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大溃败!波音陨落,谁摧毁了美国制造的“骄傲”?

2019年05月07日 14:45:01
分享到:
来源:车经社

美国当地时间5月3日晚,一架波音737客机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海军航空站冲出跑道,滑入圣约翰河中,所幸机内人员全部生还。然而,自埃航空难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已经有至少十架波音飞机出现了各种事故,如引擎喷火、起落架故障,平均不到三天就会有一起。

null


巧合的是,波音CEO刚在4月29日公开表示,波音737的系统设计不存在任何缺陷,之所以会失事,完全是因为飞行员没有按照飞行手册操作。始料不及的是,话音刚落,又摔了一架,而且这次出意外的是普通版本的737而非737MAX。众所周知,从零开始研发一款全新的大型客机,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所需要的资金也是近乎于天文数字,近几十年来,世界民用航空业发展很快,而且市场环境变化也很大,但是波音旗下中短程双发喷气式客机就737这么一款经典的产品,自研发以来五十年销路长久不衰,成为民航历史上最成功的窄体民航客机系列之一,小编忍不住借用一下汽车圈经典的台词来形容,“超越737唯有737”,超越不了那怎么办呢?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以此方式大大延长了737系列的生命周期,不过随意改变原有的设计,也遗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更龌龊的是连电脑操作优先级高于人脑这种有悖于人伦的操作,波音的工程师们也想得出来,甚至波音还擅自停用737MAX关键报警功能,并长期不告知民航界与联邦航空局。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不作不会死”。

众所周知,航空工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美国作为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肯定要牢牢地将其握在手里,但是作为美国制造的代表,连波音的飞机都有很多人不敢坐,那么美国制造很有可能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实。波音事件或许只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一个缩影。

null


二战后美国利用其超强的国家实力,用跨国企业渗透进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逐渐把工厂搬迁到其他国家,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获取更高的利润。那些如雷贯耳的美国制造业巨头,其实大都只在美国研发,而工厂在中国或东南亚国家。在汽车方面,底特律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举世闻名的“汽车城”,聚集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产业巨头,制造着全世界的70%的汽车。然而,目前底特律已经被严重“黑化”,徒有“汽车城”虚名,人口也从鼎盛时期,1950年的185万,锐减至2010年的71万,这正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缩影。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以“石油危机”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为标志,随着国外成本优势的上升,美国走向“去工业化”时代,普通工业机械、汽车、机电产品等传统装备制造开始大量向海外转移,在东北部老工业基地,留下了一条长长的“锈带”,1983年美国轿车产量首次被日本超过,机床竞争力下滑,日本、德国、韩国等国,传统装备制造的霸主地位减弱。同时本土制造业进一步向新兴工业化国家(亚洲国家)外流,“产业空心”态势已经相当严重。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高科技产业强势崛起,实际上传统制造业就一直在衰败,硅谷缔造着新的财富神话,而那部分被淘汰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总之,技术革命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null


不仅是制造信仰的丧失引发美国制造的衰落,过度发达的金融业更严重侵蚀了美国的制造业。如大家熟悉的美国制造巨头——GE,金融扩张使它在美国工业集体沦落的年代给出了漂亮的账单,但同时也在产品、研发上投入不足,忽视了对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当金融危机来临,GE不得不放弃金融业务,但再也无法依靠传统制造业重新成为一流企业了。GE,这个曾被称为能够代表人类工业时代的标志性企业,早已跌下神坛。

今天,美国虽然在航天、军用舰船、核能、石油等行业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制造业回归是十分艰难的。因为美国沦为金融帝国之后,已经严重缺乏制造业所需的土壤和环境,长期以来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频频施压之下,底特律“三巨头”都是在以老迈的步伐负重前行,尤其是在养老和社保方面的负担是相当沉重的,在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快现出了败象。振兴“美国制造业”,这不仅仅是喊口号,减税所能解决的,波音飞机事件其实只是美国制造业衰败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许多有经验消费者的眼中,进口美系车的质量真的也是令人堪忧。从社会环境来看,美国社会割裂严重,已经没有一群数量庞大而且还富有技能,尽心尽责的产业工人。威斯康星州给予富士康40亿美元的税务减免和其他激励措施后,才把富士康拉到美国建厂,期初富士康承诺雇佣13000名工人,但富士康很快就发现在当地没法雇佣到这么多工人,只能从中国调派工人过去。所以,振兴“美国制造业”不过是政客们为了选票,喊喊口号而已,不要太当真。

null


不仅仅是美国,全球另一高端制造大国——日本也出现了制造信仰的丧失,造假成风。曾几何时,“日本制造”以高品质、高性价比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也为全球带来了全面质量管理、TPS等知名管理方法,成为“中国制造”学习的榜样。然而近年来,日本也已经丢掉了引以为傲的匠人精神,开始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千万辆;三菱铃木相继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日产汽车让无资质人员充当质检员;神户制钢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检验数据,把产品以次充好地卖给客户,令人震惊的是这种造假已持续10多年,且经过高层领导许可......对日本制造业打击最大的或许来自高田问题气囊事件,因存在安全隐患已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高田公司无奈宣布破产。

null


除汽车行业之外,“日本制造”的其他优势产业同样未能幸免:在家电领域,东芝、奥林巴斯被曝财务造假,虚报税前利润;在建筑领域,日本旭化成建材公司和日本东亚建设工业公司,先后被曝偷工减料;在食品领域,北海道某烤肉连锁店以次充好;在化工领域,日本肥料企业太平物产造假......一次又一次造假、作弊等事件,让“日本制造”的“人设”崩塌。“日本制造”造假的问题呈现出集体参与、全面蔓延的趋势,而且从单一行业向多个行业蔓延,这是整个日本制造的危机。如果这种趋势继续蔓延,日本制造将失去仅存的优势。笔者不禁感叹:“日本制造”也将继美国制造之后跌落神坛……

null


为什么曾经创造了属于自己“神话”的“日本制造”开始纷纷走下“神坛”?原因在于曾经支撑日本制造业不断改善、技术进步的社会根基已经瓦解;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的源动力丧失,在当前的全球化竞争中败下阵来。究其根源还在于高层管理者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出现问题,偏离了顾客导向的基本原则,突出强调股东利益而不是长期经营,更加关注各种短期财务报表,千方百计地追求利润上升,为确保订单和盈利,基层和高管都有“造假”动力。

在中国汽车企业正做强做大并走向世界的时候,美国制造、日本制造的衰败就是最好的教材,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null


首先,中国汽车企业不要贪大,要控制好扩张的脚步和力度,在追求规模、成本控制、产品质量三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控制野蛮扩张或许是我们国内车企最要关注的一件事情,贪大图多很可能就是企业噩梦的源头。企业规模效益只能在一定边界内效果明显,而恰恰是几乎所有的中国车企都会犯上“贪大”的海洛因,这也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不断追求扩张的难以克服的毛病所决定的,似乎企业帝国们都难以回避这种与生俱来的病根。车企规模急剧扩大,容易自信过头,偏离原有的方向,失去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再因竞争激烈发生价格战,不断削减成本,那张弛之间可能忽视各种质量问题。而一旦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将给企业致命一击,甚至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能让帝国大厦顷刻间化为瓦砾。所以坚守初心很重要。

null


其次,质量永远是第一生命力。汽车实行批量化生产模式,一个问题出来,就会引起一大批汽车的召回。如果快速做大的车企没有质量作保障,那么反而是离死亡之门越近。车企扩张越大、越快的时候,管理越要跟上去,特别是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像以前那样只要能制造出来就能卖掉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了。设计、制造、服务及其他环节,如果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出事的可能性就很大,最终会动摇企业的根基。

第三,技术创新是关键。二战后,日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模仿型“技术立国”阶段,即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自身努力开发应用技术。同样,中国的汽车企业必须要创新,不创新连国内市场都占领不了,还说什么做强做大呢?技术创新是第一位的,控制成本是第二位的。如果仅仅指望以廉价的方式占领市场,那将是噩梦的开始。

最后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是信息时代,考验的是整个企业的体系协同能力,产品交付只是客户价值的开始,营销和服务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小事情也能引起大危机,中国车企当引以为戒。

null


2019年注定是一个消解权威与神话的一年。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正经历着发展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跌落神坛,客观上给中国车企一个趁势而上的机会。同时,丰田三菱、神户制钢、高田、波音所出现的问题,也是一面活生生的镜子,值得中国车企深刻反思。随着合资开放股比、降低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关税等政策的推出,中国汽车行业将进入完全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新时代。中国车企的高层管理者要适应全球化竞争形势,坚守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摒弃短期财务报表,构筑长期经营机制,注重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构筑竞争力,实现新的发展与壮大。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