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克铨
爱丽丝:请你告诉我,我应该走哪条路?
柴郡猫:那要看你自己想去哪儿。
爱丽丝:去哪儿都无所谓。
柴郡猫:那选择哪条路对你来说也就无所谓了。
爱丽丝补充道:只要能去一个地方就行。
柴郡猫:只要你走得够远,就一定能到达那里。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
面对未来智能社会的爱丽丝之问,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禳一在《爆裂》一书中提出的九大生存原则之一是:“选择指南针而不是地图,你会更快地抵达终点。”
12月11日,一场由寰球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联合主办,关乎未来智能汽车开放、标准、安全问题的高峰论坛在APEC会议举办地怀柔雁栖湖举行。
原本以为,这就是日常参加的众多行业论坛当中的一个而已。现场恐怕只会遇见那些根据现有地图按图索骥的人。出乎意料的是,这可能是近两年来关于汽车智能互联议题沟通中少有的一次经历。由一个主机厂搭台让智能硬件、互联网合作伙伴们唱戏,而且主动请他们唱主角,这种做法在业内并不常见。
一个下午,4个小时分享,无论是主办方沃尔沃的工程师,还是来自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智能实验室、高德、百度、科大讯飞、华为等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探寻未来智能汽车的课题面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主动选择使用指南针的人,同归而殊途。
对台下的汽车行业记者们来说,他们努力的目标或许一致,观点和解决方案却各有各的新鲜和洞见。
譬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浅雪提到的天猫精灵汽车AI+计划,除了能实现车内人机交互,这套系统还延伸了互联边界,志在同步实现汽车、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实验室另一个项目,基于车辆精准定位和道路数字化的自动驾驶研究,则是通过感知基站云平台技术,打造更智能、更安全的车路协同体系,然后为政府部门、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们所用。
譬如,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提到,有别于过去十几年和车企合作过程中,普遍采用的跟随策略和瀑布式开发模式,基于合作双方的软硬件优势能力的提前界定,在汽车产品开发的传统逻辑之外,通过引入敏捷式开发,能让软件开发流程变得更快,从而快速响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跟随用户的需求痛点,让车载导航不只是平移一台手机导航,而是作为一个新物种的汽车导航,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尽管,基于各自的业务重心和技术特长,大家找到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路径不尽相同,但作为沃尔沃开放平台和智能服务生态系统的本地开发合作伙伴,除了分享和汽车制造商合作过程中的具体进展,对汽车制造行业规律本身的敬畏,他们几乎都提到了车企也在跟随互联网企业进入更加快速的迭代和升级。特别是在数据、算法、算力这三个关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上,互联网企业能够为汽车企业带来的基础技术能力和互联网思维。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问对问题确实比找到阶段性的答案更加重要。至于,什么才是制造一辆智能汽车该有的思维方式,这场业内少见反客为主论坛,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三条启示:
第一,当汽车越来越成为新一代的智能移动终端,那就要尊重IT产业的基本规律,包括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李嘉图定律,等等。
根据前两条定律,对“智能汽车”这个新物种,软硬件设备都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技术迭代;只有软硬件的交替发展和互相倒逼式的进化,才能让行业做得更大;创造出一个紧耦合的IT生态系统,仅仅靠上下游一两家企业很难独立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技术和系统问题;硬件企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软件企业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而根据李嘉图定律,面对数据智能浪潮,汽车制造企业要做的除了保持开放融合的态度,也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资产,并让优质资产产生更大的溢价。比如,沃尔沃选择的做法就是创始人提出的“车是由人来驾乘的”,“做任何事情的原则必须是安全”这一理念。从过去的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到如今的智能安全,不断将这个理念进行现代化的更新和表达。也是基于这条稳定的价值观,才吸引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科技公司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开放生态建设。
第二,真正拿用户思维、消费者体验来定义自己的产品,检验自己的服务,而不是拿炫酷的未来、时髦的概念去忽悠用户。
所谓的汽车智能化不是一蹴而就和割裂的,今天还是一台传统汽车,明天就彻底实现新四化。而是必须遵循互联网产品迭代进化的规律,真正拿面向未来的眼光来反观和检视当下,让今天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技术革新不断带来的便利、实用与安全。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7年沃尔沃决定与谷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标准化汽车版安卓的智能车载交互系统,正是出于标准版车机系统能满足稳定安全、快速迭代、标准化的考量,因为智能化不能仅仅只寄希望于未来,而是今天用户的具体需求也应该被认真对待。
第三、直面“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汽车”这个难题。用大尺度的互联网思维来衡量小尺度的传统汽车,而不是拿小尺度的传统汽车制造来理解大尺度的互联网,尤其是基于大数据、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按照智能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现有产业+新技术=新产业。由一系列技术革新带来产业革命,正在让发展一百多年的汽车产业变成一个全新的产业。不是安装几块触摸屏,或者增加几个App应用就能叫互联网汽车的,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就是智能汽车。而是要像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畅想的未来那样,通过各项逐渐成熟的新技术的开放融合,做到更有效的帮助人、保护人、解放人。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些所谓的互联网汽车,只能说很多传统汽车企业身体已经在新四化浪潮里,头脑却并没有跟上,还是守着一个百年行业的老灵魂。说要向科技公司、出行服务商转型,实际上却舍不得离开舒适区,或者放不下既得的丰厚利润率和商业护城河。
结语: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美国财富500强的那些巨无霸企业,平均“年龄”只有40岁出头,这和美国社会的自然人38岁的平均年龄差不多,要远远小于人80岁的平均寿命。这并不是这些企业经营不善,而是说明产业变化确实太快。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是我们普遍的共识。
当一家超过90岁的汽车企业请来只有自己年龄几分之一的年轻科技企业,共同研讨未来智能汽车的时候,他们究竟在谈些什么?一个高峰论坛分享的想法当然远远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开始。就像走到5G前夜的汽车智能互联,可能再次刷新人们对汽车这个第三生活空间和出行体验的想象,并让那些贴着各类时髦标签的伪智能汽车原型毕现。
在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老师看来,这一波包含能源、动力、驾驶模式、主被动安全和人机交互在内,广泛而深刻的汽车智能化浪潮,到来的速度可能要比大家想象中来得更快,留给车企的也只有3-5年的时间,谁不能用开放、创新的姿态主动拥抱变化,错过窗口期,谁就会遭遇最早的淘汰。
的确,就像科技趋势预言家凯文·凯利所言,“在互联网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就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里。”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