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这家自主品牌的案例,以何敲响全球顶级商学院的大门?

2020年06月09日 10:47:03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头条

常言道:学无止境,于人类而言,学习力始终都是推动着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许多莘莘学子心中,诸如北大、清华、哈弗等顶级学府,均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圣地,对于创业者们而言亦是如此。

一流的教育资源,让这些顶级学府中的商学院汇聚了商业精英和学者们的诸多商业智慧和商业法则,对于案例的选取更是万里挑一,而近日有一家自主品牌就频频被全球顶级商学院关注,它就是吉利

据悉,各大商学院以吉利收购沃尔沃实现融合协同发展为商业并购成功案例的典型,包括吉利沃尔沃的管理架构、整合模式、文化融合在内的各项议题,均引发了业界学界的竞相研究。

那么,在这个强者如林的教育界,“吉沃”究竟是凭借什么冲破层层考验,最终于顶级商学院研究教学的案例资料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呢?

十年成果,事在人为

毫无疑问,吉利收购沃尔沃被关注的背后是吉利诸多成功的印证,包括吉利全球化战略的成功、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并走向世界的成功、吉利全球型企业文化的成功等,而在这些成功的背后,关乎“人”的因素显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些于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麾下的一众“悍将”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书福擅于整合全球人才资源为己所用,比如吉利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彼得·霍布里曾经就是前沃尔沃汽车造型设计副总裁,而沃尔沃汽车内饰设计总监罗宾·佩吉曾经就任职宾利首席内饰设计师。

挖掘汽车圈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李书福看来,一昧的依赖空降兵也是个误区。一直以来,他都在以“大樟树和小树苗”的人才观构筑着吉利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即“挖人”、“培养”两不误,而李书福这位优秀的“植树人”确实在吉利这片“沃土”上培养了无数精英。

吉利喜好培养人才,在其22年的造车岁月里,8所学校占去了不小的比重。在李书福看来,用人不一定都要从外招募,还有内部培养。

因而,在如今吉利的一众顶梁柱中,有很多都是内部培养,从学生成长为吉利的高管。

不论是以20年锤炼成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的林杰,还是从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初就加盟并以7年历练成就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之职的袁小林,亦或是自大学毕业就加入吉利而今已是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的安聪慧和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的冯擎峰,吉利身体力行证明着"小树苗"之成长所带来的硕果累累,"人才森林"的构筑始终都是一条正确的路途。

正是凭借着安聪慧等人运筹帷幄、攻城拔寨,吉利的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结果,成长为百万级销量的中国品牌领军者,营收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净利润10年近10 倍。

在销量方面,则从2009年的32.7万辆到2019年的136.2万辆,吉利十年销量增长316.5%,已连续3年突破百万辆规模。

毫无疑问,各行各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人”这亘古不变的核心竞争力造就了如今的吉利,使其成长为中国汽车品牌领导者,而同样在征战世界舞台的道路上,人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全球融合,人的融合

“吉沃”之所以被视为成功案例为各顶级商学院广泛讨论,无疑在于这十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少有的成功典型,是一个商业智慧的挖掘宝库。

的确,自2010年李书福在英国伦敦的一间办公室里签字落笔的那一刻,关乎十年的蜕变就此悄然拉开了帷幕。

而在这十年间,“尊重、适应、包容、融合”的全球型企业文化则是吉利沃尔沃文化融合的关键。

李书福曾用一句话来形容“吉沃”这十年的路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沃尔沃显然只是融合的开始,都说这十年是吉利蹒跚走向全球化的重要节点。

的确如此,这十年,吉利沃尔沃的发展成果以及后续收购宝腾路特斯,入股戴姆勒、入股沃尔沃汽车集团的一系列全球化之路,都是一脉相承的。

毫无疑问,全球化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吉利控股集团全方位立体深化海外布局,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了制造、研发、采购、销售的全球布局,与全球汽车知名品牌竞速,确实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自2012年起,吉利连续8年进入世界500强,攀升255位至220位,营收超3300亿;2018年,吉利控股销量居全球第13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企业。

吉利的野心也远不止于此,当“新四化”风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吉利迅速把握了全球新能源、自动驾驶的创新变革机遇,开放共赢、合纵连横,力争在5年内,跻身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应用能力第一阵营。

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如今的全球地位,还是“新四化”转型的野心,在这背后,均离不开“人”的作用。

在人才管理方面,吉利通过共赢、共享、共生、共融的人才森林生态圈的构建,实现对全球人才的集聚,打造了具有吉利特色的人才梯队结构。

据悉,在深化全球化的工程中,吉利成功构建了全球型人才体系。目前,吉利控股拥有数百位有影响力的外国专家,30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近5万名外籍员工,占比达42%。

此外,吉利还汇聚了全球3000多位新能源人才,投入超300亿元,拥有新能源领域核心专利技术超过300项,实现了真正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也正是凭借着人才广聚,吉利成为了中国最早投入到车联网核心技术实践的先行者,打造了近2000人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团队,掌握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已申请100多件知识产权,主要涵盖自动驾驶、AI语音识别等。

2016年实现车联网GKUI搭载于量产车型博越,开启中国智能汽车先河。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多个品牌共有22款车型搭载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累计销量超150万辆。

可以说,人的力量造就了吉利在世界舞台上不可撼动的基石,所谓全球化融合实际也是人才的融合,在这个各个企业都求贤若渴的时代,吉利能够将精英人才收入麾下,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就已经获得了主动权。

吉利的奋斗者文化

毫无疑问,吉利现阶段的成功,人才绝对占据了不小的比重。而了解李书福的人大抵都知晓他的视野与野心,从造车梦到飞天梦,前不久他又将目光投放至了卫星项目,而这就意味着,吉利对于人才数量、质量方面的渴求将会更为激烈,标准也就更为严格。

吉利历来倡导奋斗者文化,坚持用户至上,充满激情,自我挑战,绩效导向,高绩效管理攻坚战是对奋斗者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一方面,员工通过再培训后可以找到更适合发展的空间与岗位,提升综合能力,成为更优秀的人才,在岗人员也会增加紧迫感,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促使组织效能进一步提升,实现80%的人员最终能达成120%的成效。

另一方面,按照“高挑战,高绩效,高回报”的原则,将优势资源向奋斗者倾斜,最大限度的激发了人员潜力与组织活力。

也正是秉承着这一珍贵的企业文化,2020年吉利打响的三大战役中,就包括了“高绩效管理攻坚战”,即蓝海计划。

众所周知,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年的两会上,李书福就表示,在当前的困境之下,如何找到企业的生存空间、发展机遇,是摆在每一个致力于全球化发展企业面前的课题,需要全行业在战略上有新的考量。

而对于吉利人而言,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显然是摆在眼前的最为紧要也最为现实的问题之一。“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这近乎成为了中国车企复工时共同的口号,对于吉利亦是如此。

立于吉利人面前的是新的挑战与困境,而这就更需要人人保持着奋斗者的精神,对众多的不确定性开启一场不破不立的抗衡之战,而“蓝海计划”意义就在于此。

据悉,蓝海计划是“高绩效管理攻坚战”的培训激活保障,是基于组织创新和效能提升的新型培养项目,面对未知、复杂、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活力,保持业务持续增长。项目通过训战结合、问题解决、自主学习等培养模式,旨在打造一批主动出击,自我变革,不断超越的高效能战队。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汽车行业或许也将面临一场新的洗牌,全球汽车产业一场新的秩序或许也在构建,而在这动荡的环境之下,越是坚定的奋斗者或许就将收获更多的机遇与成功。

谋事在天,事在人为,以奋斗者精神为驱动力的吉利,必将乘风破浪,生生不息。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