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车身铝换钢、摆臂和油底壳变塑料、方向盘调节电动变手动等等等风波之后,大型网络连续剧《车企简配丑闻》最新一集又上演了。 这回是某当红德系豪华牌,被博主通过拆解发现,有车型未安装用来触发安全气囊的前部碰撞传感器,只剩下了空荡荡的传感器支架还摆在那。而现在市售的多数车型,包括廉价国产车,都配备了这种传感器,这个品牌在北美地区销售的版本,也带有前部碰撞传感器…… “豪华品牌没良心”“关键安全设备缺失”、“中外区别对待”,这几个字眼丢到网上,基本上就如同往湖里丢雷管,炸出来的水花可不比那些小波小浪,一时间全网都对这个品牌口诛笔伐,什么草菅人命,什么厚颜无耻,啥难听就骂啥。而作为主角的车企,支支吾吾憋了半天,就憋出一句:“我们在国内销售的所有车辆均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听起来极其苍白无力。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是,人家对自己的销量很自信,根本不担心舆论造成什么损失。
不管哪种可能性,消费者都只关心,少了这几个传感器,究竟会不会导致气囊无法及时打开呢? 从一些汽车博主的角度来说,答案是“会”,他们找了许多这个品牌的车型在剧烈撞击后的气囊未爆的案例,并称车主有不同程度的受伤,这种血淋淋的事实,又为车企无良简配的说法增添了许多可信度。但如果大家从案例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那些装配了碰撞传感器的车型,在网上搜索“气囊未爆”,可以搜出相当多的案例,似乎这个事情是有点玄学的。
其实呢,想要气囊爆开,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困难的在于,怎么让气囊在不该工作的时候不爆开。 由于气囊是应急使用的部件,反应时间很短,0.03秒内点火装置启动;0.05秒内高压气体进入气囊;0.08秒内气囊向外膨胀;0.11秒内气囊完全展开形成圆饼形状,这就使气囊拥有了巨大的冲击力,有媒体做过实验,光一个方向盘气囊,爆开的瞬间时速高达300km/h,可以轻易击碎西瓜或者人体模型,也可以造成乘客面部受伤或者躯干骨折。所以气囊只能用于,在事故已经危及乘客生命的时候,才能爆开,以轻伤避免重伤乃至死亡。
可问题在于,工程师又不坐车上,他们咋知道事故会不会危及生命呢?解决方案就是传感器+程序。 目前有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是比较成熟的分布式碰撞传感器,数个(通常为6个)小型传感器被安装在车头、门板以及车身中,检测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这种技术路线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敏度高,只要传感器受挤压达到了阈值,气囊必爆开;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撞击恰好发生在没有传感器的部位,即使危害到了乘员的生命,气囊也可能不爆炸;相反如果传感器所在的部分受到冲击,即使车祸很轻微,气囊也会引爆。而且数个传感器,连接到中央电脑,需要布置大量线束,使汽车的结构更复杂,维修时还可能误爆。
第二个技术路线则是集成式,碰撞传感器被彻底取消,集成在中央电脑里的加速传感器代替了它位置,目前在风口浪尖上的那个牌子,就是使用了这种技术。加速传感器通过监测车辆的横向和纵向G值,来判断气囊是否应该弹出,以正面撞击为例,传感器检测到-40G左右的瞬时加速度就可能会命令气囊爆开,侧方撞击或者小角度撞击也是同理。加速传感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大幅减少气囊误爆的几率,毕竟G值是不会骗人的,而且高度集成化也可以简化结构,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
下面就是重点了,集成式加速传感器也有缺陷,最大的问题在于灵敏度偏低。静电、电磁场、温度,都可能影响它的灵敏度,然后随着日积月累而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最终导致实际G值达到界限时,气囊未被引爆。而且加速传感器对于程序设定的要求也更高,车企必须做相当多的模拟测试,收集海量事故数据,才能设定准确的引爆G值。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两个路线都算能用,但都不是完美的,并非你装了碰撞传感器,就一定比加速传感器的车要强、要良心。把两套设备同时装车,碰撞时互相比对数据来纠错,才是最稳妥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哪里有呢?答案是美国,因为美国法规强制要求装配碰撞传感器,所以涉事品牌在北美销售的同款兼备了碰撞和加速传感器,血统优良。
虽然从目前来看,涉事品牌仅配备加速传感器的车型在中保研测试中,所有气囊都正常展开,还获得了优秀成绩。但是在“中外差异”对待这条罪状面前,测试成绩连P都不是,毕竟同款车在美国售价42000刀,折合人民币28万左右,在国产版售价则高达38万元。比人家多花了10万块买一样的车,这口气本来就很难咽下去,现在又告诉你,人家得到的配置都比你多,这还能忍?所以,不管碰撞传感器在车上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角色,厂家没给配,就是原罪。 中国消费者向来很通情达理,那些玄乎科技原理,都不用多扯,他们只要三样东西,公平、公平,还是XX的公平。 如今三缸已在消费者携手打压下走向末路,莫名简配的电动方向盘调节也要了回来,只要大家真的用脚投票,消失的碰撞传感器,也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