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特斯拉“甩锅”简史

2020年09月14日 17:49:01
分享到:
来源:

美国想复制一个华为,中国渴望再造特斯拉,双方都尚未如愿。

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在中国华为频频被卡脖子的至暗时刻,马斯克自由横跨太平洋,尝遍了煎饼、火锅、包子等中国美食,也感受了跳“脱衣舞”时的畅快。他那肆意汪洋的中国旅程,一点点编织出绝大多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噩梦,尤其是不断攀升交付量让国内企业脊梁发冷。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美国“华为”——特斯拉在中国的这段“淘金”岁月?

特斯拉又上热搜了。

据国内媒体报道,北京一名Model S的的车主姜女士在网上发文称,因车把手无法弹出致电特斯拉服务中心,得到的回复是:由于该车款式较老,维修时需要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然后再换上新的总成,预估3500一个,四个门把手就是14000元。

但姜女士自己查询后得知,车把手无法弹开可能只是一个小零件出现了故障,而这个零件只需要10.99元,且现货充足。

因为在网上引发了大面积的讨论,特斯拉特地发长文回应称:我们看到这篇文章很困惑。表示特斯拉的售后不以利润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还表示已经经过核实还原了当时的情况,车主没有进店调查,而是自行购买零件,所以跟车主表达的事实不符。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很明确的表达了一个意思:谁让你不来店里看?非要自己买零件?还在网上cue我们?

经汽车头条APP了解到,姜女士得知特斯拉的回应后,只用两个字做了回复——“虚伪”。姜女士告诉汽车头条APP,当时致电特斯拉售后时,一听说这么高的报价就吓退了,只能无奈表示“自己真是不配拥有特斯拉”。

有问题当时不解决,事后习惯性“甩锅”,这很特斯拉。从极客一族代言人马斯克那种一贯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来看,“甩锅”并不值得新奇,毕竟这种事是习惯使然,只有0次和无数次。

暂且不用说这种各持己见的嫌疑性事件,就算有了实锤,特斯拉照样能甩的干净利落。从上热搜的频次就能看出来,特斯拉不仅特斯拉,还“特爱撞”也“特爱着”,最重要的是“特爱找借口。”

“特爱撞”

自今年6月份以来,特斯拉就开启了“碰碰车”模式。

最开始发生在江西南昌,据车主描述,自己在开着特斯拉Model 3正常行驶过程中,时速突然从50~60km自动提速至127km,踩刹车无效,车辆失控开出约8公里后,最终撞上土堆翻车起火。

对于车主的反馈,特斯拉方面表示,经后台调取车辆行驶数据及现场勘查情况为,系统检测到事故发生前几分钟及碰撞时,有踩下加速踏板的信号,无踩下制动踏板信号;勘查现场,事故路段未见刹车痕迹等。

显然,对车主的说法,特斯拉并不承认。

当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辨别孰是孰非。但退一万步讲,就算车主所说存疑,特斯拉调查结果属实,这也不该成为一种频发性事件。而事实是,从6月份以后,特斯拉发生的事故连续上演,车主口径一致,矛头同时指向一个方向——车辆失控。

8月12日,在浙江温州某小区,一辆特斯拉Model 3高速冲撞停车场的拦截杆,连撞多车后直接倒翻,车主发朋友圈表示,事故原因是车辆加速、刹车失灵。

而就在三天前,同样是一台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失控闯入一座加油站内,除了损坏公共设施,还涉及到当时两位人员受伤,3台机动车受损。原因无二,还是车辆失控。

最新一则消息来自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9月5日下午,四川南充一辆特斯拉轿车撞上多个车辆和路边行人。南充交警一大队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该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和多车受损。

不出意外,特斯拉的回应与之前如出一辙,坚持认为车辆没有发生故障,依据还是来自于对车辆的数据分析。但车主却表示,自己的车辆确实存在“意外加速”的状况。特斯拉喜欢事后用数据说话,这很极客,但并不代表数据一定不会出错。关键在于,特斯拉因失控造成的人员物品损伤并不是个例,而是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外媒报道,今年1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收到一份请愿书,其中包含127起特斯拉车辆“意外加速”事故的投诉,事故车辆范围涉及到2013年至2019年生产的特斯拉汽车,包括Model 3、Model S和Model X车型。

对此,特斯拉一口咬住车辆没有问题,并猜疑这是做空者的抹黑。但事实如此,不可能每一次车辆失控都是车主疏于驾驶造成的,并且频次之高,地域范围之大,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就算特斯拉死不承认,仅仅凭借一份分析数据,也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说服消费者。遗憾的是,特斯拉并没有认真反省过自身的问题,也并没有公示每一次事故的原因,至于处理问题的态度,归纳起来就十个字:查过了,没问题,与我无关。

“特爱着”

特斯拉有着最被华尔街看好的资本潜力,马斯克的粉丝也遍布全球各地,但这并不代表特斯拉就有了蔑视责任的权利。常年占据热搜榜的特斯拉,在负面新闻上有着绝对的占比,“自燃”就是除了“失控”之外的又一关键词汇。

最开始的自燃事件要追溯到2013年10月,西雅图的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高速行驶时被路面硬物刺穿电池组,车主提前收到车内感应器的警报并下车。同年10月和11月,墨西哥和田纳西州再次发生电池组穿刺起火事故。

2016年初,挪威的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充电时起火自燃,最终完全烧毁。8月,特斯拉在法国比亚里茨对Model S和Model X两款电动汽车做推广活动,在试驾环节中,一辆Model S意外起火。

据外媒曝出的详细信息,当时车上有一名特斯拉工作人员及一对夫妇,试驾开始后不久仪表盘显示出预警信息警告乘客该汽车的充电功能存在问题,仅仅一分钟后汽车就发生了自燃。当消防员随后赶到的时候,起火车辆已经基本完全损毁了。

特斯拉公司的发言人在事故后发布的声明里表示,目前特斯拉正在配合相关机构,调查事故的实际情况,“所幸这次事故中,乘客均为受伤,在事故发生之前,他们都能够安全下车。”

特斯拉大批量交付之后,自燃基本成了大概率事件,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但并不是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够成为“幸运儿”。

比如,在2018年5月的一辆特斯拉Model S的起火事件中,车内3名青年2死1伤。

同年3月,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美国101高速公路行驶时,撞上中间隔离带,从而引发车辆起火,随后又与两辆车相撞。就在工作人员拆卸特斯拉毁坏的电池时,车内又发生了小型爆炸事件,特斯拉车主也在此次事故中不治身亡。

进入2019年后,特斯拉发生自燃的概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愈演愈烈。先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特斯拉车主撞上一棵树后,在车辆的燃烧中不幸丧生,据悉该车的锂电池事故在发生一天后仍在警方停车场反复燃烧,消防员至少被呼叫了三次。

事后,特斯拉对此发布了声明,在表达对于该事件深感悲痛的同时,称车速是造成这场车祸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高速碰撞会导致任何类型的汽车着火,而不仅仅是电动汽车。”

即便出现了涉及生命安全的事故,特斯拉依旧能理直气壮的把这口锅甩的名正言顺,燃油车还莫名其妙被diss了一把。这之后,直到2019年4月发生在上海的一起特斯拉自燃事件,才算真正引起舆论的关注。

据当时的报道称,一辆特斯拉汽车在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的地下车库中突然自燃,并且引燃了旁边多辆豪车,损失惨重。监控视频显示,这辆白色的特斯拉先是车底下冒出白烟,之后突然火光冲天,大火将特斯拉吞噬,最后被烧的只剩下了个架子。

针对此事,特斯拉在微博上回应称:“在得知这起发生在上海的事故后,昨晚我们第一时间派出团队赶往现场。我们正在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并配合核实情况。根据目前的信息显示,没有人员伤亡。 ”

又是以一句“没有人员伤亡”作为最后的结束语。这一自燃事件发生之后,马斯克没有向用户道歉,并且还在推特上连发数条消息为特斯拉“开脱”。

他说:每年有超过100万辆内燃机汽车起火,并造成数千人死亡。但只有一辆特斯拉起火,无人受伤却成了最大的头条新闻,媒体为何如此双标?这真是个问题。”

随后,他又发了一条推特补充道:“和大多数电动汽车一样,特斯拉着火的可能性比内燃机汽车低500%以上。这一点为什么没人提到?”

对于这样敷衍无礼的解决方式,上海特斯拉车主愤怒的回应道:“不管特斯拉总的自燃比例有多低,对我而言就是100%。对于消费者的生命,可以用百分比去搪塞吗?”

根据数据统计,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自燃事故已经超过50次往上,但每一次官方的处理结果都没有给出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马斯克的傲慢态度更是让众多忠实于特斯拉的用户心寒。

首先,特斯拉是一家车企,车企本身应该具有责任感,要对消费者的信任负责,更要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我们可以接受电动车因为技术上的漏洞导致的一些意外,但却不能接受事后“甩锅”的三不政策——“不说明原因、不道歉、不召回”。

此外,诸如碰撞、自燃等威胁到消费者权益的“失控”现象不该成为常态,即便特斯拉足够极客、也足够有格调,但如果想入华“淘金”,用户体验仍旧是不可忽视的一道关卡。

或许,特斯拉什么时候能够终止“甩锅”,才是真正理解中国用户的时候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