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上汽大众:销冠滑落,何以翻盘?

2020年12月27日 20:32:01
分享到:
来源:

作者 | 聂漪垚

上汽大众能踩住下滑的刹车吗?

上汽集团2020年11月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11月销量161600辆,同比下滑21.89%。算上这个数据,自今年1月起,上汽大众销量已经连跌11个月。前11个月累计销售新车1347985辆,同比下滑23.74%,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尽管12月还剩几天,但显然,2020年,上汽大众销量折戟已成定局。与去年200.18万辆的销量相比,业内一些机构预计上汽大众今年销量至少下降40万辆。无论是同比下滑周期之长,还是下滑速度之快,都创下了成立35年来的纪录。

▲2020年9月15日,上海,中国工业博览会,上汽大众。图/视觉中国

在销量比拼的擂台上,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在商业丛林中,失速等于失血,血流不止就是失控,随时都可能被其他竞争者撕打啃噬。

一个曾经连续4年占据销冠宝座的乘用车之王,为何如今面临如此负重前行、急速衰落的窘境?从云端跌落,上汽大众经历了什么?跌到底了吗?又将如何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当家车型整体“塌方”

目前来看,在上汽大众的产品体系中,朗逸、桑塔纳、帕萨特、途观L等几款当家车型的销量骤降,导致了上汽大众整体销量塌方。

2020年1-11月,朗逸销量相比去年下滑了约14.39万辆,桑塔纳下滑了约9.2万辆,帕萨特下滑了约9.92万辆,途观L下滑了约7.77万辆。

主力车型中,仅有途岳销量相比去年稍有上扬。这还是终端售价全系下调3万-5万元的结果,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价格回调因素的支持,上汽大众的销量将跌成什么样。

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是,销量排名前十的头部车企,只有上汽大众仍是唯一负增长企业:今年7-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同比8%左右的高位增长,各头部车企月销量同比早已陆续转负为正,除了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曾经对于上半年疫情影响下的销量形势表示:“从上汽大众角度来讲,上半年同比负增长的比例太高,我们的目标是下半年同比正增长。”

然而,下半年的现实并没有朝着贾鸣镝期望的方向发展。

眼下,虽然累计销量继续位列前三,但上汽大众的销量形势与排名第一的一汽-大众、排名第三的上汽通用截然相反。老对手一汽-大众一路高歌猛进,新对手上汽通用紧追猛赶,更加反衬出上汽大众销量失控的危机。

对于今年销量持续大幅下滑的原因,《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上汽大众相关部门。上汽大众方面表示,销量大幅下滑,主要受突发疫情、市场停摆等综合因素影响。“企业进入盘整期,全年销量下滑和企业的战略发展、产品布局周期有很大关系。”

具体而言:

一是,2020年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小年,仅有Rapid家族、威然、途观X三款全新产品。

二是,疫情放大了上汽大众的库存体量。去年年底体量大但库存合理,年初突发的疫情放大了库存量,影响到了终端的出货和盈利水平。

三是,芯片供应不足给上汽大众带来了很大影响,二、三季度产能紧张,四季度公司部分车型遭遇了芯片供货不足而停产。在芯片供货不足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大众品牌的产量,对斯柯达表现有一定影响。

失控前的失速

如果说眼前的失控有些突发因素始料未及,始于一年前的失速却是有迹可循。

2019年,上汽大众全年销量200.18万辆,以7万辆之差,输给了一汽-大众的207.19万辆,失去了占据4年的销冠。

这并非重点,重点是上汽大众的问题,早已露出端倪。

2019年的1-11月,上汽大众每月销量都处于同比下滑之中,下滑幅度6%-12%。仅在12月出现了销量报复性上升,同比增长37.67%。尽管如此,上汽大众2019年全年销量依然同比下滑3.07%。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2019年全球销量1097.46万辆,同比微增1.3%。其中,一汽-大众贡献了4.3%的增幅。也就是说,在老对手以及大众集团销量都在增长的情况下,上汽大众步入下跌通道。

这说明上汽大众的销量失速从2019年就已开始。彼时,除了朗逸、帕萨特等热门车型继续扛鼎,上汽大众旗下其他主力车型已然开始出现销量大幅下挫。

途观L 2019年销量24.9万辆,同比下降12.5%。单月销量甚至出现过掉出前十的情况,与2018年几乎维持在销量前五的鲜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Polo、凌渡、桑塔纳等车型也是节节败退。

其中,Polo于2019年售出7.34万辆,同比锐减47.7%。原本,自2019年2月开始,Polo销量就几近腰斩。在2019年6月上汽大众价格体系重塑后,PoloPlus上市,官方起售指导价也由7.79万元上升至9.99万元。

提高的2万多元售价,直接导致了Polo丢失了销量的半壁江山,尽管小车Polo后加上了Plus,但市场反馈表明,消费者不愿为涨价的Polo买单。

最拖累上汽大众的,是斯柯达品牌。2018年还在大幅上升中的上汽斯柯达,2019年累计销量从2018年的35.2万辆下滑至27.8万辆,同比下降21%。中型SUV、中型轿车、A级轿车细分市场均出现了下滑,一下打回8年前。

这是2019年上汽大众销量失速的写照。如果再往前看,不难发现上汽大众在销冠守擂压力下的负重前行,起步更早。

2019年初,上汽大众要求经销商疯狂压库存的行为,被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一纸声明曝光。协会痛陈,江苏多地上汽大众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高达3-4,远高于警戒线的1.5。为守住销冠,上汽大众靠压库形式,把压力转嫁到经销商头上。

当时有行业人士评论:身为中国汽车市场连续四年的销量冠军,上汽大众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而非简单的销量数字。毕竟,与经销商共渡难关才是一个成熟车企的态度,以“杀鸡取卵”的方式牺牲经销商利益以求得短暂业绩,并非明智之举。

“碰撞门”动摇品牌根基

就像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上汽大众销量失速时,那些曾经埋下的雷,一一爆炸。最严重的,当属“碰撞门”事件。

2019年上半年和年底,中保研C-IASI官网先后公布的两个批次的车辆碰撞测试结果中,上汽大众的两款王牌车型途观L和帕萨特,均被曝出正面25%偏置碰撞评级为P(较差),成绩垫底。

上汽大众帕萨特碰撞测试。图/中保研官方

当网上铺天盖地流传着2019款帕萨特在遭遇碰撞的瞬间,A柱直接折断,左前轮侵入驾驶舱,而驾驶位正前方的气囊打开后迅速闪到了一边,驾驶位上的假人头部撞在了方向盘上的视频,一时间,舆论彻底引爆,公众一片哗然。

关于“正面25%偏置碰撞”的解读越来越清晰,人们发现“正面25%偏置碰撞”是中保研C-IASI借鉴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一项测试,该场景模拟了致死车祸中较为常见的小面积碰撞,对车身结构与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位从事被动安全研究的汽车工程师表示,车身刚度保证乘员舱不可入侵是底线原则,一旦钣金件侵入到乘员舱内,气囊、安全带等都是空谈。

“作为一个大销量的B级车,帕萨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的成绩不可容忍。”这位工程师表示。

德系车的“安全”品质神话也由此开始动摇,因为中保研C-IASI测试的另外两款德系车:帕萨特“同门兄弟”一汽-大众迈腾、华晨宝马318i,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评级都只得到M(一般)的成绩。

有人质疑上汽大众搞“中国特供”,存在严重的“减配”行为。因为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中的测试中,美版帕萨特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取得了评级为G(优秀)的成绩。

震撼的视频画面也强烈刺激了帕萨特车主,有2019款帕萨特车主在网络上对上汽大众隔空喊话,“你欠我们一个交代”,还有车主希望上汽大众能召回,毕竟安全不是小事。

遗憾的是,面对舆论轩然大波,上汽大众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正面的积极回应,仅在一家网站投诉区回应表示,“非常重视,已第一时间开展技术分析”。

面对公众迫切想要了解的一系列问题,譬如帕萨特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为何如此之差,是偶然还是必然?其他版本或者其他车型是否也存在同样糟糕的情况?上汽大众是否有召回车辆或实施其他降低车辆安全隐患措施的计划?上汽大众选择保持沉默。

市场很快对上汽大众的回避予以反馈。2020年1月,帕萨特拱手让出了B级车销量头把交椅,跌落到榜单第9的位置。

吞下危机公关的苦果

为了淡化“正面25%偏置碰撞”的负面影响,上汽大众主动申请了中汽研C-NCAP在2020年首批车型碰撞测试。与中保研C-IASI测试标准不同,中汽研C-NCAP采用“正面40%偏置碰撞”,避开令帕萨特忌讳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项目。

一位从业人员介绍说,中保研“正面25%偏置碰撞”由于接触面积更小,局部承受压力更大,而且碰撞区域绕开了前纵梁,车内人员受伤的几率更高。也就是说,中保研“正面25%偏置碰撞”,比中汽研C-NCAP的“正面40%偏置碰撞”要更严格。

4月30日,中汽研C-NCAP公布测试结果,帕萨特等4款车型均获得五星好评。这一结果并没有起到挽救帕萨特口碑的作用,反而因为中汽研C-NCAP“正面40%偏置碰撞”比中保研C-IASI“正面25%偏置碰撞”标准低,迎来一波公众对中汽研C-NCAP“五星批发部”的嘲讽。

疫情逐渐稳定后的5月7日,上汽大众举办新闻发布会,终于正面回应“碰撞门”。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汽大众并没有正面回答之前公众关心的诸多问题,而是宣传大众汽车一贯的“安全”基因,和上汽大众的其他优点。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表示:“碰撞安全是我们DNA的一部分。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也是根本所在。”

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了实际交通路况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交通环境与欧洲、美国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的事故中,乘用车与两轮电动车的碰撞占比较高,而两辆乘用车相撞的比例较低,尤其是25%偏置碰撞的占比要比美国和欧洲低很多,在中国的交通事故中只占1%。”

贾鸣镝则表示:“25%偏置碰撞这件事情明显被放大了。在中保研C-IASI测试中,有诸多细项,25%仅是其中一个细分项之下的多个细项之一。”

这次发布会并没有从根本上回应行业及消费者质疑,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再次火上浇油,不满情绪弥漫,舆论再次充满质疑的声音。

12月2日,中保研C-IASI公布最新批次车辆测试结果。其中,2020款上汽大众帕萨特在8项测试中获得7项G(全优)的成绩,仅“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一项获得A(良好)。

这份补考成绩的出炉,能否恢复上汽大众的信誉,踩住上汽大众下跌的刹车?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上汽大众遭遇的这次“碰撞门”危机,极具杀伤力,重建口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消费者是否接受“改过自新”的帕萨特和上汽大众,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双车”战略双刃剑

某种程度上说,“碰撞门”是引爆上汽大众销量塌方的众多导火索之一,而其他问题同样在困扰上汽大众。最典型的是,受制于大众集团在中国“双车”战略(接下来还有“大众(安徽)”)的品牌重叠,以及上汽大众自身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定位不明确,导致产品内耗。

大众集团堪称“双车”战略超级玩家,从上汽大众帕萨特一汽-大众迈腾双双问世,大众在国内开创了“双车”战略的先河,到之后的朗逸和宝来,桑塔纳和捷达,再到途观L和探岳,途岳和探歌,途铠和探影,无一不是“双车”战略的结果。

“双车”战略是一把双刃剑,在迅速扩大的增量市场,“双车”战略无疑是追求市场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最简单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同一细分市场,用一款车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换来更多市场份额。

大众在中国推行“双车”战略时,国内车市开始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市场基数庞大。同时,大众很懂中国消费者,车型产品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双车”战略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事实上,不止大众丰田本田也是“双车”战略的奉行者。

然而,当中国车市遭遇下行压力时,大众的“双车”战略也开始陷入困境,国内合资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同级市场车型之间互相掐架,同时受到其他品牌车型的强势竞争。

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的定位区别不明确、重合度高,也在将上汽大众推向被动的境地。“懂大众的都买斯柯达”,曾经在斯柯达经销商之间流传的这句营销话术,让斯柯达大众的知名度加持下,仅用六年时间便实现了下线100万辆,成为中国车市用时最短达成这一目标的欧系品牌。

成也大众,败也大众斯柯达在中国,一直给人“大众小弟”的印象,产品定位紧贴大众,但定价更低。为了摆脱“廉价大众”的标签,斯柯达也曾想过在华独立。然而,由于销量在2018年实现微增达到34.1万辆后,一泻千里,斯柯达品牌独立计划随后胎死腹中。

斯柯达的品牌定位,在大众旗下一直处于“撞车”之中。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曾经表示,大众旗下品牌在定位上有部分重叠。如果具有相似产品的品牌争夺相同的目标用户,那么所有品牌都会遭受损失。

如今,走高性价比路线的捷达品牌,基本上每个月可为一汽-大众贡献1.5万辆以上销量,成为一汽-大众今年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之一。如果斯柯达品牌定位过低,就要面临与捷达品牌“同室操戈”的局面。如果定位过高,依然无法摆脱“廉价大众”的标签,还要面对避免与大众旗下另一品牌西雅特品牌重叠的难题。

明年走出谷底?

贾鸣镝曾对上汽大众今年的销量表现作出解释:“今年双品牌在做产品结构调整,预计我们会比整体市场下降幅度大。但我认为在产品结构调整之后发生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今年做好调整,明年能够回到正常的水平。”

贾鸣镝透露,“产品定位的上升,将是上汽大众接下来3-5年产品线规划重点,而不再只单纯强调占有率。”看得出,眼下受“碰撞门”影响的品牌信誉扫地,现有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全系产品终端售价大幅下降、销量严重下滑,已经令上汽大众想要通过产品结构的提升进行自救,扭转目前的恶劣现状。

上汽大众方面告诉记者,2021年,上汽大众将推出超过10款新产品,包括ID.4 X、ID.ROOMZZ、ID.3在内的三款MEB车型,以及途昂、途观L、帕萨特、新明锐等拳头产品的焕新,斯柯达品牌将在2021年推出明锐的全新换代车型。

▲2020年11月6日,大众中国纯电动ID.4家族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图/视觉中国

另外,针对未来新业务如MEB车型的营销,上汽大众正在打造ID.Store X全新网络渠道生态。上汽大众将此解释为集品牌体验、产品展示、集客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ID.Store X,将更注重创新模式与用户体验。

12月3日,首家ID.StoreX已在杭州西溪银泰城开业,上汽大众相关部门表示,未来一年半时间内,将在29个重点城市,相继开业40多家ID. Store X,籍此为品牌带来全新的营销触点。

加速新车型推出,加码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强产品结构定位上升,中高端产品做密集更新,强化主流品牌实力,将成为上汽大众未来发展重点。

不过,看似明朗的未来依然挑战重重。首先,产品定位的提升,必然带来价格体系升级。然而,在目前各品牌之间残酷的产品力比拼和价格大战中,该要多强的产品力和品牌口碑,才能支撑价格上涨?

尤其在目前上汽大众几乎前所未有的终端售价跳水的现实面前,要实现这一逆转,上汽大众需要做出的努力,还有很多。Polo Plus的前车之鉴,还是值得借鉴反思的。

其次,“双车”战略的不利影响依然困扰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的MEB纯电动车型依然是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同时投放,未来还可能加入大众(安徽),三兄弟争食,谁能吃得更多,必然面临一番残酷较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4个战术问题

除了两个战略方向的问题,具体到战术上,斯柯达品牌的问题显然在2021年亟待解决。目前来看,只有重新定位,彻底摘掉“廉价大众”的帽子,重新塑造斯柯达品牌调性,让斯柯达品牌成为大众品牌的补益而非累赘,从而令上汽大众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如同捷达之于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方面回复说,斯柯达品牌的复兴计划,目前正在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斯柯达的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研究。第二,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团队,对将来斯柯达整体的产品构成进行研究。第三,强化斯柯达品牌产品特色。将来,对于斯柯达的产品,在定义阶段即与大众品牌进行明显区隔,重点体现客户年轻化趋势。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品牌口碑的重建。看看帕萨特的销量,就知道品牌信任的基石一旦崩塌,随之而来的则是销量崩塌,这恐怕是上汽大众无法承受之重。如今,2020款帕萨特“补考”中保研成绩优秀,上汽大众展现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勇气。但同时,老款帕萨特车主的情绪和诉求该如何面对和照顾到,也在考验上汽大众的初心和智慧。

有一个不错表现,就是经销商库存。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2020年11月经销商库存报告”显示,2020年11月,上汽大众的经销商库存系数约为1.4,略大于合资品牌当月库存均值1.13,小于一汽-大众的1.6和上汽通用别克的2.18。同时,合资品牌11月GP1(经销商进销差与终端开票价的比值,不含返利及衍生收入)均值-13.4%,上汽大众的表现在均值线以上,而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别克均在均值线之下。

从这份报告里可以看出,上汽大众在进行一些减轻经销商压力的行动,重振经销商信心。摒弃大规模压库存,提升经销商盈利水平,这对于步入下滑通道的品牌来说,是稳定经销商军心的重要一步。

上汽大众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点,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20年重点放在了清库存、为经销商调整减压上,以便未来可以轻装上阵。只是不知道随着年关的到来,上汽大众是否能继续坚持这既重要又艰难的一步。

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是,最近曝出的芯片短缺,成为横亘在上汽大众未来发展之路上的又一阻碍。

事实上,面临“缺芯”问题的不止上汽大众一家,国内自主品牌内部芯片的自主率也不高,主要依赖进口,芯片短缺几乎成为整个汽车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上汽大众想要在合资品牌市场止跌翻身,重拾昔日光环,显然面临的问题更多。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上汽大众的未来,要做的改变突破还有太多,上汽大众的前路,也确实该沉下心,认真踏实地走一走。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