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赛道狂人》:还原一个最真实的福特vs法拉利

2020年02月04日 12:02:01
分享到:

福特在勒芒赛场上逆袭法拉利的故事已经人尽皆知,但这真的是一场胜利吗?

这部跳票了数月之久的赛车电影终于在去年年底上映,名字十分直白:Ford v Ferrari。由于中国大陆并未在发行地区内,所以无论是港版的《极速传奇:福特决战法拉利》还是台版的《赛道狂人》的翻译,总觉得不合大陆观众的胃口。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伟大的赛车电影——在艺术性和尊重史实上,《赛道狂人》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部传记来看。

福特:收购未成后的反击

这是福特屌丝逆袭的开始。法拉利在勒芒赛场连战连捷,但对赛事巨大的投入已经让这个意大利品牌油尽灯枯。福特看准了这个机会,准备在1963年收购法拉利福特前后耗费了9个月的时间和300万美元促成这桩收购案,但当福特高管来到法拉利总部递上合同后,恩佐·法拉利却和巨头福特产生分歧,不欢而散。心高气傲的意大利人只是希望通过这次收购获得足够的资金,以保证赛事部门的正常运转;而美国佬意欲直接掌控法拉利车队的行径,换来的则是恩佐·法拉利在谈判中的愤然离场。

恩佐·法拉利在收购合同上划出异议的部分,并写道:这不可以!

当时福特的掌门人亨利·福特二世得知收购计划流产后,盛怒之下决定在法拉利最擅长的勒芒耐力赛上给与其痛击。离1964年的勒芒24小时只有不到十个月的时间,缺乏耐力赛经验的福特决定与欧洲赛车制造商Lola共同研发,总算赶制出3辆新型赛车GT40来到了勒芒的赛场,但均以退赛告终。而法拉利则包揽前三,连续第五年在勒芒赛场上夺魁。

在和法拉利的初次对决败下阵来后,亨利·福特二世把目光放回了国内,看中了美国赛车传奇人物卡罗尔·谢尔比。谢尔比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好友肯·迈尔斯,赛车手兼工程师,一起参与赛车研发项目。尽管有大师助阵,6辆参加1965年勒芒24小时的GT40赛车却再一次全军覆没,目送法拉利再次冲过终点线。

迈尔斯(左)与谢尔比(右)

两战皆负,让福特处于尴尬的境地:前两年的投入没有在赛场上得到回报,是及时退出止损,还是与法拉利继续死磕到底?福特二世给出了答案:我们要在1966年的勒芒比赛上夺冠!在得到福特二世不计研发成本的许可后,以谢尔比和迈尔斯为核心的团队开始没日没夜地改进GT40。换上排量更大的发动机,底盘强化,全新的悬架和制动系统……为了确保实现夺冠的“军令状”,福特一举派遣了8辆赛车、20吨零件进驻勒芒赛场。气势如虹的福特在排位赛一举拿下前四,开赛后更是一马当先。但随着夜幕降临,灵巧的法拉利赛车却一举夺回了前两位,8辆福特赛车也有半数退赛。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又将付诸东流,迈尔斯抛弃了福特求稳的策略,驾驶着自己设计的赛车狂奔,很快重新领先。法拉利赛车跟不上迈尔斯的节奏,相继退赛。于是福特垄断了接下来的比赛,以包揽前三名的姿态稳稳收下比赛,给了法拉利一个完美的反击。

胜利背后的故事

如果把福特作为故事的主角,这剧本无疑是完美的;但若聚焦在肯·迈尔斯身上,正如电影《赛道狂人》这样,那就带上了一丝悲情的意味。作为GT40项目的灵魂人物,迈尔斯已经在1966年的赛百灵、戴通纳耐力赛上夺冠,证明了自己亲手改进的赛车的无限潜力。但在勒芒赛上的最后时刻,福特的高管却告知谢尔比让原本遥遥领先的让迈尔斯减速,等待第二第三名的队友赶上,全世界的媒体报道出三辆车“同时撞线”的震撼场景。迈尔斯照做了,但却因为队友的发车位置靠后,在同时完赛的情况下跑完了更多的里程而遗憾地屈居第二。最终,布鲁斯·迈凯伦(后来迈凯伦品牌创始人)车组为福特拿下了首个勒芒冠军,而迈尔斯也错过了同一年赛百灵、戴通纳、勒芒三冠王的壮举,这项纪录至今无人能够做到。

这张福特完胜的照片,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美好

迈尔斯从来没把车手放在第一位,在他的心里,自己首先是一位工程师。他并没有沉浸在勒芒赛亚军的阴影中,而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次年新车GT40 J-Car的研发中。不幸的是,迈尔斯在一次试车中发生意外,当场命丧赛道,此时距勒芒赛结束只有两个月,而他的儿子,在赛道边目睹了这一切……

只有迈尔斯是这种官僚主义的牺牲品吗?法拉利的“政治斗争”同样存在。面对福特8辆赛车的庞大军团,法拉利只派出3辆赛车应战,但他们有着当时世界最快的车手约翰·苏提斯,比迈尔斯还快。苏提斯原本的任务是成为一个“诱饵”,诱使福特车手进行追击以增加福特赛车发生故障的几率。但是赛前苏提斯和法拉利的车队经理发生分歧,他便一气之下退出了比赛,这也变相地帮助了福特一把。

关于电影,关于赛车精神

1966年的勒芒赛见证了法拉利王朝的落幕和新霸主福特的崛起。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福特一鼓作气又拿下了67,68,69三年的勒芒冠军。在赛道上大胜法拉利之后,福特却很快从勒芒赛场中全身而退。福特更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在合适时的时机进入,见好就收,正如亨利·福特二世本人一样,他对赛车并不感兴趣,这只是他提升品牌形象和新车销量的手段而已。

亨利·福特二世

法拉利才是那个真正有着赛车精神的一方,这在电影里就有所体现:亨利·福特二世在比赛夜幕降临时就坐着直升机扬长而去享用晚餐,直到第二天比赛结束前才重回比赛看台;而恩佐·法拉利老爷子则镇守在了看台一天一夜。比赛结束后,也只有老爷子一人向落寞的迈尔斯脱帽致敬,这或许就是拥有赛车精神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虽然片名是Ford vFerrari,但全片的重点却放在了迈尔斯和谢尔比与福特高层的斗争上。福特的官僚主义让整个车队的运作变得不透明和繁杂,副总裁利奥大权独揽,车手比赛的策略、车速甚至转速都由这个商人制定,违背了真正的赛车精神。虽然福特赢下了比赛,但影片却不是传统的正面人物打败反派的套路,法拉利是一个真正伟大的竞争对手,是被尊敬的。

真实的肯·迈尔斯(左)和《赛道狂人》里的迈尔斯(右,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迈尔斯并不像超级英雄电影的主角一样一路开挂,他生活不如意,自己的车行破产,不被福特重视,但依旧热爱着赛车和自己的事业。真正的赛车应该是纯洁的,追求速度,追求胜利,不容许被政治利益和官僚主义所玷污。而影片也在传达一个朴素的价值观:唯冠军论不可取,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