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李书福造星与吉利的“制高点”

2020年03月03日 11:33: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头条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句《离骚》的名句,是屈原根据观察宇宙星辰的变化而感慨岁月的流逝,但他不会想到,2000多年后,浩瀚的星空会成为一家中国汽车公司开启的下一站旅途。

近日,一家中国汽车公司正式官宣,2020年就要首发双颗低轨卫星,展开全球首个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系统的商用验证。

这家公司就是李书福的吉利控股。

消息一出,顿时引发了汽车圈的轩然大波,诚然,近些年来,李书福是中国汽车业乃至全球汽车圈的头版新闻常客,但这一次,吉利却将目光锁定了遥远的外太空,这次破天荒的跨界跨得确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外。

那么,李书福造星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位曾经的放牛娃,推着自行车创业的汽车大佬,为何会将目光凝视着头上的星空?

李书福造星,让我们看到了李书福摸索新商业版图的勇气。

相信,谁也不会想到,李书福敢造卫星。正如同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一家白手起家的中国车企敢买沃尔沃,正如同3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一个造电冰箱、摩托车的乡镇企业会造车。

但李书福就是一个让别人永远想象不到他下一步要干什么的人。

有人会觉得这是李书福的胆大,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位创业者内心所需要具备的勇气,这或许就是吉利不断拓展新领域的初心所在,这也是吉利这家中国品牌的精神内核所在。

卫星互联网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科技领域中处于金字塔尖上未知的,其技术难度之高、运营体系之复杂,商用卫星俱乐部的门槛之高,对于门外汉的李书福和吉利而言,面临着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与风险。

吉利已经远非30年前的吉利可同日而语了,李书福也已经不是喊着“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的李书福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经过30年的打拼,李书福已经将吉利打造成了一家市值超过千亿港元的上市公司,吉利集团年销量已经突破200万辆大关,而随着计划中的与沃尔沃合并上市,李书福有望将吉利打造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16年前,吉利汽车年销售不到2.2万辆,营收不过10多亿元。16年后,吉利已经成长为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等十大品牌,年销售汽车182万辆、营收预计超过2700亿元的全球汽车集团。”人民日报曾经如是点评吉利的发展成绩。

但李书福不希望吉利只是成为一家市值很高、销量很高的汽车公司,而是要蜕变为一家拥有着更远前景的出行科技公司。在汽车新四化的巨变之中,这才是汽车公司真正的出路所在。

所以,吉利造星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吉利的卫星项目是隶属于吉利科技版块,这个统筹未来出行新业务的版块包括曹操出行、飞行汽车公司等不同出行业态的公司。而卫星业务身在其中自然是应有之义。

李书福造星也赶上了产业爆发前的窗口期,卫星互联网技术已成为通讯领域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巨头纷纷入局,全球已进入卫星互联网的竞赛时代。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航天业的规模将从2016年的3500亿美元增长至2040年的超过1.1万亿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长将源自新型互联网卫星。

而《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就曾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航天产业每年都在以6%到7%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

可以说,对于即将进入商用卫星俱乐部的吉利而言,这是一个新的时间窗口期,这是一个财富滚滚的万亿级赛道。

李书福造星,让我们看到了吉利打造天地出行的新格局。

最近十年,是中国国力迅速提升的十年,是中国品牌在世界上全面出击的十年,也是吉利和李书福在国际汽车市场扬名立万的十年,很多人都对李书福在全球市场的“买买买”印象深刻。

诚然,无论将北欧豪门沃尔沃收入麾下,还是通过娴熟的资本操作入股戴姆勒,成为汽车发明者的中国股东,抑或是跨越太平洋,购买美国飞行汽车公司,李书福与吉利的造车版图横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市场。

如果说之前的十年,李书福是通过大收购是实现了吉利控股集团的布局宽度,那么,通过打造卫星项目,夯实天地一体化未来出行的布局,就是实现的是吉利控股集团在核心竞争力战略高度上的搭建,李书福造星,让我们认识到,格局并不仅仅是地理纬度上的宽度决定,更关乎战略体系上的高度。

在全球范围内,除特斯拉外,吉利是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吉利是中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早在2018年,吉利就悄然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作为拥有拥有百余名研发人员,核心成员均有10年以上相关经验的商业航天公司,吉利卫星公司时空道宇一直都堪称是卫星产业链中的独角兽级企业。

此外,吉利卫星公司将在台州筹建卫星组装测试中心,是中国首个由民企建造的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该中心拟建设成卫星智能化设计生产线、商业卫星测控中心。

李书福和吉利首度在卫星项目上进行布局,既填补了中国汽车品牌的空白,更填补了传统汽车企业的空白,在航空科技这件事上,作为中国品牌的李书福和吉利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一把弯道超车。

因为,过往的百余年中,无论是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抑或是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丰田本田均没有机会涉足这一领域。

早在2018年,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获得美国官方批准,允许其展开卫星互联网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和低延时宽带服务。SpaceX公司计划在2019年之前开始发射任务卫星,目标是在2024年达到4425颗联网卫星数量。

特斯拉不会在太空寂寞下去,再不久的将来,或许在广袤的太空之上,将会有中国公司与他上演一场精彩纷呈的”星际大战“。

李书福造星,让我们看到了吉利创新资本的新高度。

为什么特斯拉会实现对传统车企的碾压式优势?马斯克的创新究竟在哪里?这是李书福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

一个行业的利润往往在于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要想真正打破这样的瓶颈,需要的创新资本所引爆的能力。马斯克的创新仅仅是因为拥有续航长和大屏的电动车吗?马斯克的创新仅仅是因为他的钢铁侠身份吗?显然不是。

马斯克和特斯拉真正的优势要在汽车产品之外去寻找,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马斯克为什么要费劲千辛万苦,孤注一掷地去发射Space X火箭与推进starlink星链计划?

显然,马斯克的用意并非是实现自己的火星梦,而是要通过天地一体的出行体系的打造去构建独一无二的创新资本,从而能够实现对现有商业模式的颠覆与重塑。

简单地说,今后的汽车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移动终端,未来的竞争不是配置的竞争、不是价格的竞争,也不是品牌的竞争,而是创新能力的较量,是对数据掌控的比拼,是生态系统的较量。

李书福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汽车产业是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上下游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行业,同时也是各种数字科技应用的载体。

这也就意味着谁率先掌握大数据,谁率先搭建起立体式出行的新生态森林,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或许是马斯克带给李书福的启发。

随着卫星项目的落地,吉利控股天地一体化的立体出行版图日渐清晰:从地面出行到低空出行,从研发车联网系统、车载芯片到布局低轨卫星,这也让外界终于看懂了李书福之前所提的出行创新战略的底牌与王牌。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更高层。

吉利的卫星,将成为吉利迎来未来转型决战的关键阵地,一旦突破前期的资金瓶颈与技术难关,吉利有了低空卫星的神助攻,有了航天技术与智能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之间的打通融合,吉利就有可能在未来上演一出天地联动、空陆结合的联合作战大戏,这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实现真正意义上对西方汽车公司弯道超车的一次新的契机。

“单打独斗没有未来。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重塑的世纪,是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世纪。” 此时再琢磨李书福这句话,显得格外的意味深长。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中文的语境之下,对于宇宙的探索更是从来没有停歇过,而对于转型的吉利和其他中国企业而言,做其他人没做过的新事,走其他人没走过的新路,不断探索未知,不断探索出行的新业态,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征途。

李书福造卫星,不仅让吉利找到了打造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的支撑点,更让中国品牌寻找到了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

一直苦苦追赶别人的中国品牌,终于站上了一个俯视对手的新高度,终于获得了一个立体化发展的大时代。

李书福造星,这是吉利迈出的一大步,更是中国汽车迈出的一大步。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