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特斯拉和某多多之争 作为准车主我宁愿买贵点也挺特斯拉

2020年08月20日 14:47:02
分享到:
来源:

沉寂许久的汽车圈,又有大瓜吃了,这次的主角依然是那个从不缺话题的特斯拉,而另一位主角则是这两年风头正劲的某多多。

回顾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整件事情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某多多搞了一个万人团购特斯拉Model 3的活动,说是万人实际上也就是“五人团”而已,这五个人能以低于市场价2万元的价格(某多多用车主信息下单)买到一辆Model 3;随即,特斯拉在官博上声明,此活动非官方授权,提醒车主利益可能受损;但最终某多多还是成团了,而特斯拉以订单转卖为由拒绝交车给武汉某车主。

当然,整个事件的后续还在发展中:特斯拉表示支持车主找拼多多维权;部分媒体又称上海某多多车主已提车;某多多武汉车主又反映已提车;最新的消息是武汉车主将会起诉特斯拉……事件每天都有新料出来。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而针对这一事件,网上的争论还是比较激烈的,也多次被顶上热搜:一部分人挺某多多,认为消费者既然给了钱,特斯拉就应该交车,别管我是哪个渠道、什么价格买的;而另一部分人则挺特斯拉,认为特斯拉已经发微博说没有授权,所以某多多的活动一开始就不受官方承认,特斯拉不交车自然也没问题。

但其实,这次事件的核心是渠道之争。特斯拉一直奉行的是B2C直销模式,与传统汽车厂商的4S店模式有所不同,某多多则想打破前两者,创造一种网络代理方式,这种做法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当然也是特斯拉不允许的。商与商之间的那些利益我们不管,从消费者的角度,我们是不是获利者呢?一旦这种方式成形,消费者的利益将能否得到保护?这点值得细想。

这一波我挺特斯拉

可能有人会拿特斯拉跟苹果手机比,觉得苹果可以授权给别的渠道销售,特斯拉为什么不能?作为一个汽车从业者,我明确告诉大家,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一波我是挺特斯拉的。

其实特斯拉的渠道相比传统汽车厂商已经非常简单了,就是官网直接订车,然后匹配车辆去交付中心提车就行。包括我们自己去体验店买车,店员也是通过ipad在官网上帮我们下单的。简单不代表特斯拉不知道渠道的重要性,只是因为特斯拉还没有那个精力和资金来拓展渠道(很多新势力都是如此)而已,所以它选择了最简单的直销模式。

但汽车毕竟不像手机那样是个高度集成的商品,它是由非常多零部件组成的,每卖出一辆车,特斯拉作为汽车生产厂商就要为汽车的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负责。所以,当渠道掌控在特斯拉自己手里的时候,特斯拉可以对每一辆车的品控、耐久性做背书,出了任何问题你直接找它就行。而如果渠道失控,比如增加了像某多多这样不受认可的中间商,中间商随便将原厂雨刷更换成副厂件卖掉,你买回去之后觉得特斯拉的雨刷不好用,你只会怪特斯拉,而不会怪某多多,这是最简单的不受控风险。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某多多的授权问题,要知道获取卖车资格是需要一系列流程的,比如工作人员是要受训的,接待流程是规范化的,等等……最简单的,是你需要压很大一笔资金给厂商,经销商出了任何问题,除了处罚之外,厂商还会在这笔钱里扣款。所以,别看4S店爆出了很多黑幕,但这已经是厂商把控严格的情况下出现的少数案例了,而某多多显然没有成为合法经销商的打算,所以它也不会受特斯拉的监管。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不肯交车的原因,因为这种渠道就是不可控的。

试想一上,你买到翻新机大不了亏几千嘛,假如特斯拉这次默认非官方授权渠道卖车,将来是不是阿猫阿狗也可以卖特斯拉?那么特斯拉如何保证我们买到的特斯拉不是翻新车?何况汽车关乎生命安全,有些钱真的不能省。

所以,总体来说,我是支持特斯拉不交车的,因为这是在保护自己的品牌,而在保护品牌的同时,从长远来说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可能从短期来讲,部分人的利益确实受损了,但更多人的权益得到保证,还得靠厂商的强力约束。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