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手机厂商想造车,车企想造手机,怎一个“乱”字了得!

2022年02月23日 15:33:01
分享到:
来源:车经社

近日,吉利将收购魅族手机、蔚来将下场造手机的消息非常火爆。虽然并未得到官方最终证实,但手机厂商跨界造车、车企跨界造手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人人都知道,资本市场面向未来,所以要不断讲新故事,一路飙升的股价就是最好的证明,无法不令人眼红。未来,车联网将成为汽车的标配,汽车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互联网入口。

智能汽车作为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其智能化功能的发挥,还需要与手机协同与互联,智能汽车的发展就离不开智能手机,手机与车机的互联互通将非常重要。

“自主一哥 ”吉利正面临新能源转型的变革,需要在多品牌、多产品进军的同时,发力手机为接下来的智能汽车做准备。蔚来也是一样,自己下场造手机,增强与蔚来汽车之间的交互,无疑有利于品牌的发展进阶。

不过,造车的本质是用物理世界连接物理世界,而造手机的本质,是用物理世界连接数字世界。因此,两者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研发流程、研发时间、制造过程有着天壤之别。

手机的设计研发更倾向于软硬件的结合,软件和硬件互相牵制,硬件更多受限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目前同一型号手机的迭代速度基本是一年两更,即使如苹果这种也是一年一更。

目前汽车的设计研发主要在于硬件,迭代速度基本是每年只做配置更新,2-3年左右改换前后脸、中控之类的外观变化,5年左右造型重新设计进行换代,平台更新需要更久的时间。

随着智能网联的地位越来越高,今后软件将成为制约汽车研发的重要因素,既懂汽车、又懂软件的汽车厂商将脱颖而出,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领先者。

同样,在制造方面,两者都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但是在安全等级要求、组装可靠性、零部件认可、模具开发投资、供应链建设等方面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

所以,无论是对于手机厂商跨界造汽车,还是车企跨界造手机,笔者都要先泼一盆冷水。以造手机的思维去造车肯定是行不通的,以造车的思维去造手机也是不行的。这并不意味着笔者不看好跨界,而是要谨慎为之,尊重专业。

国产手机已经行业领先,可喜可贺,值得国产汽车学习。在智能汽车浪潮的推动下,苹果、华为、小米等纷纷跨界造车,主攻智能。在这个维度上,手机厂商造车是具有先天优势的,但也要找个好盟友,比如阿里与上汽一汽,百度和吉利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走过了外资垄断-国产山寨群雄争霸-国产中高端脱颖而出-行业巨头形成等阶段,竞争已经十分充分。此时进军手机行业,高端有苹果、华为几乎不可撼动,中端有小米一家独大,中低端还有OPPO vivo双雄争霸。

也就是说,新的手机品牌想要进入,没有行业颠覆性的跨代技术优势或者典型应用市场,几乎没有可能成功。锤子手机就是前车之鉴,虽然产品设计、UI设计、硬件配置都还不错,但依旧功败垂成。相似的还有格力董明珠造手机,都是不成功的案例。

手机行业目前的竞争已经十分充分,所以吉利、蔚来进军手机行业也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相似,大浪淘沙,成功的只会是少数,估计不超过两个。

为何车企会亲自下场造手机,还在于“数据”是未来时代的核心资产,没有哪个厂家希望自己的用户数据掌握在其他手机厂商手中,所以车企开始自己下场造手机。

不离身的手机,让用户永不下线,直连企业和消费者。对所有人而言,手机成为了最好用的身份标识,或许可以作为和所有智能终端互动的“秘钥”。

围绕手机账号体系以及相对应的出行空间场景,车企可以开展各种更智能的增值服务。说到底都在想一件事:占领用户入口,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这正是车企最感兴趣的地方。

从目前的汽车产品来看,不少车企的产品都已经需要和手机深度绑定,比如实现解锁和遥控驾驶,以及深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从发展趋势来看,汽车未来的形态可能是机器人等新生态,手机会进一步升级,变身为“智能汽车控制器”。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