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东风日产轩逸4年6.5万公里车主报告,它凭什么成为销冠?

2021年05月24日 15:27:05
分享到:
来源:车主指南

在我们国家70、80年代的街头,简朴的工装成为了街头人们群众们最普遍的穿着,那一抹蓝白灰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种代表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全民工装”已经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花花绿绿的衣服,如果在如今与别人“撞衫”,那可就真的尴尬了。但是无论时代再怎么发展,主流人群的消费品味总是趋同的,只不过大家的消费能力早已远超当年,大家也从“撞衫”变成了“撞车”。

此“撞车”非彼撞车

当然,我说的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撞车,而是大家选车的品味以及喜好上的雷同。纵观国内每个月新车销量榜,排在前列的总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不是轩逸就是朗逸,不是哈弗H6就是本田CR-V

而很“不幸”,我家正是随大流中的一员——在2017年的1月份,我们购入了一台东风日产轩逸下面我就用我作为真实车主的经历,来讲讲这台已经连续13个夺得中国轿车销量冠军的车,究竟凭什么吸引到那么多人“入坑”。

这该死的吸引力

说起日产轩逸这款车,绝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绝对是“厌恶”的:龟速行驶、动力肉、皮薄馅大、网约车“指定车型”......等等等等的贬义词,相信我,我背得绝对比你们要熟练。除了网友们以外,就连竞争对手对它也是咬牙切齿,它凭什么能持续霸占销量榜榜首超过一年,而且巅峰月销量甚至超过了50000辆?

不过话虽如此,一众品牌纷纷对这款爆款车采取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的方法,几乎每一款A级车都想要与它对标,这就让轩逸有了一丝汉兰达的味道了。用“人人喊打”来形容轩逸,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那为什么这么一台看似毫无亮点的车型,竟然会成为我家的选择呢?

我还记得,在当年选车的时候,同级别的所有车型我几乎都有考虑,除了轩逸以外,大众的朗逸、宝来,丰田的卡罗拉、雷凌,本田的思域、凌派,别克的英朗、威朗以及现代的领动都曾被纳入到候选名单中。

不过,在当时作为一个“键盘车神”的我,后来坚定地否决了一切的特供车型,于是备选范围一下子就缩窄了许多。随后我们就开始了真正的看车,当时先去的丰田,毫不意外的是,当时的卡罗拉双擎以及雷凌双擎仍享受着广州地区10000块的补贴,燃油版也是完全不愁卖,因此销售的态度你也是可想而知,完全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于是就这样,我们再也没有踏足过“高贵”的丰田4S店。

本田的思域我确实很喜欢,但是16、17年那时正值思域的巅峰期,1.5T的车型别说优惠了,加价一万、两万提车的都大有人在,加价买一台A级车?我是疯了吗?

至于现代别克,由于家里的“老广”们极其反感,后续也没有去店里再作深度了解了。

最后,在某个周末我走进了日产的4S店,与“两田”的4S店不同,起码一进店我们就有人接待,虽说嘘寒问暖倒不如多给1000优惠来得实在,但是起码销售的态度是让人如沐春风的。

在后续,聊配置颜色,聊优惠价格,一切都很顺利,只有你真正去店内看过车,你才会明白当时这台车真的是把国人的需求拿捏得死死的,一切能在面子给你高级感的配置,在我看中的次顶配车型上都已经配齐:LED日间行车灯、LED大灯、中控大屏幕、真皮座椅、侧气囊气帘、多功能方向盘、带运动模式的变速箱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几乎地台全平的超大空间后排!

而更“要命”的是,销售开口就是两万的现金优惠,最终,在当时指导价13.98万元的次顶配(1.6L智享版)车型,我们只用了13万出头已经全套搞定下地了。

这台车在静态时给人的第一眼好感真的非常强,不过前面我也强调了,这是在“明面”上,而在“暗面”你会发现:LED大灯的远光依旧是卤素光源、车窗一键升降仅限主驾、“多功能”方向盘竟然不支持前后调节、运动模式基本听个响、宽敞的后排缺乏空调出风口、原配的轮胎只有195的宽度......

真的是肉鸡?

我们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对于一台车的优缺点往往都是毫不留情地指出,但是当轮到评价自己的车的时候,事情却变得艰难起来,并不是我害怕自己“没面子”,毕竟在日常我也没少和同事吐槽自己的车,而是我对轩逸这款车实在是太过于熟悉,甚至连它身上的缺点都已经刻在了我的肌肉记忆上,以至于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就有点像两个人相处久了,对方的缺点在你的眼中就会变得不再明显,甚至可以忽略。

驾驶感受:在这台纯得不能再纯的家用车上聊驾驶感受,实在是有些难为人了,但是作为一个车主,也作为一个开过无数同车型的人,我还是要在客观上说道说道。首先是大家“黑”得最厉害的动力,很多人一聊到轩逸就说动力差,确实,11秒多的百公里加速看起来着实弱鸡,但是其实单论加速成绩,它并不比同级别的车型的车型慢,像是大众的1.5L+6AT或者丰田的1.2T+CVT动力其实加速成绩与轩逸几乎一样,甚至更慢。

那为什么就只有轩逸的动力会被“黑”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两点:1、用户群体。2、主观驾驶感受。

国内的主流驾驶者对于油门的控制一向都是比较吝啬的,转速不过3000,红绿灯起步怠速滑行都是常态,而在主观感受上,轩逸所搭载的CVT变速箱由于工作特性使然,缺乏AT变速箱的“抑扬顿挫”,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干吼不走的感觉,这就导致了部分车主害怕伤车,而更加不敢踩油门了。

而我的驾驶风格比较激进,也并不介意将转速拉到4000转以上,该地板油的时候就地板油,红绿灯也经常是第一个冲出去,慢慢的我也明白,那些总喜欢把“马力”、“零百”挂在嘴边的人,也许正是那些开着200匹的BBA却不舍得踩油门起步的人。

当然,在客观上126匹的马力确实难登大雅之堂,但问题是,你们真的有像我一样把126匹马力都用尽了吗?

在我看来,动力绝不是轩逸最大的毛病,其虚无的转向手感以及两头不讨好的底盘才是它的最大缺点,不过这两个缺点却也恰好被国内的道路环境以及轩逸本身宽大厚实的座椅所成功掩盖。

养车成本

由于工作使然,在开过无数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车型以后,我对于汽车这种工业品所会出现的各种小毛病都比较敏感,但是却又都能坦然接受,毕竟我见过一百多万的车有严重异响,也遇见过能让我开得满脸笑容的三万块二手小车。因此,对于自家车子出现的问题,我都是抱着能自己解决就解决,绝不浪费时间跑修理厂。

比如,这台车的挡把附近饰板曾经出现过异响,在我用硬纸片卡了一段时间以后,问题也消失了,其次,不知道是轩逸的通病还是个例,每次我往右拐上坡的时候,前轮处都会传来“咚”的一声,不过好在这对日常使用几乎没有影响,我也就没有理会了。除此以外,这台车也没有其它大毛病出现了。

而在日常保养方面,任性如我在出保以后就自己研究起了保养,原车规定需要5000km保养一次,我换用了更高规格的全合成机油以及长效滤芯以后,“擅自”将保养间隔延长至了8000-9000km,省不省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省去不少时间。同时,我也知道日产的CVT变速箱需要更加细心的呵护,于是我在6万公里的时候就提前为车子更换了原厂的变速箱油。

而在油耗方面,6.6、6.7L/100km的“快乐表”大家看看就好,根据我的实际计算,真实油耗大概在7.5L/100km上下,不过这对于天天在广州市区内通勤的我来讲,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值了。

65000km

从2017年1月22日到今天,这台在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汽车媒体应该开的车,已经陪伴我以及我的家人走过了四年有余的时间,以及65000km的距离。

周末出行、上下班高峰是它的日常使命,而最疯狂的一次,我甚至在国庆假期与女朋友一起开着它狂奔600km,从广州一路开到海南的海口以及三亚。也许从客观上来说,它绝非是市场上产品力最强的车型,在同事眼中它也绝非是符合我形象的车型,但是至少在这四年、65000km里,这台轩逸也算是兢兢业业。

也许一时半刻,它依旧很难扭转大家对它种种负面印象,但是作为车主我却知道,它能够一个月卖五万辆,还真的是有原因的。毕竟市场需要像思域、昂克赛拉这样的运动健将,但是也更需要像轩逸这种能让家人在后排其乐融融的代步工具。

也许我下街买包烟,看到的10台车里面可能有5台都是同款(另外5台可能是经典轩逸和14代轩逸),但是在我的眼中,我的车依旧是最特别的,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记忆。

撰文 / Ethan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