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芯片短缺加剧,涨价、减配成常态,消费者还是“上帝”吗?

2021年10月13日 08:47:01
分享到:

随着芯片短缺的持续加剧,国内汽车厂商“缺芯”已经成为公开的现实,很多厂商都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芯片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尽管如此,很多厂商的新车生产、交付还是出现了严重问题,很多厂商也不得不通过一些“歪门邪道”来保证销量数据,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很多新车交付时间延长,消费者需求增加,导致的结果就是以前消费者占据主动地位的国内汽车市场,如今已经变成了厂商、经销商占据主导的卖方市场。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权益会不会受到侵害,或者说,消费者还是不是“上帝”了!

就在最近几天,我们陪着亲戚转了几家相对畅销的经销商门店,通过询问,我们发现很多经销商严重缺货,一些经销商甚至将展车和试驾车都给卖掉了。所以我们跑到店里之后,既没有办法看到完整的新车,也没有办法上车试驾,经销商的表态也非常明确,现在很多消费者只能“云看车”,也就是通过汽车垂类网站查看新车,想要买车就只能先交钱订车。而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消费者是没有办法试车的,而且经销商还会向消费者传递稍微迟点订车,可能交车时间就会大大延长的“信号”,相当于催促消费者“盲订车”。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让很多消费者丧失选择权了和话语权了,尤其是那些准备快速买车的消费者而言。

当然从产品层面来讲,随着芯片短缺的加剧和延续,很多厂商的产品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配趋势。比如之前有消息称,上汽大众朗逸将在出厂时不配备中控大屏和收音机等中控部件,而是选择将车辆批发给经销商之后,由经销商安装第三方中控屏或者收音机,当然伴随着这样的变化,原车的车联网控制功能也随之被取消,相比于之前相对“完整”的车型,之后提车的用户就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配置削减。当然有朋友说,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变化,完全可以不买啊!但问题是,类似朗逸这样的车型,算得上是名车了,消费者还是愿意去接受这款车,在接受的同时被动接受配置削减,实际上,面对相对强势的合资品牌以及产品出现缺货的情况,消费者在选择这些品牌和产品的时候,早已丧失了主动权。

当然,还有一个对于消费者买车有重大影响的变化,那就是厂商、经销商占据主动权之后,也同时占据了定价权,之前汽车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各个厂商和经销商都在比谁的降价幅度更大,谁更能争取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新车数量越来越少,等车时间越来越长,消费者就需要通过多付出价格来获得更快的提车速度。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之前很多优惠幅度很大的车型,最近一段时间的优惠幅度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回落,类似丰田等价格相对坚挺的车型,甚至将原本加价的部分加到了官方价格里面,比如之前开启预售的丰田赛那。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在价格层面,已经失去了讨论权,也就是,现在消费者很难再和经销商去讨论优惠多少的问题,因为等待买车、等待提车的消费者很多,而新车数量很少,所以消费者很难获得议价权!

所以随着芯片短缺的加剧,汽车厂商、经销商自然面临的危机和困局,但是作为商业主体而言,这些厂商和经销商是不会独自承受这些损失。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面对芯片短缺带来的行业萧条,后果一定是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共担的,对于很多刚需消费者来说,很有可能是消费者承担了更多的结果,新车减配、价格提升、交车时间大幅度延长,消费者从主动方变成被动方。现在可以说,消费者的“上帝光环”在芯片短缺的这一段时间里,正在逐渐褪去,消费者可能必须要在买车的时候,做好遭受自认为是“不公正”待遇的准备,也就是厂商和经销商拿“上帝”不当“上帝”的准备!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