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20万购买轿车的三种思路

2019年10月28日 15:12:01
分享到:
来源:百车全说

今天为什么突然会想到聊这样一个话题呢,我觉得跟我最近遇到的事情有关。上周我拿到了一台宝马1系三厢 118i试驾了五天,并且在试驾过程中,我们又借来了一台斯柯达速派拍摄趣试驾的节目。拍摄当天我是开着宝马118i去的,当时俩车停在一起,我忽然发现,它们的成交价格几乎是一样的。我于是就问团队的小伙伴,你们知道这两台车的成交价是一样的吗?他们茫然的摇摇头,我问,那你们觉得是宝马1系贵,还是斯柯达速派贵呢?三个人,两个说宝马1系贵,一个说速派应该贵点。我有点小得意的告诉他们,其实,这台速派330TSI 豪华,官方报价21.19万,成交价在18万左右。而这台宝马的118i M运动,官方报价22.38万,成交价不到16万。这么一对比,三个人都觉得眼前的宝马“真香”。我又补刀,118i还有一个低配,成交价14万多。

◆ ◆ ◆ ◆ ◆

虽然三个兄弟嘴里都说着“真香”,但是我问他们,如果落地20万预算,你们会买宝马1系三厢还是斯柯达速派?结果答案出奇的一致,三个人都选斯柯达速派。我当时就很惊讶,我指着蓝天白云标问他们,兄弟,看看这儿,这可是宝马啊。哥几个都笑而不语,有个兄弟反过来问我,刀哥,那你怎么选?

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思考过,而且就在这次拍视频的前几天。大家知道,最近我们的付费问答改变了方式,我开始用邮件来回复大家的问题。因为我打字速度比较快,所以常常网友的问题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就会打好多字。前不久收到一份邮件,问题如下:

◆ ◆ ◆ ◆ ◆

我觉得发邮件有一种好处,那就是书信的感觉。书信,一般情况下都是亲人之间的交流,或者工作上的沟通。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大家会更认真的思考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书信中有一种情绪的代入感,这是以前我在其他付费提问平台感受不到的点。所以,我的回复也会更加的代入自己的感受。最近邮件回复提问,盾牌跟我说,很多粉丝都反馈很不错。

这位朋友的问题,也是我最近开宝马118i过程中思考的问题。正巧又赶上试驾了斯柯达速派这款车,有了对比,感触就更深了一层。我非常能够理解这位朋友的心情,父母大半辈子,辛辛苦苦存了10多万,支持自己买台好点的车。自己存的10来万也是辛苦赚来的,加在一起虽然有了20万,但是心中很矛盾,又想一步到位,顶着压力上20万的车,又想留点存款,让小日子过的安心踏实一些。这时候,买一台省心的车,和买一台有面子的车,两者之间就产生了一点矛盾。

◆ ◆ ◆ ◆ ◆

我回想起当年自己从二手奥拓换到本田CR-V的经历。那时候的我,正是事业的上升期,在奥迪4s店混了个经理,收入和地位都有了那么点提升,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总感觉二手奥拓有点与我“身份不符”了,所以我很想换车,到后来几乎是天天都在想这事。我当时手头有10几万的现金,我原本已经在一汽大众4s店定了高尔夫,但无奈高尔夫加价,我找了关系也不行,不加价只能慢慢等。就在排队等车的时候,有一次我的一位客户来买奥迪Q5,想置换自己的CR-V,这哥们做工程的,他有个习惯就是三年必换一台新车。这台CR-V三年时间才开了2万多公里,全车原版漆,全程4s店保养,车况极好。而车主本人又相当爽快,我们二手车评估师报了一个价格,对方直接把钥匙拍桌子上,说没问题。

我当时眼前一亮,拉着评估师到小房间里问他,这车是不是极品车况?评估师贼贼的告诉我,车况绝对极品,并且这个价格拿下来,躺着卖都能赚1万多。于是,我就动了心思。这应该是我唯一一次“以权谋私”的经历。我当时心里有点慌,因为我要半路截胡这台二手车,相当于让公司损失了利益。这台车当天如果录入公司系统,我虽然也可以找总经理协调,低价售卖给我,但是必然还是要加上利润。我当时一咬牙,就当自己糊涂这一回吧,拿下。

拿下这台车之后,我的心情就有点复杂。一方面是感觉像做梦一样,自己就这样从一位二手奥拓车主,升级成了CR-V车主了?开奥拓的时候我在路上受尽了冷眼与嘲笑,那时候我经常在家里和父亲聊自己在路上被欺负的经历。我父亲说我心态有问题,比如等红灯的时候,别人按喇叭并不是因为你是奥拓,就算你是奥迪起步慢了他也按。我说,那我要是兰博基尼,他敢按吗?父亲摇了摇头,可能是觉得那个年纪的我就是争强好胜,这种问题讨论不出结果。所以当时我一想到自己是CR-V了,那种满足感今天想起来都甜滋滋的,那种幸福感比我后来买丰田,买奔驰,买威马都要强烈的多。

但另一方面,我也有点担忧。因为这台车的购买,正好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银行里没有存款的感觉,在这之前我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刷卡提车的那天,我感觉自己的心里一会儿是晴天,一会儿是阴天。我自己的工作收入自己清楚,我很担心这台车今后会不会是个油老虎,会给我带来负担。我更担心这台二手车,会不会有什么通病,或者隐疾,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修车问题。这就像牌局上的一次“梭哈”,我把兜里的钱币全部押注在了这台车上。我希望它不仅可以为我赢来别人的尊重,也可以让我的钱包无忧。它不会陪我到永久,但希望能伴我度过打拼事业最艰难的时刻。回头看看,我那台CR-V真的做到了,我至今最后悔的事,就是卖了我的那位老伙计CR-V。

所以,至今为止我对CR-V这个名词很有感情,当年新CR-V上市丑成那样,我也没喷,还希望大家去理解它,它这么设计也是为了照顾空间。后来本田“机油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也是选择静观事态发展,就像看着当年一起上过战场的兄弟,现在落难了一样,我希望它能和当年一样优秀,尽快渡过难关。

◆ ◆ ◆ ◆ ◆

好了,不煽情了,还是回头说说20万选车的事。我用自己的故事举例,是希望给那位提问的兄弟一些启发。其实,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日系车省心,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德系车驾控品质好,大家也都很清楚。国产车配置高,空间大,看了都知道。但是兜里一装着钱,准备买车的时候,就纠结了。因为什么都想要,但是似乎每款车都有缺失的地方。我一直主张一个观点,如果实在不会选车,就站在城市的路中央,花半天时间看看街头的车,在自己能买得起的价位里,数一数哪些车型能见度最高。选出来三个,挑一个买回去即可。

这次宝马118i和斯柯达速派的试驾,让我有很多启发。比如,宝马1系三厢上市之初,我2017年017期就上线了节目《有多少人会硬着头皮买宝马1系三厢》。从标题大家就能看出,我那时候对1系三厢也是有鄙视的情绪。我也跟大家一样,觉得宝马放弃了纯粹的操控信仰。如果X1改成前驱,用上三缸,这是台SUV,不谈操控,我还可以接受。但是整这么一台1系三厢,中国专供,前驱三缸的车,这是赤裸裸的收我们的“智商税”啊。那期节目,大家可以再回听一遍,我当时情绪还挺激动的。

​但时至今日,当我开了几天宝马118i之后,我忽然发现,这车很好开啊。上手之后,无论从方向盘的握感,还是油门和转向的力度反馈,甚至到底盘悬架的调教,各个方面感受下来,让我对1系三厢的印象有了很大改观。这几年,因为背负“中国特供”的三缸前驱宝马这么一个名声,让这台车的成交价格一路暴跌到现在的7折左右,这么看这台车几乎是挤掉了宝马蓝天白云标所有的溢价部分。买一台大众高尔夫,也要14、5万,思域也是这个价,卡罗拉也是这个价位。难道宝马1系三厢卖15万的话,性价比都赶不上这些车吗?

◆ ◆ ◆ ◆ ◆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性价比的问题,而是概念和营销上出了问题。最近国外的1系两厢版本出了换代车型,后驱也改成了前驱。但是用的是最新的FAAR前驱平台,这相当于是现在1系三厢用的UKL平台的“进化版”,外观和内饰都开始像新款的3系靠齐。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宝马1系三厢推迟两年上市,比奔驰国产A级三厢再晚上那么一些时候。现如今,国外的1系两厢都换代成了FAAR前驱平台,三缸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和现在的X2,X1同样的动力总成)。这时候,再推出国产的1系三厢版本,我相信如果是现在投放市场,这款车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骂声。可以说,当年宝马为了跟奥迪A3竞争,早早的投放1系三厢,现在看来时机不太对。

再反观我们试驾的斯柯达速派,这款车骨子里和帕萨特,迈腾一模一样。同样的价格,斯柯达速派的配置更高,优惠更大。但是为何销量惨淡,究其原因,就是品牌力的问题。可是一台家用车,大家不是要实用,省心,好开,经济吗?品牌力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真的重要,那么宝马的品牌力怎样呢?为何宝马1系三厢又被无数人吐槽呢?所以,我分析下来认为,品牌力的背后应该还有一种隐藏的消费主张,那就是社交能力。社交需要故事,一个没有故事的人不会受欢迎。一个没讲好故事的车,也不能成为被追捧的热销车。

◆ ◆ ◆ ◆ ◆

现在看来,如果20万的价格买轿车。我们有三种选择:合资A级车的高配车型,合资B级车的中低配车型,豪华A级车的入门车型。那到底选择哪一类别才最合适呢?这里面有太多填空题需要消费者自己来填写,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义类别,这样才能买到自己合适的车。往往在N多选择面前纠结的时候,说明自己已经忘记了“第一性原则”,也就是自己买车的初衷到底是什么?这台车买回来之后,自己最担心会遇到什么问题,最怕有哪种不好的体验?什么车可以让我最大程度避免这种不好的体验,少遇到这些问题?如果这样想,会不会选起来更简单一些?

我也想听听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我也知道,有很多人都是这个价位的车主,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当年选车换车的心路历程。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