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财经出品
从4月19日到现在,特斯拉女车主连续霸占了热搜好几天。
她在车顶上挥舞双臂,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刹车失灵!后来被工作人员拖了出去。
4月21日,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特斯拉态度转变,同意提供事发前半小时车辆的原始数据。
22日晚,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公开事发前一分钟的数据。网上关于数据的真假,又掀起了一阵讨论。
今天(28日),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沟通进展及事件说明》。
原来,这场长达数周的维权,竟然有那么多有意思的细节。
01
在这份《说明》中,特斯拉站在自己的角度,描述了前因后果,以及时间线:
2021年2月21日,张女士和父亲张先生载其家属共4人,沿341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随后,特斯拉400客服致电张女士,张女士在沟通过程中反馈自己当时在副驾驶座位上玩手机,是父亲开车,感觉车速较快导致撞车。
当日晚,交警判定张先生因未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特斯拉方面声称:张女士的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随后,特斯拉向张女士提出愿意积极协助其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但遭到拒绝。
之后的数日,这位张女士将车辆拖到当地的特斯拉门店附近,并贴上封条,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到了3月,张女士对特斯拉表示,认为特斯拉随时可以修改数据,不信任特斯拉的后台数据,坚决拒绝对其车辆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测。
并表示,要通过媒体及舆论向特斯拉施压。
3月6日,张女士再次声明拒绝任何形式的车辆检测,并提出退车以及赔偿精神损失费、医疗费、误工费等要求。在特斯拉门店将写着“刹车失灵”的条幅贴到车身上,并通过拉横幅、使用喇叭传播特斯拉负面言论等方式吸引关注,影响门店的正常经营秩序。特斯拉工作人员数次提出愿意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张女士始终拒绝。因其“维权”行为影响较大,当地派出所民警多次出警进行现场劝解。
张女士多次提到“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是刹车失灵就是作假”、“颠倒黑白的太多了”,以及“不退车就找媒体施压”等。
在特斯拉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寻找专业检测机构去鉴定时,其丈夫李先生表示,只有检测结果为刹车失灵才会接受,否则绝对不认可检测结果。此后,张女士持续邀请多批媒体进店采访及直播。
3月9日上午,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特斯拉和张女士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特斯拉先是表示愿意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进行鉴定,但张女士仍不同意。
而后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劝解下,张女士终于同意先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后续再协商检测事宜,并签署调解书。
不过,当日下午,张女士突然反悔,并明确对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接受,也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不会接受任何调解。
3月11日,张女士通过个人微博发声,公开了特斯拉此前在电话里提供的车辆事故发生时的后台数据。
3月13日,张女士再次到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用喇叭播放特斯拉负面言论,并在车身用红漆喷绘“刹车失灵”文字。
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明确表示,自己身边还有来自北京的“团队”在协助,与他人“合作”中受人帮助只能听话,该“团队”称可以帮助其“洗白”并满足其诉求,等“团队”返京后可以另找时机与特斯拉工作人员见面详谈。
3月21日,张女士再次将其事故车辆贴上封条,拒绝他人接触事故车辆。
4月8日至12日,郑州大河车展期间,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至郑州会展中心入口,并聘请了两名模特站在事故车旁,同时制作编写有特斯拉负面言论的展板吸引路人关注。
4月17日,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至郑州华丰物流汽车产业园,并再次进行喇叭播放,并通过车辆展示特斯拉负面内容。
4月19日,张女士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进行过激“维权”。自称怀孕三个月 (后经警方证实并未怀孕)。
以上这些,就是特斯拉公布的细节,细节的真实性与否,无相君不作判断,请大家自行体会。
关于这件事情,网上有太多的议论。
在无相君看来,无非是两种结局:
要么车主自己开车超速出事,恰好又遇到“贵人”,暗中相助,于是组织多起维权,成功引起重视。
这种情况是可能的,毕竟特斯拉一不打广告,二拼命降价,很容易得罪既得利益的友商。
要么车主真的遇到刹车失灵,为了维权,豁出了所有,给天下消费者一个教训。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毕竟特斯拉之前,也是事故频发。张女士也不是中国唯一一位反映特斯拉存在安全问题的车主。
但目前舆论看,大部分网友是屁股决定脑袋,采用了先入为主的观点。
毕竟特斯拉是国外企业,结合当前一致对外的形势,热度迟迟不下。
最终结果如何,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事件之外,我们必须对整个事件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把控,特斯拉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自动驾驶到底靠不靠谱?
02
2013年,特斯拉开始在中国市场谋求发展。
最初的入华之路并不顺利。当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仅在试点城市示范运行。
2014年,特斯拉计划在中国销售1万辆Model S, 实际售出2499辆。
同年,马斯克抱怨说:“在中国,我们就像一个匍匐的婴儿。”
2015年,国家加大了新能源车的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
2018年,政府宣布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特斯拉得以在中国落地生根。
2019年初,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浦东新区开建,据说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员乐开了花,马斯克也乐开了花。
不到一年,首批上海工厂生产出来的Model 3交付。现在,中国已成为特斯拉除美国本土外的最大市场。
2021年的销量显示:中国新能源车的月销量,特拉斯第一。
另一方面,与特斯拉竞争的蔚来、理想、小鹏汽车开始被世人接受。
到了现在,什么互联网企业都想去造车了。
今年的3月2日,“集度汽车”成立,由百度和吉利合资共建;一周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进入智能电动车业务, 4月9日,广汽集团宣布将与华为共同研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并于2024年实现量产。
一切都显得那么疯狂。
03
电动汽车真的是未来吗?自动驾驶是否真的那么牛?
新能源的崛起,主要源自节能减排的世界共识。
目前,有多种技术路线在达成“清洁”的目标,包括电动、氢燃料和天然气发动机。
不过,由于技术水平、成本的限制,电池汽车仍然是当前的主流。
2018年,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频发,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公司均有涉及。
尤其是特斯拉,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负面情况。
2020年年底,媒体频繁曝光特斯拉上海工厂上线次品零件、调低出厂标准、压迫工人等乱象,引起不少关注。
除此之外,特斯拉因违规减配、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被政府相关部门两次约谈。
实际上,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事故原因,都是动力电池出了问题。
2019年,蔚来汽车曾因动力电池问题一次召回了4803辆ES8电动汽车。
除了电池问题,就是自动驾驶问题。
在车展维权事件发生后,广州的一辆特斯拉也发生了碰撞后起火的现象。
后来,车主表示,事发前车辆向右变道后方向盘无法回正,认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强制干预驾驶”。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动驾驶能够减少交通事故。
但自动驾驶真的那么神吗?
201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性被一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Uber撞击身亡,随后,亚利桑那州禁止Uber在该州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我们曾在《华为新车刚上,特斯拉就突发维权,自动驾驶坑太多!》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如今的自动驾驶系统。
其核心观点是,以2021年初的技术水平,目前量产车能够达到的最高技术等级也只有L2级!
无论是特斯拉的L3,还是华为的L4,都是宣传上的噱头。
美国道路安全保险协会有一项研究表明,自动驾驶汽车仅能避免三分之一的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是驾驶员分心、视野受阻、饮酒等因素造成。
也许我们可以借助雷达、摄像机,以及芯片,来识别道路上的物体,但怎么能识别突然蹿出的一个人、一辆电动车呢?
另外,当一辆电动车出现失控的情况,是人的原因,还是机器的原因,谁又能说得清呢?
福特的前任CEO吉姆·哈克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高估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