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华为三年之内不造车,那三年后呢?

2020年12月04日 16:27:03
分享到:
来源:

“没想过”、“不考虑”、“不造车”,这一开口,便知道是“老任正非”了。

数年如一日,华为类似的公开否认造车次数已难以统计。

就在11月25日,关于华为造车的“否认三连”又有了新版本。

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登了一份公司总裁任正非签发的文件——《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

文件中再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华为的表态,虽然给人一种“我就蹭蹭不进去”的感觉。不过实际上,懂的人都懂,华为的造车之心,其实早已路人皆知。

所以,华为虽然澄清,但并没有把话说死。就在这份文件的最下方,还有一行不怎么显眼的小字,写着: “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三年”,这个期限耐人寻味。

这似乎在说明,在华为内部,对于现在是否造车存在着极大争议。

“三年之期”、“帮助车企‘造好’车”,怎么看都像在搁置争议。天知道三年之期一到,华为还会不会只甘心做个“供应商”。

毕竟,当年任正非那声“华为永远不做手机,谁再提做手机谁就给我立马走人!”的怒吼,与如今这则文件的说辞几乎如出一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直想造车、也有能力造车的华为为什么一再“隐忍”至今?它又有什么顾虑呢?

1、华为的顾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华为不直接造车,或许与汽车赚不赚钱有很大关系。

诚然,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汽车是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是一种重资本、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

而且,不少造车新势力在今年也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市值。截至11月末,特斯拉市值达到5552亿美元,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股;蔚来+理想+小鹏的总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比上汽长城吉利、广汽等一众国内传统车企合计市值还高。

看起来,华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基础与实力,入局分一杯羹,如果此时犹豫,则很可能会失去巨大的市场机会。

然而,隐藏在这些光鲜市值的泡沫底下,却是造车新势力的亏损。

不可否认,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确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大方向。随着全球环保压力的与日俱增,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将是大势所趋。而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的提升,整个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但,好赛道不一定意味着好投资。

当前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占率不足5%,造车新势力每年合计销售量(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合计销量不足60万)抵不上传统汽车厂商的零头(丰田2019年销量超过900万辆),不少新势力甚至还没有走出“卖一量亏一辆”的魔咒。虽然未来的潜力巨大,但想实现盈利,终归还太过遥远。

所以卡洛斯·戈恩就曾直言:“谷歌和阿里不会变成车企,因为造车利润太低。”

谷歌、阿里尚且如此,显然,如今的华为也不会例外。

另一方面,美国的“极限施压”,已导致华为手机走向“无芯可用”境地,最终只得荣耀手机业务剥离。

而此时树一个造车招牌,势必将会引发原本就不平静的汽车圈更多的焦虑与猜想。

在业内,华为以善结盟,不树敌著称。经过多年耕耘,华为也已经与国内外一众整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实验室、技术开发等项目都已经成型,而且在常态化推进。因此,贸然涉入整车,也会引发这些合作车企的剧烈反弹。

这对于在2020年,经历了多轮暴风雨,急需稳住阵脚的华为来说,并不明智。

2、为什么是三年之期?

既然华为顾虑不少,那为什么又说它的“造车之心,路人皆知”呢?

前面说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大方向,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华为自然也瞄准了这个机会。

更不用说,在5G这个腾腾欲起的风口,华为是绝对的拥抱者与践行者。

从目前的战略来看,华为虽然不造车,而是朝着类似于博世一样的供应商角色进化,但这些其实都是在为“有朝一日”的造车做着准备。

从 2013 年开始,华为已经在汽车业务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完整掌握了从 5G 、V2X、三电、智能、电子电气架构等在内的整套技术。

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投入研发资金高达 5 亿美金,并全球首发了 7 纳米工艺车载 5G 模组——MH5000。它是目前全球已经商用的车载基带芯片里面,功能最完善、工艺最先进的。

而今年华为在汽车上更动作不断,特别下半年以来愈发密集。

9月8日,“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2.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研究、智能车载设备销售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

10月26日,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合并至消费者业务BG,并聚焦ICT技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10 月 30 日的年度旗舰智能手机 Mate40 发布会上,华为还首发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 HI ,宣称要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

到了11月14日,华为、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又联合打造了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看完了华为的这些动作,相信不会有人真的信华为只想做个“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吧。

回到那个问题,既然万事俱备,为何要等三年?

原因也很简单,华为目前空有架构,却没有数据。

所以近年来,华为车联网团队、产品和技术已经开始陆续跟车企开展合作,再过3年时间,这些技术和产品也会跟随车企走完一个新的项目周期。到时候华为能够迅速积累“数据和场景”,并以此为生产要素,完成整车制造的最后一块拼图。

更重要的是,三年后,不仅是5G完成全面覆盖普及,同时也是业内认为的汽车电动化迈向成熟的关键一年。到时候,不管是消费者的认知,还是市场的趋势,也为更聚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所以,三年“有效期”到了之后,华为的优势将全面被释放,到时再发力,将是真正得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成功的把握只会更大。

3、功夫拍案

如今,华为在众人劝进下,“坚决”不造车,我们尚且可理解为,时候未到,准备不足。

至于三年之后,在巨大的市场面前,那可就是“天意如此,由不得我华为不造车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