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为了所有人的安全”

2021年09月25日 16:48:01
分享到:
来源:帮宁工作室

广汽本田“九车五星”探源①

作者 | 郭 振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14年10月31日,世界NCAP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主办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要在200多位来自全球9个NCAP机构代表、国内汽车安全专家和行业媒体见证下,举行一场车对车小重叠率高速碰撞测试。

这是国内首次公开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张向磊现任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碰撞试验研究部部长,当时是碰撞试验项目经理。那天的试验主角是两辆第九代雅阁,它们分别以56km/h时速、呈15°斜角、以25%重叠率进行碰撞。因接触面积小,碰撞有角度,且使用较高试验速度,测试十分严苛。

悬念迅速被令人振奋的结果替代——180°角车辆的实际速度为56.2km/h,15°角车辆的实际速度为56.9km/h,碰撞点位置实际偏差为零。试验结果甫一出炉,一位70多岁的本田技研老专家激动不已,冲过来一把抱住张向磊,伸出大姆指向他表示祝贺。

▲两辆雅阁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

“项目难点在于,这两辆车都是移动的,而且带着角度,很容易出现不同步情况……试验效果非常好,非常完美地印在原本要撞的那个点上。”2021年5月,张向磊在讲述这段往事时仍然心驰神往。“前期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这是干这一行以来,成就感最大、最开心的一次。”他补充道。

为何率先挑战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广汽本田表示理由有二:其一,希望通过严苛测试,挑战更安全的目标,践行自成立以来便一以贯之的安全理念——“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其二,用实际行动推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进程,为客观评价车辆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标准。

在现场跟进试验的广汽本田技术专家进一步解释,碰撞试验难度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车对车。绝大部分法规碰撞测试都是以车碰障碍物的形式,而在车对车碰撞中,碰撞能量的吸收与分散情况,相比车对材质均匀的障碍物碰撞而言,更为复杂。二是15°斜角有角度事故发生时,碰撞能量可能避开前防撞梁、前纵梁等核心防撞结构,对乘员舱产生更大冲击,造成严重伤害。三是小重叠率(25%)。碰撞接触面积大为减小,单位面积冲击强度则大幅增加。四是56km/h高速,相对速度要达到112km/h。

碰撞试验的本质在于测试车辆自身安全,这四方面相叠加,对车辆安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广汽本田有着充足的信心,这种信心源于其ACE(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承载式车身构造。

按照广汽本田技术专家的说法,一般车辆主要通过左右两个纵向主车架吸收碰撞能量,但ACE承载式车身除纵向主车架外,还在前部增加了横向连接的顶架和下横梁。这就意味着,一旦事故发生,ACE车身可用多个车架组成的“面”来承载撞击,既能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力,保护乘员,还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与对方车辆吸能结构的错位,降低对他人的伤害。

在23年企业发展史上,广汽本田从来都是汽车安全的积极实践者。

1998年7月,广汽本田合资伊始,便将“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确定为企业安全理念,此后这一理念从未改变。除安全理念外,本田最先进的安全技术亦随之导入,从其独有的G-GON(G-Force Control Technology)碰撞安全技术,到ACE承载式车身,再到Honda sensing主动安全技术,广汽本田构建了全方位安全技术体系,最大化地保护乘员和行人安全。

尤其是从2006年3月起,随着C-NCAP第一版(2006年版)发布,中国汽车从此有了挑战更高难度的评价标准。C-NCAP在带给中国消费者更系统、更客观的车辆安全信息的同时,也促进汽车企业不断提升整车安全性能。

广汽本田也在与时俱进。凭借ACE承载式车身构造和完善的安全技术,2007年第八代雅阁上市,2008年在C-NCAP测试中,以50.3分(满分51分)获得其设立以来中高级轿车首个五星+成绩,也是当时国产轿车最高安全级别。

截至目前,广汽本田旗下9款车型中,参与C-NCAP测试的雅阁、飞度、锋范、冠道、奥德赛、缤智、皓影、CDX均获得五星优异成绩。

广汽本田是如何做到的?

▍从G-CON到ACE

很大程度上,中国消费者对广汽本田的认知始于中高级轿车雅阁。而不同年代本田最先进安全技术的承载者,也非雅阁莫属。

1999年,本田公司将其最新车型——第六代雅阁引进中国市场时,便搭载了当时最先进的前排气囊。

4年后,第七代雅阁引进,广汽本田在安全方面不计成本,首次引进i-SRS智能双安全气囊和侧气囊。前者采取双重膨胀,能根据冲击程度、智能控制两个膨胀器的膨胀模式,当车辆发生碰撞、保护前排乘员安全时,将对乘员的冲击减至最低。后者在发生碰撞后,尤其是侧向撞击时,能减缓车内乘员身体近车门侧的手臂或肋骨,直接与门板硬碰硬后导致骨折等身体损伤。

这两者都被纳入到G-CON碰撞安全技术之中。广汽本田表示,G-CON技术是一项提升汽车安全性、保障车内乘员安全,兼顾行人安全的车体安全技术,涵盖车身碰撞技术、安全气囊技术和行人保护等相关技术。针对传统车身在碰撞安全性上的矛盾,G-CON技术通过有技巧的车身设计,一方面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力,保持乘员舱的完整性,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车身变形量不增加条件下,通过对车身冲击力的控制,使乘员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保持乘员舱的完整性,减轻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最能体现G-CON技术的一次碰撞试验发生在2006年8月24日。广汽本田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进行国内首次CAR TO CAR(车对车)碰撞试验,试验车辆分别是奥德赛和雅阁,结果证明了采用G-CON技术后的车辆安全性能。

雅阁的安全配置不断刷新国产轿车安全水平。2007年,搭载侧气帘的第八代雅阁上市。在侧面碰撞或翻滚事故中,该车侧气帘能及时弹出遮盖车窗,在乘员与车内构件尚未发生次碰撞前,迅速在两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

如外界所见,在被动安全技术方面,广汽本田又一次创新是ACE承载式车身构造,自第三代奥德赛开始应用。这是一种提高自身保护力和降低对外攻击力的安全车身技术,即便是大小、轻重不同的两车相撞,ACE承载式车身不会让其中一方受到太大损伤,既能有效保护自己,也能减轻对他人的伤害。

ACE承载式车身构造的独特设计在于车身前部溃缩。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为将车辆对行人的冲击降到最低,车身前部采用缓冲式构造,通过雨刮器、前窗支撑部、引擎盖、引擎盖铰链、大灯、保险杠等缓冲吸能部件的溃缩吸能,降低对行人的撞击力,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未完待续)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