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人】合资股比全面解禁,有多大冲击力?

2021年12月29日 16:53:03
分享到:
来源:汽车人传媒

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资企业股权变更仍有很多制约因素。跨国车企首先要做的,是评估中方伙伴的价值。

文 /《汽车人》黄耀鹏

12月27日,商务部颁布了新版本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其中确认,在乘用车领域,合资公司伙伴数量限制、股比限制都将在2022年1月1日取消。汽车合资实施了24年的“目录制”,将归于历史。

至此,5年过渡期按照2017年底制定的时间表走完,专用车、新能源车、商用车、乘用车依次取消限制。这个顺序,显然是根据市场影响力来排的。

和“入世”一样,2015年讨论此事的时候,业内担心取消了所有限制之后,市场竞争会不会导致中国品牌大面积出局,这种结果显然不符合国家利益。当时那封著名的“联名反对信”,可以说是将这种担心摆在桌面上。

新能源竞争已经“无限制”

现在看来,至少对新能源车而言,无须担心。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连续8个月份额增长(并不只是产销增长)。当前,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44%,回到历史高点,其中11月份市占率为46.6%,节节看涨的趋势明显。

如果单论新能源车,中国品牌份额很可能超过50%,但缺乏具体数据支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甚至豪言,2030年中国品牌将占据70%市场份额。他指的是整体,而非新能源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以前靠“性价比”圈定中低端市场,现在经过新能源车创业企业的摸索,已经在中高端市场站住了脚。与此相反,除了特斯拉,跨国公司的高端电动车产品推进都有点跟不上节奏。

既然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上更具优势,当前新能源车发展得又超乎想象——预计2025年才能达到的20%渗透率,2022年就可以实现,那么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品牌会在限制消失之后败退。毕竟最大的对手特斯拉,已经以独资的身份在中国运营26个月了(从量产下线开始计算)。

在新能源车市场上,“无限制竞争”早就开始了。现在不存在什么重量级选手,因为限制被挡在国门之外的情况。

中国成了全球最多品牌、最多车型、最多绝对销量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烈度居全球之首,新能源车供应链的完整度、动力电池产能也居全球首位。再有什么竞争对手进来,或者跨国公司在中国单独建立新能源车公司,都没什么可怕的。毕竟各自的斤两,都已经彼此掂量过了。

美国的里维安(Rivian)、Lucid,以及一直潜水的苹果汽车,甚至可能走通Robotaxi路线的Waymo,进入中国都不存在障碍。但赢得一席之地,和影响竞争格局是两码事。

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是一个现实的庞然大物,新进入的厂商获得左右格局的力量,可能性太小了。

山雨曾来风刮过

和新能源车的局面不同,燃油车市场当初没那么乐观。

在合资股比限制刚解禁的2018年,华晨宝马就谈成了25%股权转移,宝马将获得75%股权。该提案连续获得了股东大会多数票(63%)支持,国资委审批,约定2022年之前完成股权交割。现在看来,此事在2021年完成无望,要拖到2022年。

有小道消息,2020年的时候奔驰也向北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被刚上台的董事长姜德义顶住了,此事后来无人再提。

在2018年的时候,捷豹路虎雷克萨斯,都是将来单干的“候选品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豪车品牌市场认知度,同时都感觉“没发挥好”。

但是,时至今日,中国消费者对原汁原味的欧美设计(雷克萨斯最早也是根据美国市场的口味来设计的),认知度是不是还如最初所见的那样?所谓“最初”,就是它们刚刚以进口大贸的身份来到中国的时候。

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资企业股权变更仍有很多制约因素。跨国车企首先要做的,是评估中方伙伴的价值。

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信息,早在2017年,合资企业的黄金时代就已经逐渐过去了。这是“股比放开”政策制定的一个现实基础。市场开拓期结束,剩下的是保地盘,保不住的就只能退出。这4年间我们看到,新来的几乎没有,退出的倒是三三两两。

由于合资双方在技术上的巨大差距,外方提供车型、技术和质量体系,还有“初始”供应链;中方得到的分工多为适应性开发、生产管理、建立和管理销售渠道。

这样一来,外方很容易认为,中方的竞争力是围绕市场营销体系建立的,是“打下手”。如果外方自认为也能把本地化销售抓起来,对中方的价值评估得就比较低,认为中方的技术贡献约等于零。

但是,供应链连续地本地化,甚至中国品牌化,颠覆了外方的认知。中方对技术端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甚至听不进中方意见的“原生车型”都扑街了。这种情况下,外方不可能试图甩掉中方单干。

中方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中国合资企业的中方,对策是不约而同地做自主品牌,后来又都去做新能源车创业品牌。本来的出发点,是合资期满后人家不和我们续签了,我们得自己找条出路。

但自主做得好,会刷新外方对中方的认知。如果自主品牌做上去了,对外方而言,甩掉一个能干的合作伙伴,就为了少分点利润(也有并表的财务需求),显然是短视的。

还有一个此前意想不到的点,就是合资企业的“双积分”大多数都是负的,他们的立足点是尽量集团内解决。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背积分。

这样做的结果,是卖积分的几家,特斯拉为首的新势力,给出的价格尽管随着政策监管的门槛变高而看涨,但还算合理。如果大家都到市场上买积分,那时的价格简直不敢想象。

谁让合资的新能源产品推进速度慢呢?

抛开这一切,多年来,合资企业的供应链、人力资源、渠道,都已经高度本土化。监管也会随之变化,外企有没有把握自己单独干还能快速重新适应的?似乎一门心思意图抛开中方伙伴单干的,至今没有一家,就连作为谈判要价的吹风都没有。

如果还有合资企业试图改变股比,我们并不吃惊,毕竟此前有先例。但华晨模式也就到头了,不会完全分手。这种情况适用于外方空前强势,而中方没有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到目前为止,都是德系品牌的小想法多一些。

就算华晨那种弱势局面,宝马方面也是先给个甜枣,将合资协议续签到2040年,承诺提供技术扶持,才获得同意的。

这是正面筹码,负面的筹码无非是另外成立合资公司,或者自己单独建立新能源公司,类似大众的做法(大众江淮的合资)。

对中方而言,这并非是一个现实威胁,看到上汽奥迪设置了多少年的缓冲期(而且上汽大众合资早就存在),就可以知道,此事并不简单。至少从发改委的角度,新建的燃油车产能,获批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今年下半年的情况,一直坚挺的德系、日系市场份额也在向下,中系崛起。这种时候更不大可能拆伙,就看中国品牌是现象级崛起,还是一过性的反弹。

市场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即燃油车独资很难有胜算的局面,看上去已经被预判。5年过渡期用光,市场的震荡因素,被预制“阻尼”消解得所剩无几,政策的用意也是要达到这个效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