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氢能车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谁会成为第一个独角兽?

2022年04月15日 16:21: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大观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提出,将氢能列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预计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到2035年,预计将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而且氢能源战略也首次升级为了国家战略。正因如此,上述规划发布当天,氢能板块爆发,十几只个股涨停,展现出了万亿级市场的潜力。

时间来到4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针对于氢能产业发展,提到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突破‘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在刚结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成为“绿色办奥”理念的重要体现。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氢能应用大放异彩——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公布的数据,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累计投放氢燃料电池接驳车辆1100余台,配备30多个加氢站,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这其中就有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氢腾”大巴的身影。

万亿赛道 市场空间想象巨大

虽然袭来的“氢风”,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激起了多层涟漪。但要论及汽车行业对氢能的利用,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1970年,通用汽车最早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希望利用氢的化学性质实现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到了1992年,丰田也开始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工作,并在2014年推出了世界上首款量产FCEV(氢燃料电池)车型——第一代MIRAI。

而将目光转移至国内。中国对氢能汽车的探索,始于1998年。资料显示,这一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团队研制成了一辆以高尔夫为“底座”,靠一组5千瓦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氢能汽车。

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启动,专家组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了“三纵三横”的总体路线,指明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思路。

所谓“三纵”,指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条路;“三横”指的是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技术。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框架敲定之后,2008年奥运会前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一个小高峰。资料显示,2008年奥运会期间,上汽集团与同济大学等共同开发了20辆燃料电池轿车作为赛时公用车,清华大学和北汽福田开发了3辆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示范运行。

但较为遗憾的是,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2008年奥运会示范活动的结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并未大规模实现,加氢站的运营也是一度停摆。

就算是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相关规划,且都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相比其他两“纵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依旧未有提速。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仅有10辆。2016年至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也分别仅为629辆、1275辆、1527辆、2737辆、1177辆和1586辆。

不过,随着“碳中和”目标引发新一轮能源与材料革命、以锂电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难以突破续航难题,进入今年以来,氢能也开始在风电、光伏、锂电池之后,站到了聚光灯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升温,3月份我国首份国家级氢能发展规划出炉,首次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和定位,确立氢能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为国内氢燃料汽车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国产化“氢”路径

氢能汽车堪称“新宠”,国内的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国外的丰田汽车、现代汽车、宝马集团等,都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所布局。就连曾将氢燃料电池称为“傻瓜电池”,并称这项技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的马斯克,在4月初也表示,经过多年的怀疑,将在2024年推动特斯拉从锂电池转向氢能。

对于这块蛋糕,大家自然不会放过,一家正在崛起的中国创新企业,看到了未来氢能源应用的蓝海。

国家电投拥有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资产。宣告广东揭阳神泉—315兆瓦项目、湛江徐闻600兆瓦项目同期全容量并网。2021年11月30日,随着国家电投粤东粤西海上风电首期全容量并网集中投产仪式在广东举行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是五大发电央企中首个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的企业。

这种发电结构决定了其在制氢路线上的侧重点——以可再生能源制氢,解决弃风弃光。凭借在资金、技术、资源方面的天生优势,国家电投可谓最热衷于清洁能源以及在氢能领域结盟合作的能源央企之一。

2017年,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成立。这5年对国氢科技来说,也是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5年。

国氢科技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博士介绍,国氢科技实现了催化剂、膜电极、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电堆组装、系统控制、空压机等关键技术、材料和部件的自主化,且关键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9月,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产品“氢腾”正式发布,标志着其从原材料、零部件到电堆的全自主产业链的打通,同时也补齐了我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短板。国氢科技在一众布局氢能业务的企业中成为“杰出代表”。

2021年12月5日,国氢科技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投产。该质子交换膜产线是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年产量可装备2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各个环节不依赖国外零部件和技术,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内质子交换膜市场被国外厂家长期垄断的局面,也是国氢科技在氢燃料电池材料级自主化道路上的重大突破。

该产线可生产厚度从8微米到20微米的质子交换膜,生产出的质子交换膜与国外同类竞品相比,其在质子电导率、气体渗透率(H2)、机械强度等方面均相当或优于国内外同类竞品,现已实现在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应用,已接获多家公司采购订单,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加湿器等多个场景的应用需求。

今年3月,目光投向齐鲁大地,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选址山东济南起步区,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40亿元,将开展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建设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氢能在交通、供能等领域全面应用。

据了解,该项目拟建设氢能产业研发创新中心和高水平研发实验室,建设由车用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4条生产线组成的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并成立氢能产业专项基金,建设各领域氢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区。

建成后,预计2025年底达到万台产能,2030年底前达到不低于十万台产能,将带动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圈。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