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车身越硬就越安全?有时候可能更危险

2020年07月30日 21:41:02
分享到:
来源:懂车

很多人在购车时会有一个用手按压引擎盖或者拉门感受重量的动作,目的就是为了直观的感受车身强硬程度。那车身是越硬就越安全吗?其实并非如此!汽车车身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己方乘员的安全,还会考虑到对方车辆人员以及行人的安全。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何当前绝大部分汽车的前后杠都是PP塑料材料?除了轻量化处理、防腐蚀等,首要原因就是安全!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国家就制定了针对汽车保险杠实施的《行人保护》EU强制性法规认证,我国也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对汽车保险杠的设计如何能更好地保护行人进行了规范。那除此之外车身的软硬程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己方乘员的安全

汽车正面碰撞所产生的能量是最大的,侧面撞击都可由惯性而减少能量。所以乘员舱的侧面用材应该硬。人体最为软弱的部分就是我们的头部。所以车身在设计时就会考虑到,发生碰撞事故时减少乘员头部伤害。正面撞击或者追尾由于能量巨大,乘员的头部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乘员舱的前方除了安全气囊还应该有吸能设计。

既要有以柔克刚的溃缩吸能结构,又要有坚如磐石的笼式车身。所以在车辆前后两端应有合理的吸能设计,避免能量冲击力过大导致乘员受伤,即不能太硬。而为了避免乘员舱被侵入,造成乘客的接触性物理伤害,车辆乘员舱骨架,包括A柱、防火墙、门槛梁、中央通道等,则应设计得强度越高越好。

对方车辆的安全

人们最容易产生误区的就是这个环节,即两车相撞,车身越硬就越不容易吃亏!但实际上两车相撞的结果除了前面所说的角度问题外,还关乎汽车的速度、结构、重量等因素。例如车身前端越长,是不是缓冲区就越长。当然这是在极限对等的条件下,反之越硬或者重量的因素也需要其他条件极限对等。然而路上行驶的车辆五花八门,发生碰撞时车辆的速度、角度也不尽相同。

那么对此,就会有一个发生碰撞的评判标准来决定车身各处的软硬程度。例如国际上,Euro-NCAP在今年正式实施MPDB的车对车、50km/h等速、50%偏置对碰实验评价。国内,C-NCAP也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该评价标准。其意义就在于让行驶在路上的车辆都有一个较为公平的安全性能,即车身设计软硬程度的规范。

行人的安全

前面我们说到行人安全是前后杠用PP塑料材料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行人安全也决定了车身其他地方的软硬程度。例如儿童在受到撞击时,大概率是在前杠和引擎盖上。为减少撞击所受到的能量伤害,引擎盖的设计就不能过硬!很多人买车按压引擎盖之后,觉得不够硬是不安全的体现,恰恰相反这正是安全的表现!当然“假安全真偷工减料”的就另说。

综上所述,汽车车身并不是越硬就越安全。而是应当软硬兼施,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