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e汽车」全球“缺芯”危机下的自主芯片产业新生机

2021年02月05日 15:22:04
分享到:
来源:E汽车

文/e汽车 飞飞

因疫情的影响,2020年车市出现停摆情况,尽管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车市恢复往常状态,然而,一切风平浪静的背后还有一颗即将爆炸的“炸弹”。自从2020年11月起,关于芯片供应短缺造成汽车厂家减产、停产的消息接连出现,全行业的紧张感再一次来袭。

全球各大车企的裁员潮席卷而来,整个行业再一次进入“漩涡”之中。

大众汽车方面宣布,2020年12月发生的芯片短缺问题带来生产影响,由于ESP无法生产,导致减产约1.5万辆汽车,这一影响会延续到2021年一季度;

丰田汽车方面宣布,2021年1月,因芯片短缺,丰田汽车暂停其合资公司广汽丰田第三条生产线。值得注意的是,广汽丰田曾因零部件供应问题停摆了一段时间,目前已经恢复生产;

斯巴鲁方面宣布,由于部分芯片相关的零部件供应中断,公司位于日本群马县的两家整车工厂和一家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工厂在1月15日和1月16日全面停产;

戴姆勒汽车方面宣布:将消减第二家工厂的产量,减少工人工时。其在1月29日在发布的业绩警告中称,目前半导体元件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产能受限可能会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

“芯片”事件发酵到今天只是也开始,因为芯片短缺造成生产影响的车企还在持续增加,相关消息称,预计芯片短缺将影响到汽车产量减少45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汽车芯片短缺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面对芯片短缺的现象,车企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的。

芯片短缺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全行业目前所要面对重要问题之一。

芯片价格飙升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曾经公开表示,他认为,汽车行业各方面都应该保证供应市场的公开透明,确保供应链的完整性。

的确,每年汽车制造商都会与零部件供应商就芯片的采购价格进行谈判,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车企一般会对报价下压2%至3%左右。然而,在2021年的新一轮价格谈判中,芯片制造商普遍上涨价格。

有记者发现,在2020年12月底的上一轮涨价中,部分芯片制造商已经将价格提升了10%上下,甚至对一些汽车制造商的加急订单加价15%以上。

有车企采购部门相关人士透露,进入2021年后,有些芯片采购价格已经翻倍,芯片甚至已经连续涨价三次以上。然而涨价还没有终止,包括台积电、联华电子等在内的供应商都还将考虑将车用芯片价格上调15%。

2021年刚刚进入2月,又恰逢春节,汽车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的进口芯片即将进入空白区域。

我们发现,进入1月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减产、停产,也就是减少一些“冷门”车型的产量来保证市场主要车型的供应。例如戴姆勒将有限的芯片供应优先提供给奔驰S级等、大众选择将芯片优先供应旗下一些新推出的SUV车型,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大众汽车先前表示,此前与博世、大陆等顶级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目前看起来实行起来十分困难,因为当前这些看起来曾经靠谱的供应商也无法按时交付。

瑞银分析师分析表示,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全球车企可能在今年一季度损失10万辆汽车的产量,约占全球一季度产量的4%。

事实上,芯片制造商同样也面临着无法调和的情况。汽车芯片供应商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电子等厂商曾经都表示,汽车行业恢复的速度快于预期,目前各大企业集中订购芯片,给供应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中国“芯”

一方是欧美疫情的不见好转,另一方是几大汽车市场已经恢复到疫情前,芯片短缺症结便在于此。

前段时间,德国经济部长Peter Altmaier专门致函,希望台积电能够优先保证汽车芯片的供应。

然而,台积电的回复官方且疏远。台积电方面表示如果能进一步扩大产能,会优先生产车用半导体。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扩大产能。的确,目前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100%,增产的可能微乎其微。

目前台积电是全球炙手可热的企业。苹果、高通、索尼以及AMD,这些芯片“大户”每天就守在台积电门前,想尽办法占据台积电的产能,台积电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生产线也已经接近超负荷情况。

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对于长期依赖进口车用芯片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表示,中国汽车芯片短缺的现象或将持续十年以上。但是他同时也强调,暂时与目前影响产量的供应问题关系不大。

事实上,目前国内对进口芯片体现在产能供应不足,但给中国的芯片不会断供。中国物联网联盟副秘书长贺思聪认为,断供意味着全球的全行业失血,而非中国市场独有,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国,汽车产量占全球的30%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就是全球各大车企需要“保全”的重点。

同时,目前国内基于汽车核心元器件的产业发展大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1月29日,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表示,要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市场,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实现突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吸引多元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其目标非常简单——实现自主研发的“芯片自由”。

我们发现,目前国内自主芯片的产业布局正在逐渐完整,比亚迪加速拆分半导体公司上市;华为的车载自动驾驶、5G智能网联芯片及模块已经“上车”;上海的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项目预计年产晶圆片40万片;黑芝麻、地平线等初创企业与车企达成合作……

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自主芯片会不会像中国品牌汽车一样快速呢?我们保留期待。

写在最后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车用芯片短缺对于汽车以及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压力下往往会催生新的生机,面对芯片短缺的状况,各地方政府、国内企业都在积极面对,而中国自主芯片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