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自主品牌的困顿和撕裂:合资品牌拿走了市场,却没换来技术

2020年12月10日 09:32:02
分享到:
来源: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引进各地引进合资品牌项目的基本评价都是正面的,也就是说在开放合作的前提下,将海外品牌引入国内市场,与自主品牌厂商建立合资品牌,国内汽车市场给合资品牌充分的发展空间后,合资品牌将在技术层面“反哺”自主品牌,促使自主品牌摆脱在技术上的短板,成长成为和合资品牌在产品、技术、市场、口碑等量齐观的存在。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合资品牌得到了市场份额,但是自主品牌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技术支持。

之前一段时间,华晨汽车面临破产重整的消息在各大汽车门户网站和APP上成为热门头条,作为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伙伴,华晨汽车最终在负债超过1000亿元的情况下,面临破产倒闭,而且前董事长祁玉民也被被调查。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具技术实力的豪华品牌之一,宝马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和销量表现都是相当优秀的,但是华晨汽车似乎并没有得到宝马的“反哺”。

事实上宝马除了拿出已经老旧的发动机技术,交由新晨动力生产所谓的“宝马技术支持”的发动机之外,在其他方面,宝马并没有给予华晨汽车所谓的技术支持。而且随着华晨宝马的壮大和宝马在国内销量的持续增长,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宝马和华晨的比例也变成了75%:25%,华晨汽车在股份、技术、利润等层面全面被宝马甩掉,只能被迫走向破产重整。

要说华晨宝马的例子,也算是华晨汽车长期以来不作为的结果,和宝马关系不是特别大,我们不能把“账”算到宝马头上。但是最近江淮大众变成大众(安徽)公司这件事,之前江淮大众成立合资品牌江淮大众,生产的第一款合资车型就是思皓,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运作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在广州车展上,在广州车展上,之前江淮旗下的乘用车产品品牌全部变成了思皓,嘉悦A5变成了思皓A5,嘉悦X8变成了思皓X8,总而言之,思皓突然从江淮大众的车型变成了江淮自主品牌车型。

而之后江淮大众就变成了大众(安徽)公司,股份比例也变成了75%:25%。江淮汽车作为目前自主品牌很有成长潜力的公司,最近几年对于推动江淮大众的成立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现在的情况是,江淮在合资品牌中连“冠名权”都没有,所谓的“技术反哺”,现在看来就是一场空。

实际上,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真正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几乎没有一家是依靠合资品牌的。包括长安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这几家自主品牌,要么完全不存在合资品牌,要么旗下的合资品牌非常弱势,不管是销量和技术,都和合资品牌没啥关系。

我们看到,长安长城这两年在技术方面突飞猛进,长安的蓝鲸发动机在未来将被长安福特采购,长安的发动机技术将“反哺”合资品牌;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易创,在全新变速箱和发动机的研发方面,已经走到了国内车企的前列,并且蜂巢易创的相关产品和技术也在供应其他厂商;奇瑞集团在发动机技术层面,一直走在国内车企的前列,在整体水平层面并不输合资品牌;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系公司,几乎涵盖了整车制造的各个方面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技术输出。所以其实在自主品牌大量倒闭之后,上述几家留存下来的自主品牌,不仅销量优秀,而且技术实力也是非常优秀。

而反观拥有大体量的合资品牌的一汽东风、广汽,整体的技术实力非常一般,尤其是东风,一直以来都依靠着东风日产标致雪铁龙的老旧技术在“组合”新车,在产品层面没有多少先进的东西。作为合资品牌们来说,自己的先进技术从来不会与自主品牌分享,而那些老旧的技术,相比于上述几家优势自主品牌的技术,又相差太远。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那些拥有大体量优势合资品牌的自主品牌,销量反而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落后。

所以其实在过往的这些年中,自主品牌处在一个非常困顿和撕裂的过程。自主品牌大量倒闭,国产车的市场份额还在萎缩,那些寄希望引进合资项目夯实技术基础的自主车企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还是那些依靠自身力量赢得国内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成为少数笑到最后的那几个品牌。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