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人】合资股比政策放开之后

2022年03月09日 22:40:03
分享到:
来源:汽车人传媒

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貌似废话,但实力却是最难取巧的部分。

文/《汽车人》齐策

根据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乘用车合资股比限制及合作伙伴限制,都被永久性取消了。而市场也在连续两年的供应链动荡中,迎来新一轮,也是历史性的洗牌。

简单说,就是马太效应加剧,弱者加速出局。

两个因素加起来,意味着合资企业到了调整战略部署的关口。

事实也支持这一说法。从2021年到今年,若干家合资企业酝酿已久的股比变更方案,进入实操阶段,准备充分的已经完成交割。

有合资股比变更想法的,大体上分两类:一种是市场强势品牌;另一种是弱势品牌。

这种分法有点像是废话,因为“强势弱势”本身没有量化判定标准。但实际上,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一下子就能说出哪个牌子卖得好,哪个生存现状差。而且,对现实境况和未来前景的评估,决定了两者的方式。

强势的秘诀

强势品牌,外方也强势。这就决定了,双方最好从一开始,就构建精巧的平衡运营架构。

但现实是几乎没人能完美做到。原因很简单,合资初期的中方伙伴,实力都一言难尽。通常的分工是:外方负责技术、研发、品牌管理(后期双方也可能一起经营);中方负责铺渠道、政府和市场关系。

生产和质量管理环节,也是外方更强,因为与技术积累密不可分。但这一部分,是双方迅速拉近距离的环节。外方输入所有生产线关键要素,以及质量体系;中方则要根据中国的国标和行业标准,予以适应性修改。

人事权和财政权,理论上双方各半,但这取决于具体领导的情况。

权力从不天然属于哪一个人,哪怕是被按在要津的位置上。只有懂得充分运用授权,平衡各方利益,同时又保持相对强势的领导,就有可能把大部分人事财权抓在手里。这一部分讨论下去,也不具备普遍意义。

但恰恰是这个充满个性化的环节,决定了企业运营平衡。何谓“平衡”,即双方都贡献大体相当的价值,利润分配也来得公平,合作才得长久。

要是不平衡怎么办?北汽和华晨提供了两个相反的例子,股比政策松动迹象一出,奔驰宝马都有了活思想。这两个品牌都足够强势,同时它们当时都只有一个合作伙伴,而中方的自主业务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景气状态,依靠供养和输血。

当时,它们可以拿“发展第二伙伴”这一条来压中方同意股权变更。

此前北汽在与利星行的艰苦博弈中,花了大代价取得主动权,实现了进口和国产渠道的统一。把渠道抓在手里,让北汽拥有了议价权。尽管北奔的利润贡献率达到96%(2020年),但奔驰扩张股比的想法(江湖屡有传说),迄今没有实际进展。

2019年,北汽通过投资持有戴姆勒集团9.98%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这相当于釜底抽薪,抬高了奔驰增持的利益平衡点。

反观华晨宝马,尽管在宝马成功宣布增持的时候,华晨并未陷入破产保护,但渠道方面并未抓在自己手里,营销副总裁的位置一直是由外方把持。而且,进口也是由宝马(中国)汽贸操办,华晨宝马缺乏话语权。

而营销店面这种传统上的中方优势区域,参与感也很弱,这就很难理解。

有人猜想,华晨可能拿出这部分利益,向宝马交换了其它支持,譬如自主平台的专利授权等。但华晨自主业务做得相当糟糕,交易进行得相当失败。

弱势的纠缠

弱势合资,情况大部分反过来,变成中方无心恋战,而外方想继续加码搏一把。当然这里面有例外,容后再说。

弱势合资,首先是品牌自身较弱,也可能母公司自身的竞争力,就不如强势品牌。这个时候期待在中国市场翻盘,几乎没可能。

有人说,这不一定。比如现代-起亚在欧洲和美国做得不错,斯特兰蒂斯在南美做得挺好,而铃木则在印度称霸。

它们共同特点是在海外某个区域市场有优势,要么是因为文化和国家关系亲近,要么是因为产品在目标国“特异化”,即高度适应特殊市场。

这些因素,放到中国很难复制。中方合作伙伴(特别是国企),往往必须满足自身财务目标,通常看淡这部分合资品牌的未来,更倾向于套现离开。

已经交割完毕或者大局已定的,比如东风悦达起亚,原本起亚占50%,东风和悦达各占25%。根据2021年的方案,东风退出,悦达接盘。

但今年悦达投资并未增持,由关联公司悦达汽车接手。而起亚并未如此前舆论所猜测的那样持股75%,而仍然保持50%,悦达汽车45.8%,悦达投资4.2%。

一汽马自达股份并入长安马自达一汽获得长马5%股权。长马名义上变成三方管理,但因为一汽股权占比很少,退出运营是大概率事件。

东风标致雪铁龙则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方案,中法各主导一个合资品牌,东风标致品牌,法方占股75%;东风雪铁龙,中方占股75%。

双方由此解决了资源分配、运营分开和继续合作之间的难题。但是内部竞合如何厘清,需要另外设计,其实也很难避免竞争。

有方案但尚未正式谈妥实施的,广汽菲克属于此列。今年1月,斯特兰蒂斯声称,将广汽菲克股权从50%提升到75%,广汽集团当天就发声明称,外方方案并未得到中方认可。

此前业内还传说,长安福特东风日产股权可能产生变故。但根据本文开头的标准分析,目前东风日产的运营比较稳健,股权变化可能性很小;长安福特业绩不尽如人意,股权发生变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DS退出中国后,其产能由宝能接盘,后者现在已经自身难保,所以这部分产能仍然未得到有效利用。

雷诺则是痛快地退出东风雷诺。不过,雷诺集团、东风汽车、日产汽车的合资公司“易捷特”,在2021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排名第16。

民企敢试错

而中方是民企的话,譬如比亚迪奔驰合资的腾势品牌,运营10年一直在亏损,品牌已经边缘化。

2021年12月,比亚迪和戴姆勒签署了关于调整合资公司腾势架构的股权转让协议,2022年年中股权转让完成后,戴姆勒放手,比亚迪则占据主导地位,将持有腾势90%的股份(也有说法称比亚迪将持有100%股份)。

今年汽车业开放政策落地,开启了股权变更的闸门。但变更的理由,则是在华多年运营情况的现实反映。

如果外方视中方为“负资产”,寻求财务利益最大化,同时不在乎中方怎么想,就成了普遍思路。反正不管怎样,这样的中方伙伴都是要依附于合资品牌。唯一的障碍,其实是燃油车新产能的限制。发改委已经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燃油车产能,除非新建纯电工厂。

目前,大众主导了大众江淮的纯电业务,而宝马长城合资成立“光束”。目前两个项目前景都不大明朗。原因是大众宝马在中国的纯电业务,开展得比预想的艰难。

挤压和清算

中国品牌(包含新势力)和独资的特斯拉,在EV和PHEV产品上日益变得咄咄逼人,合资品牌还未能挽回落后的局面。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双方差距反而变大了。当然,跨国车企在本土和中国,都预制了大量的电池产能,但它们不少都在2025年-2028年到位。

而且,如今合资在中国的纯电业务瓶颈,并非电池,而是产品接纳程度较差。大众在华两个MEB工厂,2021年产能利用率只有12.6%。其中的原因,本文不展开。但从结果出发,迫使跨国企业对开辟新战场,态度变得谨慎。

尽管新能源车业务引人注目,但中国品牌整体上尚未实现历史突破。中国品牌2021年全年平均市占率46%,其中12月为47.6%,而2022年1月则为46.0%,趋势无疑在往上走,但尚未到达48.8%(2017年12月创下)的历史高位。

鉴于中国品牌主导的新能源业务渗透率节节看涨,整体市占率再创历史新高,很可能就在今年实现。

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挤压式”打法,让合资品牌觉得时间有点不站在自己一边,调整燃油车部署,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成了普遍选择。

这可以和股比有关,比如“一汽奥迪新能源”公司,就由奥迪主导,还比如丰田比亚迪,以及刚才提到的宝马长城。更多的和股权变更无关,外方多数倾向于将新能源业务仍旧放在合资框架下。

目前,其余合资品牌,要么合同剩余时间比较多,要么提前续约。合同剩余时间少于10年的只有两家:一个是上汽大众(2030年到期);另一个是沃尔沃亚太(2030年到期)。

这两家合资都非常稳固,前者瘦死骆驼比马大,上汽自身研发能力比较强,而且大众在华已经实现完全布局,不会有大幅的更动了;而后者压根就是自己与自己合资。

政策允许合资股比放开,以及设立独资公司,前提其实就是评估中国品牌(特别是合资自主)具备市场竞争力。实力拿到谈判桌上,就是筹码。缺乏足够筹码,期待用一些财务或者其它手段稳住外方,只能解燃眉之急。只要利益分配与贡献比例持续失衡,早晚还会有麻烦。

总结起来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貌似废话,但实力却是最难取巧的部分。【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