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它们傍上华为股价疯涨,但背后是持续亏损的现实

2021年06月28日 00:59:04
分享到:
来源:钟叔驾道

踏着新能源这股东风特斯拉市值登顶一举超越丰田大众等国际汽车巨头,而成立短短几年时间的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在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上也名列前茅。不夸张地说,“新能源”令一切皆有可能。

从今年年初每股16元的价格,到6月22日83.83元的最高点,最终收盘价为78.23元每股,小康股份的市值顺利突破千亿。近半年来,小康股份的股价可谓是一飞冲天,涨了近5倍,不断攀升的市值甚至已接近广汽集团。

从小康股份K线图不难看出,其股价在4月下旬开始就大幅增长。究其原因,与今年上海车展华为与赛力斯联合发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车型,并宣布该车入驻华为销售终端的消息不无关联。

与小康股份一样,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车型,也于上海车展期间亮相,但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截止目前,北汽蓝谷最高股价录得19.87元,与年初9元每股的价格仅翻了2倍多。

两者都是华为概念股,差距为何这么大?蹭上华为之后,车企的发展就一帆风顺了吗?

同为合作车型,差距为何这么大?

提及华为,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目前人气最高的企业之一。虽然它并没有上市,也没有宣布造车,但它三十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足以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

所以,但凡与华为沾边的概念股,资本市场普遍看好,尤其是小康股份、北汽蓝谷等与华为有深度合作关系的车企。

北汽极狐新车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华为ICT技术与传统汽车制造相互融合的典范。其由华为与极狐联合开发,搭载了华为鸿蒙OS车载系统以及华为自动驾驶技术。

而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主要是在车载系统与电驱动系统领域。在华为与赛力斯联合研发的驼峰智能增程系统加持下,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NEDC续航达到1000+公里。另外,其还搭载了HUAWEI HiCar。

两者与华为都有着紧密的合作。不同的是,赛力斯华为智选SF 5车型是首款进入华为终端渠道销售的汽车。依靠华为巨大的流量和线下渠道,入驻华为商城仅一周时间,其订单量就达到了6000辆。

而小康股份今年一季度 赛力斯SF5销量只有150辆,华为销售渠道的效果显而易见。既省去大笔自建渠道的费用,又能在全国不同城市收获无数的曝光量。

极狐汽车产品倒是有了,但销售渠道却少得可怜,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开资料显示,极狐目前只开业了5家直营店,全国也就20个城市有所布局,消费者想买车、看车,还得看看自己所处城市是否有销售终端。

华为销售渠道的加持,显然是投资者更看好小康股份的原因之一。

基本面表现欠佳,充满不确定性

虽然获得华为概念加持,股价不断攀升,但小康股份和北汽蓝谷的基本面表现并不乐观。

小康股份财报显示,2018年到2020年这三年时间里,其营收和利润均呈现大幅下滑态势,亏损金额超过27亿。2021年第一季度,小康股份营收达32.89亿元,净亏损5.3亿元,同比下滑7.75%,自我造血能力欠佳。

销量数据方面,其新能源车5月销量为3038辆,同比增长75.5%,但环比仅多出64辆。赛力斯SF5五月销量仅为204辆,对整体销量贡献有限,销量主力还是依靠东风小康、瑞驰新能源等品牌。

相比于小康股份,北汽蓝谷的基本面表现更差。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实现了15.8万辆的销量巅峰之后,2019年急速坠落。到了2020年,年销量不足3万辆,降幅超8成,预亏损达到60亿-65亿。

抱上华为这个大腿后,赛力斯SF5订单数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但极狐方面效果尚未显露。而随着车辆大规模交付,用户的用车体验和口碑也随之丰富。倘若市场反馈普遍向好,华为与极狐、赛力斯的联手可以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反之,则会留下一地泡沫。

消费华为,不代表一劳永逸

在抱上华为这个大腿之前,极狐与赛力斯的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据销量数据显示,极狐在1-4月的上险量仅为374辆,赛力斯SF5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才150辆。到底是叫好不叫座,还是虚有其表,这个暂且不好下定论。

但很显然,更多的消费者是奔着华为而去,极狐与赛力斯是因为沾上华为光环才有了更多的关注。

华为作为一个供应商,后续还将不断拓展合作车企。随着更多产品使用华为的解决方案后,也就意味着极狐和赛力斯旗下产品所配备的华为技术将成为主流,同质化的情况会愈发严重,这对于极狐和赛力斯来说是件危险的事情。

就好像博世的ESP车身稳定系统一样,已经成为主流产品的标配,根本不值得成为产品的亮点之一去宣传。当褪去华为光环之后,车企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靠的还是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

钟述

对于小康股份、北汽蓝谷等华为概念股来说,华为无论是在产品端抑或是市场端对它们都有着良好的推动力,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但不要被市场先生蒙蔽了双眼,这两家公司的未来,要看它们如何把这股外来力量吸收并转化,致力于提升企业自身的体系力与产品核心竞争力。在褪去华为光环之际,是否还能长久立足于市场。

图片源自网络,如侵删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