4月初,甚至干脆取消不做了。

而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开始慢慢发出比以往更大的声浪,无论是展台规模还是传播力度,蔚来、拜腾、威马、小鹏等众多“造车新势力”开始异军突起,谈颠覆、说产品、聊服务、建展厅,哪怕只有一份PPT,依旧纷繁无比。

再看看展馆外的媒体区,当年的大旗网汽车,万车网,雅虎汽车,中国汽车网,和讯汽车,中华网汽车,MSN汽车,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名字?是否还记得曾几何时,他们也都被誉为“媒体新势力”。然而,大浪淘沙,这些媒体集体消失在了展馆外的媒体区,除了“百人编辑报道团队”,自媒体、独立车评人、跨界KOL、MCN联盟形成的“媒体新势力”又开辟了新的战场。

技术的发展让新一轮诞生的媒体在两到三年完成了过去传统媒体十几年的发展规模,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似乎也在以远超行业的速度打造自己的版图。不管怎样,多样性发展促进了选择的多样性,也促使了所谓“传统”的主动变革。

闫小欧

@新 浪 汽 车

副总经理兼总编辑

北京车展观感

车展回归理性 车企集中布局未来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进入缓慢增长的新常态,以及近两年来伴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推动下,今年的北京车展虽然依然喧嚣,但似乎真正重量级的全新产品并不多。国际品牌的战略级产品基本都在之前的北美、日内瓦车展有所亮相,而国产品牌更愿意在车展上发布未来的企业和产品战略,而这些真正重量级的发布会也往往担心大家扎堆儿发布影响了自己品牌的声量,纷纷选择在媒体日前几天举办。不难看出,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也正像如今的中国车市,少了点疯狂,多了些冷静。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所谓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具体的产品,更愿意为人们描绘未来,我们似乎进入到了后产品时代。

新能源与智能化趋势不可逆

今年的北京车展一下多了许多新面孔,威马、拜腾、零跑、爱驰...... 这些品牌也许对于消费者还很陌生,我甚至比较悲观的认为也许其中很多品牌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很难生存下去,但依然向人们宣告着汽车正在进入以电气化、智能化的为核心的变革时代,并且这样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车展期间,在与几位车企老总闲聊中,大家开玩笑的说,今年如果哪家车企不发布新能源产品或战略,都不好意思来参展。但另一方面,比较讽刺的是车展中碰到的朋友让我推荐几款新能源产品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却很难有一款可以真心推荐的成熟产品,也许这就是我们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实写照,因此,我真心祝愿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领域都能取得成功,但请少谈些情怀,多些实干,真正通过过硬的产品将我们带入未来。

范 鑫

@汽 车 之 家

总编辑

Model 3输给了X3?

被视作新能源网红的Model3在国内的首次亮相似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万众瞩目,展台上媒体们蜂拥而至,但网络上的用户们却似乎并没有回应媒体的热情,这款在投产十个月后仍然没达到一半产能目标的产品刚刚遭遇了暂停生产,睡在工厂沙发上的马斯克不知道在辗转反侧中有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故事来讲给大家。相比之下,改头换面的秦PRO和补贴后十万出头的威马EX5这样的新能源产品可能更值得消费者关注。整个车展,新能源的新车发布了58款,占到了车展全部新车的四分之一,成为毫无疑问的新车主旋律之一,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要想达到四分之一(超过600万台/年),看起来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那么车展上的众多新能源车,谁来买单呢?

相比销量有待观望的新能源车,每年销量以两位百分数增长的SUV车型在车展新车当中仍然是毋庸置疑的主力,203款新车当中,有97款SUV,几乎拿下了半壁江山,在新能源车型当中,SUV也占据了半数,这类车型的热门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品牌SUV最热闹的角逐仍然出现在紧凑型和中型SUV当中,豪华品牌阵营中,宝马X3和Q5L的风头远远盖过了低调发布的QX50和RDX,本应在夏天上市的宝马X3在车展第二天出人意料的直接发布了X3的价格,阻击Q5L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两天不同话题的曝光让国产X3占尽了头条,论关注度,国产的X3完胜所谓的网红Model3。

车展上的产品就说到这里,接着来聊聊车展本身。这是一个拥挤的车展,“拥挤”不止于展会的秩序和人流,还包括展位数量的明显变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造车企业这一次大量在车展上亮相,导致大部分展台至少缩减了15%-20%的展位面积,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品牌的展台,看起来比以往小气了不少。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车展,以前,你很难想象雷克萨斯这样一个为美国而生的品牌,会把全新一代ES的全球首发放在中国,但如果你知道ES在国内一年销量占到雷克萨斯中国销量44%,你就不难理解这个决定了。

张效铭

@汽 车 大 全

行圆汽车内容运营部总经理兼总编辑

新国展10年 北京车展丝毫没长进

2008年新国展启用到今年北京车展已经6届,软硬件条件几乎没什么变化,依然安保组织混乱、停车费劲、周边拥堵不堪、媒体日各种超老年、幼年、订豪车的土豪“媒体人员”,唯一点变化就是没有各种兽兽、齐逼小短裙和各种色大叔来增加媒体日的负担,媒体和厂家不用趟泥巴玩。就像国足一样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只是有国际级大师教练带着烂。

不过让我觉得更悲哀的是车展这10年参展厂商、公关、媒体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好像很有花活的发布会、累死领导和公关并且只有校稿小工看的专访,那一点变化是齐逼小短裙换成了各种假脸low逼不懂车网红。可是要知道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PC门户时代、垂直时代到了移动时代。多数媒体甚至还在以自己拍了多少图片、写了多少图解、发了多少视频、多少文章为傲,甚至请了多少假网红自鸣得意。

可能有人说:“有改变啊!现在开始直播了啊!”,我就MMB,十年前同样有直播好嘛,只不过现在用手机就搞定了。顺道吐槽一下各种假脸网红是怎么拿到连厂商和媒体手里都不够用的证件进场的,这些根本不懂车的网红连车名都叫不对就开始要飞机要火箭,你指望从他们那里获得什么有价值内容?更何况她们的受众有多少是能买车不是看假脸假胸来的。

今年得感谢我的团队让我有机会在媒体日第二第三天像在国际车展一样踏实看车,于是陪着几个最近有买车需求的朋友逛了车展,包括2位75后女士,2位80后男士,1位85后和1位90后。媒体日第二天变成展销会无可厚非,但是现场的销售水平简直垃圾,不说专业程度,连看人说话都不会,这还全是豪华品牌销售,对着女生背专业知识不会说人话,XXX平台、XXX产的变速箱,XXX大灯,都知道女生为了俩孩子要替换家里的老X5,还在背配置,会不会说我们的车空气质量最好、我们车最安全,来个女销售也没好到哪去,看人说人话看人说鬼话都不会,X7马上上市了都不知道媒体上已经有的内容,只会像烦人的苍蝇一样要联系方式。现在买车谁还看参数,尤其女生,除了品牌就是外观颜值和内饰设计。

现在的汽车行业,在我看大家都有着很大的惯性,惰性,车展早就该改变了,然而却没人主动突破这可怕的惯性,不过最可怕的是连自己的冷静思考都快没有了,如今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了,大家集体不摸门,有人提出个四化就一拥而上,有人考虑过背后的问题嘛,电气化是智能化充分必要条件嘛,共享化是不是搞死自己的一招?我希望我们不要在这样的麻木中继续度过下一个10年!

最后总结一下6位朋友的需求和车展没有满足他们的地方以及对电动车的看法,其中三位有孩子的都在准备找一台品牌价格都合适的MPV,但是车展里这样的车太少,不是太大太商务就是忒便宜点,30-40万的家用MPV产品太少,男士则基本上都要在满足家用后要买一台实现自己梦想的车,不是纯越野和就是跑车。两位女士都要增购不限行的电动车,我推荐了拜腾和威马,但是大家统一的看法是目前电动只能做替代车型,担忧较多,只能做城里代步用。

李鹏程

@有 车 以 后

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

一群人认认真真走过场

一年前,我还是大众品牌的公关负责人,发布会后,穿梭于各个媒体展台,最高纪录是一天参加了16场专访,同样的内容,讲上十几遍,基本上就无感了。今年,我作为媒体,在展台接待了超过五十名整车和零部件的领导,每个人二三十分钟,匆匆来去,面色疲惫。

车展前后,诸多媒体、协会机构组织的论坛如期而至,关于行业的、关于品牌的、给人颁奖的、给车颁奖的……,无数人穿梭于各个场子之间,之后觥筹交错,疲惫至极。

车展的第二天,现场冷清了很多,我转了所有展馆,所有展台的新车都在,但关注的人比第一天少了很多,这就是车展,繁华与冷清就在转瞬之间。

一场车展,动辄千万的车企投入、过百万的媒体投入,无数的车企大佬、媒体人、公关公司参与其中,无数的全球首发、亚洲首发、无数新车公布价格,最后,都被淹没在了信息的洪流中,被记住的,竟然是对交通的吐糟、现场维权或者无数的八卦。世间最无奈的事情莫过于预算打水漂,更无奈的是眼睁睁地看着预算打水漂。

当然,如果说车展是没有作用的,我觉得还是过于武断的。毕竟这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能够登上舞台去show一下,依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舞台上跳的是集体舞,太热闹了,观众反倒显着落寞多了。当然,各家企业也看的很明白了,开始抓紧车展前的时间搞活动,毕竟以这种方式,终究一段时间是你自己的,还是会好一些的。

不过,无奈之余,车展有解吗?我觉得还是要冷静,什么该show,什么不该show,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值得show,什么不值得show。至少,我觉得利用车展上市不是明智之举,如果没有新车,不来也罢,宝沃没来,倒是把广告打到了车展门口。有新车一定要来吗?小鹏没来,但传播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明智的。

所以说,群体效应带来的压力,让我们很多企业随大流,冷静面对,才能不走过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责任编辑:郭啸 PA009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