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理想汽车:中国最像特斯拉的车企

2021年05月31日 17:47:02
分享到:
来源:路咖汽车

2010年,自从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之后,你会忽然发现一件事,身边各种各样的其他品类发布会,也都搞起了差不多的展示模式。背后,是一块大屏,新产品要在展会高潮时拿到台上或者开到台上,讲话的人,逐渐从西装笔挺,换上了偏休闲的衣服,牛仔裤+衬衫or T恤,运动鞋或者是休闲皮鞋。

这种发布会,有意思的人物要数雷军和埃隆马斯克,他俩身上有个共性,尽管人在表达方面有一些需要补强的地方,比如马斯克的口吃、比如雷军的口音等等,但并不影响发布会上的核心亮点,产品。小米的手机、平板、笔记本卖的飞起,特斯拉的销量自然也不用我说太多,水涨船高。

如今的这个时代,产品为王这种模式被进一步放大,演讲的问题只是小问题。顺着发布会这件事再聊一个话题,最近有一家高流量车企也开了自己的新发布会,还有一系列的周边行为,理想汽车。而关于理想汽车的很多点,让我们直接联想到了那家如今的顶流车企,特斯拉

买工厂/升级新车/发布会,理想汽车都像特斯拉

资本市场很喜欢给车企打上一个相对具象的符号,比如,小鹏汽车就被美股誉为"中国的特斯拉",核心的原因在于,它和特斯拉都是以车辆高智能化作为核心亮点,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等。这种特质和蔚来并不太一样。

因为特斯拉的相关能力,在舆论的很多层面上,汽车企业是有意无意愿意去和特斯拉沾边的。谁是中国车企里最像特斯拉的企业?这个答案,之前并不明确,因为特斯拉的变来变去,不过现如今,这个答案比较好揭开了,因为就是理想汽车

2个浅层的案例在眼前,新车/新工厂。

先是最近热议的新车上市,这款交付量高、销量高、广受家庭欢迎并且能顺利拿到很多地区新能源购车优惠的7座SUV,确实很符合产品经理思维。

找到用户的痛点,然后不断的给予其补强。

先说最近的新款理想ONE升级,比老款涨价1万元背后,是小幅度修改的外观设计、油箱容量增加+发电机效率提升,续航变长(NEDC续航1080km)、座椅用上了更软的材料然后增加了第一排第二排座椅按摩,接下来的是重头戏,换上了2颗地平线征程3自动驾驶专用芯片,得益于此,新款理想ONE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NOA主动导航辅助驾驶。

以1万元的价格差异来说,这无疑是伤了不少老车主的心,原因在于,如果自掏腰包1万元想去升级这些,不好意思,做不到。甚至于,因为配上了NOA、配上了800万像素摄像头等等,理想的销售人员甚至于可以和消费者说一句:涨价1万就当买了NOA,剩下的续航、空间、座椅等所有升级都是免费的。

当然,目前不要对NOA有太高的初步预期,高德精度地图在现有汽车市场中与车企有所关联,没有足够的行驶/使用数据量,根本无法发现真正bug,并进行修改。同时,800万像素摄像头的抗干扰能力,地平线芯片的算力,理想自身的算法,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不断改进。

不得不说,理想的产品经理思维,要比特斯拉精准了太多。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诉求,核心在于,值得。特斯拉的销量担当Model 3/Model Y在全球的产品运营思路是,尽可能的满足多方面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通过不断的降低成本来实现车辆购入,然后,通过软件服务类内容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于是,有了AP、EAP、FSD等等价值不菲的系统费用,不过,特斯拉显然没有很好的把握中国消费者的买单点在哪,不到2%的FSD选装率意味着,现在的中国消费者不想买单。所以,这么一对比你会发现,理想ONE的成功思路就在于很好的抓住了消费的核心需求,尽可能少的预算买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他品牌没有的,甚至于在这台车上是标配项。

大空间、全家出行的6-7座、这一次的NOA领航驾驶等等升级,越多越好。不过,理想和特斯拉的推进思路还是有所差别,特斯拉是通过尽可能压低成本,并通过软件利润来实现营收的增加,理想则是压低成本、压低成本,再压低自己的成本。甚至于,某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聊到薪资时,工程师还对这方面吐过槽。

恩,从车型上,东安的三缸发动机,特殊材质的悬挂等等,是成本控制的现成例子。

然后,再说说工厂的事儿。

最近关于理想汽车的行业新闻,是它几乎已确定接手北京现代的第一工厂。从这个角度看,你还会发现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之间的思路不同,蔚来和小鹏均选择的是代工入市,逐步站稳脚跟/市值+销量上升后,自建工厂。

特斯拉/理想选择的是,直接自建工厂,之后收购工厂。虽然方式上没有对与错,但你会发现,前者的思维合理性更高,逐步推进/判断未来,而后者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思维更高,不同的点在于,特斯拉背后有一群巨头的暗中发力,理想还没有那种级别的后援。

产品经理思维,有机会赢,但方式感人

李想曾经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产品经理升级的观点结论,如今看来,对应在理想汽车身上颇为合适。

产品经理的第一级别,是盲目的学习和抄袭,肤浅并喜欢耍存在感。第二级别,是选取行业的最佳产品进行系统的比较,在产品价值、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产品价格四个层面寻找机会,实现性价比这个关键的购买要素。能做到这出,就是头部10%,优秀还风险不大。第三级别,是探寻用户需求的本质。要知道需求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敢于取舍。

从理想的发展轨迹来看,正是这产品经理的三大逻辑,依托于增程式技术尽可能符合当时的政策风向,给到相关新能源刚需用户极致的性价比,这之中理想对内的成本控制、对车辆的成本控制(东安三缸等),再结合新能源在部分城市给到的不限购政策、0购置税政策等。它有理由喊出,同价位大空间7座出行最适合SUV这样的口号,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着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它的三屏联动合理性也在整个新势力中领先。

至于第三层的取舍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特别深度的细节,可以是成本压制、薪资压制,也可以是别的。当然,如果你知道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能,再结合特斯拉/理想这2家有类似思维模式的企业就会发现,优点是,它们的产品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某方面的硬性需求。

比如,特斯拉能满足对设计的需求、率先应用智能驾驶的需求;理想能满足家用新能源大空间SUV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里程焦虑的需求等。

但,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产品经理的思维逻辑里是,通过大数据的多轮筛选,以自己的方式判断对错,之后推进。这样的思维过程里,有的是"我认为的是对的","消费者认为的,不一定对"。之于苹果、特斯拉等产品经理思维的体系,总能找到那句关键话术"消费者是无知的,我们要给予消费者如何如何"。

"我认为的是对的",这样的结论有一大堆的案例可以进行相关证明与推敲。

特斯拉认为,自己的FSD、EAP、AP,依靠视觉神经网络就够了,并且比普通司机更安全。最终,承担结果的是消费者,眼前有着太多的相关报道与案例,工程师圈里今年热议的话题是"特斯拉的相关车型早已是技术归零状态,但不知道为什么不改",甚至于,马斯克还准备在接下来的FSD V9.0里砍掉毫米波雷达,只让车辆依靠纯视觉方案。恩,恶劣天气下,我们无从判断任何结果。

理想的实打实案例则在于,它此前的悬挂事件。尽管一系列消费者在网络中贴出了自己的相关悬挂撕扯、断裂案例,但最终却没有得到答复。直到,相关监管机构介入,理想才不得不开了个"硬件OTA"的无厘头召回宣告。

固执,是产品经理模式思维很显著的一个短板,问题更大的则在于,固执背后还夹杂着善变。

写在最后:

特斯拉,善变,解释是,我们会根据消费者的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相关生产、研发情况,动态的来调整相关的价格、策略等等。于是,老车主的相关利益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新车主的用户群体画像也在随着特斯拉的变化而变来变去。

理想,倒不至于针对中国用户的痛点,让老车主很难堪。但,如今的它身上,我们也一次次的能够发现,它的产品经理思维带来的局限性。在推广增程技术车型时,口径是"纯电动车的不足",被媒体问到纯电动车型布局时,口径是"增程式是最适合的技术之一"。但,在传出的电话会中,却给到了另一种答案,将启动自身纯电车型的研发,并升级增程技术。

我和部分车主聊过相关问题,一向对于品牌底气十足的他们,在这一道变化之下,也开始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聊聊几千字,本质上难以透彻的解析理想这家企业的种种,我们能从它身上找到值得夸奖的一面,但也能找到全新露出的众多"天花板"。

搏一搏的思维,在企业的初期是可以有的,不过,一旦涉及中长期发展这样的话题,这样的思维,目前还未诞生过正确答案。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