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马路的上海日常——节选自《从哥德堡到外滩》

2022年06月02日 14:12:07
分享到:
来源:禾颜阅车

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里,

我要的只是公园里的一把长椅,

有一只猫在上面晒太阳,

我想我应该在那里。

——【芬兰】伊迪特·索德格朗

(Edlth Sodergran,诗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上海的马路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许多精品咖啡店,年轻人流连于讨论不同产区的咖啡豆品质,融合不同国家的咖啡文化,来自北欧与日本的咖啡文化尤其受到较多人追捧,而同时,来自云南产地的本土豆子也触达了更庞大的市场受众。据2021年1月最新统计,上海咖啡馆数量已超越纽约、东京,以近七千家店铺数量跃居成为全世界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咖啡的流行史,几乎伴随着全球所有知名城市声誉崛起的历史,自然也包括近代上海。最早接触现代气息的那一代人将咖啡当作自己生活的一个象征,曾经老上海人喜欢把讲究生活品质的群体称之为“老克勒”,他们时常邀上好友,去知名的西餐厅德大、红房子“泡咖啡”,一个“泡”字,形象的勾勒出漫长悠闲的社交画面。年轻的上海人,不过是衔接了这股海派文化里的生活记忆,比老一辈更幸运的是,如今发达的物联网和资讯,可以让获得年度大奖的庄园咖啡豆,24小时内就出现在上海的咖啡店里,与全世界优质的咖啡生活保持同步。

最新的全球人均咖啡消费量统计中,哪些国家又位列前位呢?不是通常认为的诞生星巴克的美国,也不是咖啡文化古老悠久的意大利或法国,而是瑞典、芬兰、挪威这几个北欧国家。在瑞典的社交文化里,高频词汇中一定有“Fika”,它的使用频率仅次于“谢谢(Tack)”和“你好(Hej)”。Fika的字面意思是“喝咖啡”,而更广泛的意思则是“边喝咖啡,边吃甜点,边聊天”。因为一个词汇,就可以迅速理解瑞典当地的生活状态,同样,也因为上海马路无处不在的咖啡香气,可以感受这座城市鲜活亮丽的气息。

从咖啡店到书店,再到大大小小的周末市集,“泡咖啡”再度打开了当下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仪式感。

Fika一粒豆子开启城市一天

在上海的南京西路,有一家来自瑞典的咖啡店中国首店,Wayne"s Coffee,进门处就贴着那个熟悉的瑞典语“Fika”,看见这个词,瑞典人会本能地放慢自己内心,停下手上工作,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场Fika,一个人,一群人,在家里、办公室、公园长椅,配上丰富的点心,再来一本书,一天的慢时光流动在朋友与同事之间。这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发展计划?事实上正好相反,瑞典人在职场的幸福感,以及整体乐观向前的工作状态恰恰来自于此。或许,这就是北欧国家能够人均幸福指数排在全球前列的原因。

斯德哥尔摩商会曾在媒体采访中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与其他国家不同,瑞典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扁平式的,上下级关系不那么明显。“这样的扁平化结构,领导层就会在Fika这样一个群体文化下鼓励员工与领导之间交流,倾听每一位员工的声音——这是收集每位员工对企业该如何有效运营观点的最佳方式。”

一粒豆子,背后是一种文化理念,一种生活方式。Wayne"s Coffee的店员介绍说自己是全球绿色有机咖啡的倡导者品牌之一,这并不难理解,北欧是全球最重视绿色环保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国度,每年巨量的咖啡豆消耗,重视来自于公平贸易所种植的咖啡豆,并且不同特色咖啡店坚持自己的专业烘培。有机、绿色、专业、个性,这些都造就了北欧咖啡文化的基因。

上海街头的咖啡文化愈来愈浓郁,它的象征是年轻群体不再只盯着某家知名连锁咖啡品牌,而是越来越在意个性化的咖啡特色店,推崇追求卓越品质的咖啡师,关注全球不同产区的咖啡豆品质,以及每年举办的咖啡豆比赛评比结果。每年上海还会举办不同规模的街区咖啡节活动,近几年的秋天,陆家嘴中心绿地会举办热闹非凡的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这是上海每年规模最大的一个咖啡节,邀请了来自全球各地知名咖啡师和咖啡店品牌。随着人潮走进绿地,瞬间就被咖啡香气和爵士音乐所包围,在来自纽约、东京、伦敦的咖啡师同行面前,中国本土的咖啡师表演手冲拉花时一点都不怯场,毕竟,近几年全球几个大的咖啡拉花大赛上,出现了许多中国咖啡师获奖,中国首位女性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冠军也出现在现场,受到全场的喝彩。

一流的咖啡文化不仅专注于咖啡品质本身,为年轻一代带来注重品质细节的生活体验。在上海的户外咖啡节活动中,众多咖啡铺位之间,还有复古机车爱好者在推广自己的小众热爱,海派文化的私人博物馆在现场展出海鸥相机、《良友》画报等老物件,儿童们在露营推广区钻来钻去享受度假乐趣。一次咖啡节,足以为许多人带来一整年的香气记忆。

不仅如此,每一天城市苏醒,街头的咖啡飘出香气,诱惑着打开窗的人们,从室内走向书店,走向图书馆,与文化艺术空间紧密集合。如果咖啡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那么近年的“咖啡+”则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升级进化。和咖啡店一样崛起的,还有上海街头新开的一家家书店,类似于思南书局和朵云书院这样的书店,它们充满了海派气质,其中几家还改造自历史文保建筑,把古典与现代有机集合。

现在的书店,和小时候逛的书店太不一样了,如今的书店图书只是必备的基础,还有汇聚全球文博品牌的文创产品区、小型文化展览讲座区,以及书店特色的咖啡区。即使连书店内的咖啡,也经历了一个从同质化品牌到个性化设计的过程,如今上海的书店里,“作家书店”的咖啡是一本本书名,在上海开设分店的日本“茑屋书店”里樱花、黑煎茶等日系味道备受读者欢迎,华东师范大学门口的“大夏书店”里的咖啡是与出版社联名的手冲挂耳款式……上海的书店,咖啡气息浓郁,书香更飘出窗外,释放出这座城市鲜活的灵气与腔调。

或许让咖啡变成“咖啡+”的原因,并非来自咖啡本身,而是城市文化本身的力量在暗暗推动。正如在瑞典哥德堡,许多“咖啡+”的场所并不来自于同质化连锁复制,而是来自于哥德堡人自身各异丰富的生活趣味。在一家名为Way Cup的咖啡店里,老式黑胶唱片成了最别致的“存在”,那里的一切用的几乎都是再生环保材料,各色旧挂毯、暴露在外的烟囱管、随意的木质桌椅,许多人在这里淘碟听碟,顺便坐下喝一杯咖啡,交流对音乐的喜好。店主自然是一位音乐迷,父亲是哥德堡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母亲则是当地报社的一名记者,她除了开咖啡店,每周依然保持着去教堂合唱班练唱的习惯。

奥地利诗人彼得·艾腾贝格有句名言:“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借助小说中角色布鲁姆的街道漫游,道出了对咖啡的迷恋。透过小小一粒豆子,连接起了城市各色小店空间,遇见形形色色的漫游者,也理解了当下上海的生活味道,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从这小小的棕色豆子之间滴滤飘散。

Lagom十字街头爱上“赶集”

来到上海的游客,多半会去淮海中路、南京西路这两条大马路游逛打卡,这两条国际闻名的街道,的确汇聚了最新的潮流商场,橱窗里不同季节都更新着国际品牌最新的流行设计。而深谙城市气息的本地人,常常会选择淮海中路周边的小路漫步,那里有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店,时而海派本土,时而欧美气息,总有惊喜等待人们去发现。幸运的话,还会看到上海交响乐团的快闪活动,听一场短暂而欢快的街头演奏,或是在文化广场,遇见木偶戏剧招摇过市,精怪的小丑送来红鼻子邀请。

马路,是一座城市斑斓生活的毛细血管,流淌着不同的色彩,漫游马路的青年,如今又多了一项爱好——逛逛二手市集。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物质积累的丰富,出于对物件的珍惜与传承,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二手交易的习惯,希望把自己闲置的物品卖给需要它的人。日本最大的东京跳蚤市集足以让游客整整逛上一天,在那里可以挑选到“爷爷辈”的日本旧物、手工作品、二手书籍以及古董家具,市集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北欧区,汇聚了大量芬兰、瑞典、挪威的中古家居产品,原来喜爱简约之美的日本人很早就崇拜欣赏北欧设计,许多收藏北欧中古家居的人会特地去东京的二手市集淘宝。

作为跳蚤市集的鼻祖,位于巴黎圣旺的二手市集声名远播,那里是世界上古董和旧货商最集中的地方,除了两千五百个专业古董和旧货商以外,还有超过一千多个卖包括新旧衣服、手工饰品、书籍、东方风格工艺品的商店摊位,它也出现在了电影《午夜巴黎》中,是巴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那么北欧的二手市集又在卖些什么呢?芬兰与瑞典都非常倡导二手市集文化,每到周末,许多家庭满载着想售卖的货物前往市集所在地,市集并不都是大家印象中大规模的样子,也有很小很小的规模,出现在街头或是街心公园里,北欧的市集上常常能见到Iittala、Arabia等当地品牌的经典设计,特别是大量不同时代的咖啡杯,体现着这些热爱咖啡文化的国度。北欧人逛市集常常是一家出动,特别喜欢带上孩子,看看同龄的孩子如何锻炼自己摆摊卖旧玩具,而父母呢,在一旁喝着咖啡围观,这与北欧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二手市集文化,让孩子从小就熟悉并非全新就是最好的,物尽其用,保护环境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you save money and the environment”的社会观念。

上海的街头曾经有许多国营旧货商店,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关门,依然留下了一些私人开设的旧货店在慢慢经营着。怀旧的上海人在里面可以发现旧时光的灯具、家具,还有专门收集上海牌手表、海鸥牌相机这些当年“国货之光”的旧物件。许多上海人家里面,总有几样传承自父母辈乃至祖辈,比如坚固耐用的红木家具,或是景德镇产的茶壶瓷器经历了几代人之手还是光泽如新、明艳可人。

一代代积累到了年轻人手里,当然充满了记忆和情感,不舍得随意丢弃,寄托着长者对待生活的深意和对小辈的祝福。当上海街头开始兴起周末二手市集时,它们自然成了主角,和其他文创手作一起,打开了街头文化的另一种形式。周末逛逛马路,在思南公馆或是上生新所等新兴文化空间,常常可以看到几十个摊位有秩序的出摊,手工食品和文创,往往和那些二手旧物件比邻而居,摊主们第一次遇见就交换了联系方式,攀谈起各自的故事,附近的咖啡师也会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手冲咖啡,开始了一天的市集生活。在这里感受到的氛围和巴黎、赫尔辛基、哥德堡的市集很相似,与陌生人相遇的乐趣、对事物的珍惜和重视、背后故事的传递,正是市集文化的精髓。这两处市集空间,恰好也是上海历史文保建筑改造活化的新地标,浓郁的海派品味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了一起。

常常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是重要的一个品质,这无关于是否富裕,这种传统生活观念与现代市集文化有着天然结合的基础,或许这也是人类心底深处对自然万物和历史记忆共同的深情。

海纳百川、包容万象是海派文化的特征,如今上海马路为这份海派文化添加进了更多诠释,一个懂得享受生活时光,并且愈加珍惜记忆的“灵魂”,才是真正的高贵且优雅。北欧有多个词汇专门来形容一个人追求心情舒适、简单自足的状态,比如丹麦语的Hygge、瑞典语的Lagom,上海呢?也许是日常方言中的那个“适意”。在这座城市,做一个马路漫游者,是非常“适意”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