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疫情下的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大佬都说了些啥

2020年06月15日 17:44:03
分享到:
来源: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满江红

在6月13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和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来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北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上汽集团的多位高层,围绕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展开讨论。

王侠:深刻认识疫情对汽车的深层次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论坛的开幕式上表示,虽然5月份实现了久违的两位数增长,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前5个月的环比增幅不断收窄,月度销量的V型反转走势逐渐趋缓,对于下半年车市的持续增长,不能过于乐观,要深刻认识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深层影响。

王侠表示,首先,要直面疫情带来的惊人杀伤力。今年1-5月,中国汽车产销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下降24.1%和22.6%。虽然商用车基本追平去年水平,但乘用车降幅仍然接近30%。新能源车似乎变得更加艰难,销量同比下降38.7%,严重跑输了大市。2、3月份出现的断崖式下跌带来了可怕的连锁反应,在中国,1000多家经销商申请注销或破产,有些实力较弱的车企也许再也不能从停摆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在国际上,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有的老牌跨国车企也开始战略收缩和调整,有的不得不部分撤出中国市场,许多企业不得不做出减产、降薪、裁员的举措。可以说,全球所有的汽车企业都经历了一次生死大考,整个汽车产业所遭受的创伤还会在这些残酷的数字之外继续演化。

其次,要客观评估车市的回升。虽然损失惨重,但中国车市回升的势头还是不错的。在4月份止跌基础上,5月份销售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4.5%,久违的两位数增长,而且销量与产量逐渐趋同,说明汽车购买需求的累积效应正在稳步释放,疫情导致的灾难性影响正在结束。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前5个月的环比增幅不断收窄,月度销量的V型反转走势逐渐趋缓,基本上与前几年的月度走势合拍,另外,5月份的终端上牌数量并没有恢复到去年的水平,所以对于下半年车市的持续增长,我们不能过于乐观。疫情的深层影响肯定会在下半年继续演变。数据表明,5月汽车出口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45%,零部件进口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24%。前5个月,全球车市,中美德日四大汽车产销大国中,只有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由负到正的反转。这说明海外市场的恢复还尚需时日。

第三,要深刻认识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深层影响。5月份,豪华车销售同比增幅超过20%,而8万以下车型需求低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人们对健康、安全、生活品质的追求直接反映到了汽车消费上。可以说,疫情按下了消费升级的转换键,为产品品质和品牌升级打开了新的空间。5月份,销量前10的头部车企的市场集中度为61.8%,各自的市场占比最高的超过11%,最低的只有4%左右。各自的同比增幅有的高达近70%,有的却负增长近20%,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可以说,疫情按下了企业优胜劣汰的加速键。进入5月份以来,大众增持江淮汽车(600418)和国轩高科(002074)股份,中国兵装集团、一汽长安东风和南京方面成立合资公司,BOSCH、WABCO等多家汽车零部件巨头参与组建“氢能重卡第一股”,福特大众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这些体量更大、跨度更宽、层次更深的资源整合大手笔,在疫情压力下由规划变成了现实,可以说,疫情按下了产业整合的回车键。

当然,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会面对更多不确定性和更多新课题,供应链的修复甚至重构、产业基地的关停并转、消费信心的重塑等等,技术和资本的竞争与整合之外,又增加了国际政治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大影响因素,挑战的难度系数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即将出现的车市新常态与原来的常态会有很大的不同。

朱华荣:熬住短期阵痛拥抱新的技术变革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熬住短期阵痛,拥抱新一轮技术变革。汽车人应该在“严寒的冬天里活出春天的自信和勃勃生机”。因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犹如在冬天里,但是汽车人应该活出我们的自信和勃勃生机。

一句话,当前全球经济大衰退,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全球的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整个经济负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的经济在快速的恢复,有的领域在快速的恢复,有的在缓慢的恢复。

汽车行业受到很大的阻力,发展也同样的,倾巢之下,还是出现大幅的下滑,尽管4月份、5月份,行业为了更多的提振信心,都说正增长,但是行业内都知道其实5月份出现同比8.1%的下滑,增加了14万的库存。库存是从整车厂搬到经销商库房里,没有实现充分的销售,形势还是非常严峻。

另一个情况,行业竞争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产业的竞争格局也出现新的变化。刚才会长已经说了,1000多家经销商面临关停并转,一些自主品牌可能很难再恢复回来,马太效应也很明显,强者越强,尤其在这一轮里面,其实中国品牌在逐渐下滑,日系企业在逐步增长。但是中国品牌的头部企业在快速的增长,而集中度TOP10的在增长。我们看一下竞争很激烈,毫无疑问一些企业关停并转,已经不可逆转。

我取名叫新“4+2”,我这个“新四化”说的不一样,行业里面说的轻量化,轻量化是行业发展起来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这次疫情之后把轻量化改为了“健康化”,健康化成了一个新的机会。“二化”里面,前面四个点对汽车产品而言,后面两个化是对于销售和使用端,新零售化在这次疫情销售表现非常突出,加速在净化。但是共享化,原来说有一个新经济,汽车领域共享化在这次疫情出现新的挑战,或者在中国市场有了新的问题。共享化原来是社会存量的资源能够拿出来重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或者使用效率,但是有关中国管制的原因,老百姓手里的车不能拿来共享,但是现在我们的共享全是新的资源的投入。所以实际上我个人理解不是共享,它变成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催生了一些新的机遇,健康化,刚才说了,自动驾驶、新零售,另外智能制造,不细讲。尽管有这么多的问题,但是有新的机遇,熬住短期阵痛,拥抱这一轮新的技术变革。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变革和带来的新经济,未来迎来20年的高速发展,这个经济周期我认为是可期的。因为在这一轮里面,很多新的技术应用会改变我们整个全球,包括中国在内商业经济、商业模式。

汽车行业怎么来做呢?要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不敢对这个行业提出我的建议和意见,长安怎么做,可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后面提这个方向其实是长安自己在怎么来实践?

一是深化战略转型。我们坚定不移像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把一个传统制造汽车企业向一个科技公司转型,当然强大的制造基础是我们转型的基础或者说是我们的优势。另外在这一轮转型里面,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效率打造一个核心竞争力。对中国品牌而言,相对国际大品牌我们没有其他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尽管快速在缩短这个距离,但是仍然没有优势,就是不比别人强,尽管有些可能和人家差所以效率是我们可以来做到的一个优势。长安在这个过程深化向智能化转型,不细讲了,大概200余项技术已经掌握,有100余项技术已经量产。3月份有一个车型叫UVT打造L3级有条件的无人驾驶,今年年底已经可以量产,已经亮相。另外我们在打造一个2000人的软件中心,汽车要从硬件向软件转型。 三是新能源,坚持向新能源方向发展。尽管新能源,我们在行业里面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要坚定信心,要来寻找在新能源新的一些机会。 四是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我们来向“三新”来推进,人群换新、产品换新、品牌换新。长安所有的产品都已经PLUS化了,比如逸动PLUS等。目前来看,PLUS后产生品牌市场和效率。另外我们打造UNI-T这样一个高端系列,仍然在长安乘用车品牌里面,目前受到用户良好的追捧,20天破万台。 五是存量竞争时代,加强对客户的经营,五大承诺,品质保障、快速响应、服务专业、交付准时、价格透明。经常在内部说有很多地方很腐朽,有很多工作没有为用户做好,所以长安有机会在这些领域做得更好一些。

徐和谊: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窗口并未关闭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重庆论坛上表示。面向未来,面对充满更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发展形势,中国汽车产业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的同时,要擅于从市场、产业、转型等多个维度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一是市场层面,告别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并不意味着产业驱动力断档,政策红利与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仍蕴含增长机遇。尽管疫情冲击加剧了车市寒冬,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中国车市仍将长期处于稳定的平台调整期,我们仍将拥有每年2500万辆以上、这一全球最大规模单一市场。一方面,我国人均保有量、人均收入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汽车消费的总量“天花板”还远未到来,且用户对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认可和青睐正在与日俱增,市场结构性增长机遇巨大。另一方面,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出台和正在酝酿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也将有力支撑国内车市的平稳发展。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要把握“后黄金时代”的增长机遇,关键在于围绕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竞争力。在产品方面,要紧密围绕用户需求,提供质量过硬、品质过高的强竞争力产品。在服务方面,要紧抓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创新应用各种新理念、新模式,为用户提供及时、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二是产业层面,更大开放、更强竞争淘汰赛,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身处劣势,自身持续积累与全球产业重塑,仍蕴含取胜机遇。应该说,疫情加速了行业的淘汰赛进程,中国汽车产业也即将在新一轮扩大开放的环境中,迎来最激烈的竞争考验。但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经过近年来的持续积累,中国自主品牌在技术应用、产品品质、体系能力等各方面,都具备了与外资品牌“掰掰手腕”的综合实力,我们拥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来迎接这场正面较量。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产业的解构与重构,在疫情催化下将会明显提速,更多资源将会转向中国,产业重心将进一步向中国倾斜,这都将为我们的搏杀突围,增添重要砝码。面向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要在这场终极竞争中取胜,首先必须继续聚焦品牌升级,实现品牌突围。其次,产业竞争实质上就是产业链的比拼,中国汽车产业必须继续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能力,增强全球竞争力。

三是转型层面,跨国企业围绕“四化”全面发力,并不意味着换道超车窗口关闭,产业先发优势与国内转型温床,仍蕴含领先机遇。行业“新四化”浪潮正在愈演愈烈,更多主流外企正在将中国作为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转型的战略核心阵地,通过创新技术、换代产品、加大投资等方式,形成对中国自主品牌在转型方向的赶超之势。但客观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用十余年的开拓进取,走在了全球新能源化转型的前列:中国连续5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具备了全球最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车、零部件企业。同时,我们具备得天独厚的制度优势、有良好接受度的消费群体、以及完备的互联网产业生态,这些都为我们的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创造了全球最优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窗口并未关闭,只要我们能够持续提升自主核心技术能力和产业生态协同能力,就一定能将先发优势转化为领先优势。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擅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够迎来中国汽车产业涅槃蝶变、由大变强的美好春天。

上汽陈德美:上汽要把人从方向盘上解放出来

未来上汽集团将积极顺应消费变化和升级趋势,努力把握汽车市场结构性增长点,贯彻“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发展战略,持续不断地推出适应健康出行的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产品。

在新能源领域,将更加积极地回应用户关切,构建面向全球和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上汽已发布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品牌荣威R标,打造全新的创新服务生态,全球首款整舱交互5G量产车荣威MARVEL-R和量产“高智能纯电家轿”荣威ER6都将在下半年与消费者见面。上汽还将加快研发新一代电动汽车专属架构和新一代三电技术,首款覆盖主流市场的新一代纯电架构产品计划2022年初上市。此外,通过加强新能源汽车对新技术的融合,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赋能,上汽将为用户带去更便捷、健康、安全的出行服务。

在智能网联化领域,将持续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去年上汽推出全球首款L3级智能驾驶量产汽车,“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项目也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成功示范运营。今年,上汽将继续推进面向未来的电子电器架构、针对城区场景的第三代自动驾驶平台、新一代智能座舱等自主开发工作,并加快在L3级以上的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和L2级辅助驾驶ADAS系统等领域的产业链布局。产品层面,上汽计划年中启动全球首款量产5G互联网汽车示范运营,届时普通市民将有机会上车体验;还将实现5G智能重卡在洋山港的小批量商业化运营,进一步提升港区行驶和作业效率。陈德美表示,“把人从方向盘上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意义的学习、工作甚至健身活动,将是未来健康出行生活的绝佳体现”。

在软件领域,上汽将坚定不移地加大规划和投入,把软件作为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支撑数据驱动的体验可持续迭代和汽车全生命管理。今年成立的上汽软件中心,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全面推动上汽智能网联化向融合和纵深发展。

在海外发展领域,在积极响应全球各地疫情防控任务、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传播中国正能量的同时,上汽将继续在海外构建包括创新研发、生产、营销、供应链及金融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汽已经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出口汽车第一,海外每卖出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造。在海外市场,上汽正在积极探索营销数字化转型。上汽中东公司打造的“E-Commerce”电子商务平台,上线两周就吸引3.5万线上用户关注,意向订单超过500个;5月初名爵法国首家品牌店正式开业,通过“云直播”方式与270多家法国媒体和消费者见面,社交媒体当日吸粉超10万。上汽将强化在海外的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竞争优势,积极开拓欧洲成熟市场,树立绿色环保、数智科技的品牌形象。上汽智能网联i-Smart系统在泰国和印度一炮而红,印度成为上汽最快突破“万辆级”规模的海外市场。上汽还将加快品牌国际化建设,通过创新转型发力品牌溢价,打造世界级品牌,打响中国智造名片。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