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奔驰最高涨价12.1万元,汽车市场迎来“涨价时代”?

2022年05月11日 18:29:02
分享到:
来源:水滴汽车App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表现尚未尽如人意。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3月累计零售491.5万辆,同比下降4.5%,同比减少23万辆,总体走势低于预期。

与销量走势相反的是,汽车价格却是一条上升曲线。从年初开始,多家汽车企业都宣布了价格上调。截至目前,多款车型的涨价幅度从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最多的甚至涨了十几万元。

谁带起了新一轮涨价潮?

今年汽车市场第一轮涨价开始在年初,基本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涨价幅度相对较小,大都在1000—5000元之间,只有个别车型涨幅超过5000元。

从3月开始,汽车市场的第二轮涨价潮正式开始。特斯拉在3月10日率先宣布Model 3和Model Y的部分版本涨价,之后又分别在3月15日和3月17日调高了两款车型的部分版本的价格。继特斯拉之后,比亚迪、小鹏、蔚来、极氪、奔驰宝马等多个品牌都相继宣布了涨价。

相比年初第一轮涨价的“小打小闹”,第二轮涨价可谓是“来真的了”。比亚迪、蔚来、宝马、理想等品牌还算“良心”,涨幅基本在1.5万元以下;特斯拉和小鹏涨价幅度稍高,Model 3和Model Y涨幅分别为2.4万元和3.6万元,小鹏P7、P5、P3i车型分别涨价3.8万元、2.1万元、1.9万元;奔驰最为夸张,多款销量走势良好的高端车型涨幅都在5万以上,迈巴赫GLS600涨幅最高,达到了12.1万元。

而涨价空间有限的微型电动车,如欧拉黑猫、白猫、长安奔奔E-Star则暂时停止接受新订单,只等熬过这次全球供应链短缺和原材料大幅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汽车价格为什么涨得如此迅猛?

虽然汽车市场这一轮涨价潮来势汹汹,但却事出有因。能够看到,第二轮涨价潮涉及企业更多,且不限于新能源车型。

水滴汽车认为,此次汽车涨价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汽车企业不堪重负,最终成本压力传导至终端市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动力电池原材料就已经开启了“涨涨涨”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大都处在上挤下压的一个局面,电池的六大主材都在涨价。原材料的上游矿业也在不断涨价,像锂矿、铜矿、钴矿、镍矿等,矿业涨价传导到材料涨价,材料涨价传导到电池涨价。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4月锂价每吨约8.9万元,今年4月涨至约48.6万元,已暴涨5倍多;同一期间,钴价涨了约1.8倍,镍涨了约1.5倍。2021年至今,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上涨了超过90%。

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再加上行业芯片短缺、新能源补贴退坡、保费上涨等新政策,最终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和使用成本上涨。

另一边,燃油车企业也不好过。钢、铜、铝、橡胶、聚丙烯是生产传统燃油车的主要原材料,而钢铁、橡胶、铝合金的价格均处上涨期,车企制造成本显著增加。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如果是单个原材料价格小幅上涨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多项原材料同时上涨,会导致单车制造成本大幅度上涨,这种压力车企已无法自行消化。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国际国内黑天鹅事件频出。国际方面,俄乌冲突导致的供给紧张,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波及了国内铁矿石、焦炭,铁矿石、焦炭价格上行,使得钢企成本逐步提升。

国内方面,多地散发疫情,尤其是上海疫情造成了江浙地区零部件厂商生产和交付延迟,导致车企生产受限,供应链紧缺成本上升,整个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都在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

所以,综合以上多种因素,单车成本过高最终传导至市场终端,车企涨价也是无奈之举。我们不能过于僵化地认为车价只能跌不能涨,要清楚汽车产品涨价是市场正常行为。

我们为什么对汽车涨价这么敏感?

近两年,由于成本上涨的原因,不少行业都出现了涨价现象,涉及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相较于食品、家电等产品的价格区间,汽车的涨价幅度肯定更大,消费者感知也会更为明显。

而且,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尽管汽车的配置功能逐渐增多丰富,但价格整体却呈下降趋势。这让汽车厂家、媒体、消费者形成了思维定式,汽车只会越来越便宜,即使生活成本、劳务成本、制造成本都在不断上升,车价也是只能降不能涨。

但仔细一想,这是不符合逻辑的,任何商品的定价、销售都不可能脱离市场实际情况。市场并非一成不变,汽车之所以被成为经济支柱产业,正是因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因素的影响。车企始终保持健康合理的利润,才能让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也只有动态浮动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

所以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汽车市场,包括涨价、降价、销量下滑甚至车型退市等现象。这是汽车企业基于市场需求变化、自身经营情况和供应链管理等因素影响,寻求最优解决方案的正常行为,也是市场正向发展、需求回归理性的正常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在汽车企业大力的研发投入下,汽车产品在智能网联、科技配置上都有大幅提升。以保有量最大的大众品牌为例,目前几乎全车系标配ACC自适应巡航、启停和能量回收系统等;同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慧车联系统、抬头显示等先进科技都大量应用在新车上,产品力大幅提升,但价格基本没有太大浮动。

面对此次猛烈的涨价潮,大众的涨价幅度也不大。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自5月11日起,新能源车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元至5000元;燃油车上调幅度为1000元至3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乘联会数据,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持续下滑的车市以及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短缺或将引发车市新一轮涨价潮,预计近期会有更多品牌加入涨价,终端优惠进一步收窄。

对于有意购车消费者来说,现在是入手汽车的好时机。再继续等待的话,大概率也只能等来下一次涨价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