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势封面|电动车20天着火11起 新能源车制造须警钟长鸣

2019年05月23日 09:00:05
分享到:
来源:汽势传媒

出于对设计成本的考虑,一些在时代浪潮中狂奔的新势力车企对动力电池包的安全设计保护等安全标准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而近来连续的自燃事件正令这一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蒙上阴霾。



随着保有量增加,我国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逐年增加。从充电桩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4月21日—5月10日的20天内,电动汽车起火已达11起。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来有些地方的地下车库禁止电动汽车入内,有不少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购车者也开始望而却步。对于行业还是车主,接二连三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是坏消息。从今年4-5月间,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先后引发自燃事故。将时间再往前推,威马、力帆650EV、特斯拉的”自燃”同样存在。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均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多起“自燃事件”无疑是给有些新能源车企在狂奔中敲响警钟。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纯电能驱动的汽车,它必须由充电桩或特定的充电场充电才能运行。存在结构简单、维修项目少、成本低等特点。其中,温度对电池容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一旦发生自燃,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


电动车的电气线路要比传统的燃油车多出很多,其核心零部件之一的高压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往往会在350V左右,甚至更高。作为电机的动力来源,电池的电流输出也很高。因此,一旦高压线路出现短路的情况就容易起火。而线路短路自燃也有因为产品自身质量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事故导致的线路损坏。


尽管相关各车企均给出了简单的事件说明,但引发火情的具体原因模糊不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曾经表示,鉴于电动车起火可能与电器线路、燃料电池、机械干涉和外部火源等因素相关,且部分证据会在燃烧过程中消失或发生变化,因此缺陷调查非常困难,原因分析异常复杂。


从业内角度看,电池是引发电动车起火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当电池充电时容易因充电短路或者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另一方面,有些交通事故后有可能造成电池的内部结构出现问题导致自燃的隐患;另外,电池长期高速运转或因天气温度过高也有可能造成电池安全故障。


有专家表示过于追求高能量密度是主要原因,在补贴政策导向和加大续航水平的驱使下,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安全验证。同时,又要面临成本和价格的压力,在材料使用上未能保障足够的安全性。


尽管不断追求高能量密度并没有错,但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确实存在热失控的风险。比如特斯拉在电池设计、电芯上代表了比较高的水平,但仍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电池专家表示,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越高,其安全风险也就越高。

表面上看,引起电动汽车起火的直接原因或许是热失控。但根本原因在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车企为降低成本,对电芯品控不严、BMS设计要求太低,并且没有对动力电池包足够的安全设计保护等。


为了不断提高续航能力,我国电动车目前主要采用的三元锂电池,其正极材料镍钴锰,镍的比例越高,意味着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同时,降低价格昂贵的钴的用料可降低成本。目前,市场的主流电池是NCM523和NCM622(镍钴锰比例分别为5:2:3和6:2:2),例如最近宁德时代为广汽新能源生产的NCM811电池,其续航能力可突破600公里。但由于镍的比例过高,在生产中很容易出现安全性能下降、充电效率下降、过热等问题,生产电池的条件也要求更为严苛。

随着国内电动车销量的增多,类似的起火事故也逐渐增多,意味着需要更加安全的保障措施。“电动汽车是可以做得十分安全的。去年去日产调研知道,日产公司销售近50万辆(电动车),无火灾事故,他们的安全标准与试验方法极为苛刻。我认为,内部对自燃无法预料,是不能接受的。” 在新能源汽车专家王秉刚表示。


不断频发的电动汽车自燃事件,让成长中的新能源汽车面对诸多质疑,也会让消费者失去信任而伤害品牌。有专家曾呼吁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投入,并对电池内部的短路等情况提供预警技术干预等。尤其对电池以及整车安全进行周密的测试验证,将安全放在首位。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