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幕后探秘:毛收入超三亿 周迅累到想吐
10月27日,由郑晓龙执导、周迅阔别小荧幕10年的回归之作——电视剧《红高粱》在山东、浙江、北京、东方四家卫视开播。该剧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著名小说《红高粱家族》,作为山东卫视传媒成立后的第一部自制剧,剧版《红高粱》从选人到制作一路遵从“顶级规格”。投资1.5亿,还在拍摄阶段就顺利收回成本,不仅与四大卫视签约,还远销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多个海外地区电视台。
与一般电视剧筹备期需要起码半年到一年不同,剧版《红高粱》从创作剧本到开机只用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被郑晓龙形容为“违反创作规律”、被编剧赵冬苓形容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电视剧项目,究竟是如何完成逆袭?凤凰娱乐独家专访山东卫视传媒常务副总魏巍、《红高粱》总制片人曹平、导演郑晓龙、编剧赵冬苓以及演员周迅、朱亚文等相关主创,为您揭开这株《红高粱》成熟背后的耕耘之路。
出品方
版权不易拿!原著作者莫言没版权
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在《红高粱》的整个筹备制作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穿线作用。2012年6月,山东卫视传媒成立,头批向省领导汇报的重点自制剧拍摄选题中就包括《红高粱》。为了拿到电视剧改编权,闫爱华几次三番亲自拜访莫言。但没想到的是,莫言好多年前就已经将该小说的版权卖给了自己一个朋友的公司,自己已经说了不算。之后闫爱华又与莫言以及对方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和沟通,最终“那个公司把版权又还给莫言了,为了支持莫言做这个项目,大家都做了一些牺牲或者做了一些努力。”全程参与的山东卫视传媒常务副总魏巍接受采访时说道.
能够让莫言为了他们拉下颜面找人家把已经卖出的版权要回,这听起来似乎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是魏巍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也是因为这个小说对莫言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小说,又是莫言所有文学作品里特别适合拍成电视剧的,莫言自己本身也很重视;虽然山东一直以来电视剧产业并不大,但是品质和业内口碑还是不错,有一些经验和实力,又是莫言老师的家乡卫视,所以说也是各方面的因素,促使莫言把这个作品就交给我们。”
自制剧有原则:必须在山东拍!
2014年,山东卫视在自制剧方面全面发力。除《红高粱》之外,《石敢当》、《鱼岛怒潮》等正在拍摄中的剧目清一色地都满足了一个大方向:题材本土化、观众耳熟能详。闫爱华在与郑晓龙导演选景时也提出的明确要求“一定要在山东拍”。筹备过程中,大洋彼岸还传来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让他们投拍电视剧版《红高粱》的这一想法更加坚定,运作上也开始了全面加速。
拿到版权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合适的编剧对小说进行改编。将九儿作为全剧核心人物,这是闫爱华与编剧赵冬苓沟通时提出来的想法,也是与电影版完全不同的地方,但结合山东卫视自身平台来说,却是个极恰当的选择。2014年以来,山东卫视在收视榜单上屡屡斩获排名前几位的《错儿》、《豆腐西施杨七巧》以及《产科医生》等都属于女性励志题材,观众收视习惯已经趋于养成,频道特色和风格也初步显现。
制片人
1.5亿投入怎么花?
300个人半个月干完50个人俩月的活儿
6月建组,9月开机,剧版《红高粱》一路超速前行,经验丰富的幕后团队为作品质量提供了后盾。担任总制片人的曹平曾经参与过《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甄嬛传》等剧的制片工作,从1997年至今的十余年时间里,她创造了发行电视连续剧五十多部,二千来集的业内神话。与郑晓龙合作多年,曹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晓龙导演的作品确实成本都比较偏高,我们请的都是国内最好的团队,但是一分钱一分货,出来的效果确实是不一样的。”电视剧版《红高粱》投入1.5亿,制作和人工占了大半。因为拍摄周期紧张,搭景的效率也要求比平时更快,“我们全是靠人,本来应该用50个人,需要一个月两个月来做这个事,我们可能就三百人在半个月要把它完成,所以我们的费用花了很多,在半个月时间来完成这些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坚持在山东拍摄,是该剧投资规模较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魏巍称:“山东的影视剧拍摄的条件和环境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成熟,群众演员和其他配套也不是特别好,市场化程度也不高,但是闫台还是觉得应该体现出山东、甚至是体现潍坊和高密的民俗风情。因此这次选景比较分散,光山东外景地就有15处,花费也相对比较多。”
三亿毛收入
卖出电视剧行业最高价?
投资1.5亿的电视剧版《红高粱》,至今已经获得毛收入超过三亿。曹平说到该剧的发行情况时相当自豪:“市场销售上面非常顺利,大家都抢!”早在拍摄阶段,该剧就已经完成了与山东、北京、上海、浙江四大卫视的签约,网络独家首播权卖给了乐视网。海外版权销售情况同样超乎想象地顺利:包括香港TVB、台湾纬来、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泰国、日本等多家境外电视台与之签订了购买合约。
至于为何能得到海外买家的如此青睐,曹平分析道:“一个是因为原著小说是莫言先生代表作,在全世界很有名;一个是因为郑晓龙导演,他的《甄嬛传》在海外很有影响力;周迅又是优秀的演员,她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号召力;另外电影版《红高粱》在海外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海外买家)看了点片花,觉得非常地震撼,因此非常期待。”
曹平说,自己不知道这个价格在电视剧行业里算不算是最高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投资方也都是获得了经济利益,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尘埃落定之后,赵冬苓和闫爱华互相通了次短信,赵冬苓跟闫台说:“没有你我们这个戏就死了,这么大投资赶到明年(“一剧两星”)就死了。”闫爱华回复道:“是多亏了你们这些快手。”
制作团队
大牌阵容如何集齐?
赵冬苓“盛情难却”郑晓龙“脸皮薄”
山东籍编剧赵冬苓,代表作有《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我的父亲母亲》等。一开始接到《红高粱》改编任务的时候,她非常犹豫:“小说和电影,一个得了诺贝尔奖一个得了金熊奖,这两个山峰太高了。”为了说服赵冬苓加盟,闫爱华请她吃了好几次饭,见她没有灵感,又亲自陪她去小说发生地山东高密去采风,找了很多当地熟悉莫言或者熟悉历史文化风俗的各方人士跟她聊天。但是刚去的前几天,赵冬苓还是一直找不到方向,“很着急,嘴上都起泡了。”直到后来一次下雨天,她一个人在南湖公园散步时,灵感才“奇妙地”姗姗来临。彼时赵冬苓手上还有与别家影视公司已经签约的一个剧本项目在做,为了让她空出档期,山东卫视相关领导再次显出诚意,主动请对方影视公司老板吃饭,说明情况协调档期,成功将赵冬苓最后的顾虑也消除了。
说服郑晓龙执导的过程和前面很像,一开始看到梗概的时候,他并没有一口答应。郑晓龙说,“5月份跟我说这个事,5月份才开始剧本创作,9月份就必须拍,我说这是不大可能的,违反创作规律。”和赵冬苓的“盛情难却”相似,郑晓龙谈到最后下定决心的原因也包括“山东广电的领导反复来说,脸皮比较薄,没办法。”虽然那时候他手里已经有了《产科医生》这个非常钟意的剧本要拍,但是因为山东那片高粱地不等人,他只得做出放弃《产科》的选择。
邀请到近十年没有拍过电视剧的周迅参与,也比想象中容易很多。当时周迅正在拍摄一部电影,看到大纲之后非常喜欢九儿这个角色,又因为是郑晓龙导演执导,于是痛快答应下来。周迅回忆起当时情景表示:“我看到大纲就被九儿这个角色震撼了,对她做的一些事情,我只能用‘哇’来形容。“
金牌编剧频遭挑刺儿
郑晓龙细心到“令人发指”
与郑晓龙导演的合作,让赵冬苓感触颇多。“我们俩其实早就说要合作,但没有什么很好的机会,没想到这一次机缘巧合碰上了。”赵冬苓说,郑晓龙是他合作过的导演里面最仔细的一个人,从来没有人这样挑她剧本的毛病。比如前五集给到郑晓龙的时候,他看了后会提出“这儿还有戏为什么不写,那儿还有戏为什么不写?!”了解了郑晓龙风格套路之后,赵冬苓再将五到十集剧本给他的时候,果然一次通过。“他要求特别细,比方说游击地点,这些所有的细节他都要能对的上。有时候我会把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集中到一起来营造一种紧张气氛,他就不同意,会说‘这个时间赶不到这个地方呀’,他非常计较这个。我说没关系观众不计较,他说不行这个一定要计较。”让赵冬苓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偶然间的闲聊,她得知郑晓龙导演拍《甄嬛传》的时候连从这个宫到那个宫有多少步都要弄清楚,别人不知道他就自己拿脚去量。“他就是一个这样的导演,特别细特别细。”
为抢高粱成熟季超速赶工
周迅曾累到想吐
高粱是这个剧的魂。9月才开机,正赶上成熟的季节,但是高粱从成熟可能到变黄大概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因此留给的剧组拍摄时间非常紧张,必须十分精确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完成拍摄计划。
“抢季节”成了剧组上下悬着的一道紧箍咒。每天剧组工作人员到现场就是头一句话就是“快点儿快点儿,高粱快倒了。”周迅在接受采访时还坦言,为了拍摄赶工期,曾经累到想吐。
脾气温和的郑晓龙在拍摄中为数不多的一次发火,也是因为高粱。饰演余占鳌的朱亚文对那次事件记忆犹新,“当时因为一些原因,在太阳最鼎盛的时候安排了一两场内景,然后晓龙导演觉得百思不得其解,(对相关统筹人员)说‘为什么你要耽误我宝贵的时间?!’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脾气在那一刻立马就展现出来了。但这种表现并没有让大家怕了,而是更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现在这个事情很紧迫,所有人要更认真努力把事情做完。
(完)按摩女强行提供性服务 男子不从遭暴打
11/25 10:29
11/25 10:32
11/25 10:36
11/25 10:38
11/25 10:3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王岐山特殊场合发“打虎”新信号
播放数:1841055
-
周永康案疑审查中出现新情况
播放数:602622
-
实拍辽宁舰编队罕见出现两大杀器
播放数:350342
-
实拍女子半夜捉奸 丈夫与闺蜜裸身
播放数:49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