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复工复产”离“正常生产”还有多远?

2022年04月20日 20:18:01
分享到:
来源:AutoLab

特斯拉很焦虑

文/徐珊珊

日前,上海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超过200家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列。包括上汽特斯拉等车企的生产车间已于近日传出作业声。

4月18日,上汽正式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参与测试的既包括上汽集团旗下主要整车、零部件和物流企业,也包括大量一、二、三级核心供应商。而昨日,特斯拉方面证实在当天顺利复工,到岗员工8000多人。

据悉,两家车企目前都实行单班制生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宋钢表示,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四天里,实现产能的逐步爬坡,最终实现单班制满产。

然而,生产是否可持续、产能如何恢复到正常水平,都是车企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

愁下眉头,却上心头

自19日开工以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电池、电机模块保持全速生产。二期整车车间每小时下线90台电动汽车,是目前厂内效率最高的一条自动化整车产线。上汽临港工厂也在昨日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整车下线。

两相比较,特斯拉的制造能力无疑更胜一筹。不过据宋钢称,特斯拉整车零部件还有一周左右的库存。这是预警,也代表了危险。

根据《南华早报》4月19日的一则报道,上汽临港工厂已经开始启用零部件库存。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无法进行整车的组装工作,原因是工厂还在等待电池组的交付。至于涉及哪条生产线,还未得到官方证实。

汽车制造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若想保证连续生产,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相比于特斯拉,上游的中小供应商号召复工的力度显然没有那么大。一是没有特斯拉每日补贴400元的大方,二来也没有成体系的防疫手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位“被复工”的业内人士直言,“刚性管理,相当于血栓堵塞。”话糙理不糙,也印证了行业对于复工复产的态度其实并没有预期般乐观。

虽然特斯拉在临港新片区管委的支持下,正积极推动100余家长三角供应商复工复产,以及畅通物流链。但正如之前所说,复工“白名单”并不能完全解决汽车行业眼前的困境。

产能打折是必然

复工消息让车企长舒一口气,但更多的问题正扑面而来。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取消了两班制,改由闭环式单班制生产。但即便供应链产业链上所有相关企业复工,特斯拉单班满产只有1000辆汽车。

从3月 28日关厂开始计算,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天约减产 2000 辆电动汽车,停工22天(含16天工作日)意味着总产量损失接近5万辆。若恢复到工厂建成之初的三班制,也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来弥补产量损失。

当然前提是,到岗人员足够多,每一班的效率都相同。据了解,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人员数量高达1.5万人,截至去年年末,该工厂已经接近满负荷生产。虽然特斯拉原本打算投资12亿元进行产线优化,提高产能,但未曾想上海会重蹈武汉覆辙,这一计划也被迫推迟。

供应链整合能力强如特斯拉,这一次也不得不接受产量打折的事实。而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其实大家心里都没谱。

从整体上看,上海汽车行业复工节奏相对缓慢。一方面,零部件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到岗员工数量和物流交通尚无法控制。

在上海疫情爆发前,芯片半导体供应紧张的问题持续困扰汽车行业。根据海纳金融集团(Susquehanna)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芯片交货时间到今年3月份已延长至 26.6 周,超过半年时间。反映到下游,是汽车交期的无限延长。

据一位特斯拉准车主透露,其订购的长续航版本ModelY的交付时间在去年基础上又增加了四周。官网显示,目前长续航版ModelY交付时间约为16到20周。

写在最后

曾有一位车企员工在朋友圈留言,“像期盼初次约会一样期盼复工,像怀念初恋一样怀念早高峰……”,以此来表达武汉疫情下对于车厂解封的喜悦。但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武汉疫情会在上海再度重演。

4月本应该是新车发布的旺季,但汽车行业却因为要实现正常化生产而感到压力。至于如何追回损失,保证经营利润率,似乎还不是现阶段最紧迫的事。对于抓紧复工复产的汽车产业链,大概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