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向代工说不,富士康要做正规军

2020年11月20日 23:24:04
分享到:
来源:

无论从商业还是自身前景,富士康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定位正在改变,而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汽车行业变革趋势。

“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这是5年前马斯克调侃富士康说的话。

可是偏偏,像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正在努力融进汽车行业的大家庭,无论从商业还是自身前景,富士康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定位正在改变,而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汽车行业变革趋势。

野心路人皆知

作为全球500强中排名第三的企业,富士康可用“富可敌国”形容。仅在中国,旗下的分公司就超30家,雇佣员工超过百万。2019年的富士康营收达1781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从第371位上升至26位(2020年排名最高),排在华为、京东、腾讯等企业之前。

对于花钱如流水的汽车行业,财力雄厚的富士康,有着足够的资本力量支撑其前行。今年1月,富士康宣布将于FCA联手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后不久后又在鸿海科技日活动现场,发布其MIH模块化纯电动平台。

据富士康介绍,MIH平台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将为车企生产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包括电池和汽车联网服务等,定制将成为该平台的优势,车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底盘设计,包括车轮距离、电池大小等。

新晋上任的董事长刘扬伟还高调宣布称,“富士康希望利用过去三、四十年在信息及通讯科技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应用到MIH平台,成为电动汽车界的安卓”。不仅如此,刘扬伟还特意强调,“目标在2025~2027年,富士康将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供应配件或提供服务”,如果按照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计算,富士康的目标是全球300万辆车。

好大野心的富士康,想要分走全球10%的汽车零部件份额,好大底气的富士康,有何能耐。

不过话说回来,能耐或许源自于积累。富士康的财富积累离不开苹果手机持续且庞大的业务量。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下的富士康与苹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行业同行们羡慕的挚友。

富士康在2019年继续坐稳世界第一代工厂巨头位置,在那份优异的成绩单里,苹果手机功不可没。可就在最近爆出新闻,因郭台铭不满毛利率,网传和苹果公司产生意见分歧,而另一方面,立讯精密又成功拿下部分iPhone订单。正在崛起的立讯精密成为了富士康代工生涯中“最大的隐患”,据悉为了扩张业务规模,立讯精密还收购了纬创在江苏昆山的iPhone组装厂,扩大产能。

在和时间、同行的对垒中,富士康正在慢慢失去其“其主权性”,而目前立讯精密市值规模达4000亿,超过富士康。

对于习惯在“巅峰”的富士康而言,这样的超越是持续亮红灯的警告。代工生产的标签,似乎的确单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积极行动,所以MIH平台就此诞生。

不能回头的选择

虽然马斯克曾不屑的调侃富士康只是一家零部件供应商,但这家财力经验双丰的企业还是显示出其可以“挑战不可能”的机遇,“零部件供应商、代工企业”的人设即将转型。

但在面对前景好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时,富士康所想要的和华为近乎相似。华为要做“车企的搬运工,而富士康要做电动汽车界的安卓。”

在新能源造车大潮中,身份过分相似的他们注定要迎来一场正面较量。而从当下发展来看,无疑是华为更胜一筹。

在今年Mate 40发布会现场,华为除了发布手机外还宣布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这个“搬运工”即将优化处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在华为蓝图中,“HI解决方案,几乎拥有了当下智能汽车所能想到的所有场景。”

有华为的前车之鉴,再看富士康MIH平台,似乎更加接近当下车企们正在做的事情——平台。近几年每家车企都在积极开展自研平台,广汽新能源的 GEP平台,奇瑞新能源的LIFE模块化平台,比亚迪的e平台等等,其作用多半也是围绕车型“通吃”的方向展开。所以如果论优势,华为所推崇的智能车机系统,远比富士康的MIH平台来得吃香。

“精准”,成为华为智能车机能够迅速赢得车企们的喜爱的原因。而同为半路出家的富士康,也许还需要再审视一下自己的最佳职能。在面对随时“进化”的行业,对于供应商出身的富士康不得不快速转型,这也是迫于无奈之举。

2018年、2019年富士康代工的手机业务整体业绩下滑明显,2020年更是首季度净利润出现同比减少89.5%,这是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富士康利润最低的一个季度;随着郭台铭的正式退休,继承者刘扬伟也曾明确表示,“新董事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护郭台铭赋予公司的企业DNA,在此之外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家扫得更干净。”

“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半导体,5G”这些全是当下智能时代炙手可热的项目,正所谓“得零部件者,得天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于各大车企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人工智能,半导体,5G的开发更是需要汽车供应商们的倾尽全力,大家所熟知的博世、麦格纳、大陆这些响当当的名号的确也是车企们所离不开的。此次富士康高调入局,也足以显示其想要分一杯羹的极大欲望,此为转型,当然也是顺势而为。而基于富士康前几年在汽车行业不断试水的经验来看,它已做好准备。

如果预测没错,新晋董事长刘扬伟即将开始履行其在2018年旗下子公司出资3亿元投资小鹏汽车时所说的,“富士康并不准备生产整车,也不准备推出自己的品牌。汽车制造商领导一群供应商的传统商业模式已不再可行,因为它们缺乏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一些技术。”

换言之,富士康目前所掌握的“一些重要技术”或许其他家所没有的。

富士康也将打破常规的传统商业模式,对后市场供应商体系进行更上一层楼的升级。作为零部件代工供应商中的翘楚,富士康充当起一个“领头羊”的作用,固化的思维方式早已跟不上新能源汽车洪流下的全新时代,唯有抓住机遇,放手一搏,希望在明天,或许,这就是富士康最大的优势。

但从目前汽车供应商角逐的火热程度看,富士康想临门一脚,从利益角度看颇有难度,它又具备什么胜算呢?

富士康给出了一个答案,电池,固态电池。

早前,富士康宣布将要进军电池行业,生产固态电池,而其实固态电池一直都是当前行业研究的热点,甚至行业认为,全固态电池是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由于目前车企和电池厂家标准难以统一,商业化应用并不明显,但专家指出,要尽早开展固态电池标准化工作,以便推动电池的规模化制造、梯次利用回收和换电模式推广。

富士康能看重固态电池市场,确有先见之明。如果能将液态电解液替换成固态电解质,便能从根源上解决安全问题,电池也将具备更强的稳定性以及寿命。行业普遍认为,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未来的最佳表现。

先抛开固态电池之路是否可以短时间内成功,但富士康之举无疑又坚定了自己转换角色的坚定。在外人眼中,似乎只要富士康不做手机代工,便是成功脱下其外衣,但这件占比了尽80%的外衣并不是那么好弃,而汽车之路上,无论是做零部件供应商亦或是挑战未有的开发,富士康都不能回头了。

文/Ada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