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买车就像开盲盒?盲订潮流你怎么看?

2022年06月10日 19:14:03
分享到:
来源:懂车

作者:阿哲;转载请带以上信息视为自动授权

最近几年很流行一种手办的玩法,就是开“盲盒”,也就是外包装全部都是一致,购买者只能够通过包装的重量,以及通过摇晃、按压等方式,来盲猜这个盒内是不是你想要的那一款手办玩具。付款之后,拆盲盒时候的兴奋感就是这种“玩法”中的精髓所在,开出了你最想要的那一款甚至是开出了隐藏款,当然会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但如果打开之后发现并不如愿,或者是已经有相同的款式了,就会感到比较失落了。

其实这种玩法,我觉得大家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对于未知事物的那一份期待,就像抽奖一样,抽到了自己想要的,就会有非常开心,这其中也有博弈心理的存在。除了手办以外,越来越多的商家也采用了“盲盒”的形式,比如各种化妆品盲盒、玩具盲盒、文具盲盒,还有一些网络直播各式各样的产品也采用了“盲盒”的方式销售。

不过上面咱们说的这些盲盒,与汽车的价格相比,基本上都是属于价格和价值比较便宜的商品。因为现在有许多新车也是采用类似盲盒的销售方式来提前预订和购买。以前一款新车上市之后,大家都会先去经销商或者4S店里看看某款车的价格、配置、空间等,还会试乘试驾感受这款车动态方面的表现。

而现在许多厂家在推出新款车型时,都会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车型产品的优势和卖点,然后就通过“盲订”、预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先交付小额订金,也就是俗称“小订”,然后等实车到店之后,就让客户开始交纳一笔数额较大的“大订”,一般是1-5万元不等,等到最终产品到达经销商处,准备交付时,消费者再支付尾款或者是办理按揭贷款等手续。

最早在汽车界带起“盲订”潮流的还得从特斯拉说起,在2016年,Model 3发布会之前一天,特斯拉在美国开启了预售,当时这在汽车行业来看是一种比较反常的做法。一般来说,车企对于新车的销售逻辑,预售最快也都是在发布会结束之后才开启,但特斯拉这个做法,是让消费者去“盲订”一辆连价格、内外设计、具体配置统统都不知道的汽车。

也许当时你会觉得这是一件荒唐的事情,但实际上,在Model 3开放官网预订之前,仅靠门店排队预订,Model 3的订单数量已经超过11.5万辆。在发布会后的36小时内,支付了1000美元的订单就超过了25万个。

在座肯定会有做生意的看官,从资金运营角度来说,Model 3在产品发布之前,就已经收获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资金。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这些人是不是无脑跟风去订购或者说是炒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大众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新产品没有信心,或完全就不认同这个品牌的话,肯定也不会有人去交纳这个订金了,别说1000美元,19.9我都嫌多。

特斯拉“盲订”开始,后面就有国内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始效仿,无论如何提前把钱拽在自己手里,回笼资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因此大家都纷纷走起了“盲订”策略。盲订给到大家的权益,也越来越多,比如盲订缴纳订金100元,未来交付时抵扣10000万元车款,还有送终身质保、赠送保养、充电次数等等。

就在前几天刚结束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车展上,懂哥去了几个新能源车的展台,在经过销售一番产品介绍之后,如果我表示对这款车很感兴趣的话,他们基本上都会让我现在可以交个几百元订金排个号,以后交付有优先权利以及充电福利等等,还能抵扣XX元车款。

我认为“盲订”本身是要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有着足够的认可度或者说相信这个在未来这款产品的性价比以及竞争力都是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才能够去接受“盲订”。而我,我还是希望购买这样一个大件商品时,能够充分了解了产品,并且对比和考虑清楚之后,再下决定。

其实之前就有不少参与了“盲订”车型的消费者中,有不少在交付时候就“翻车”了。比如内饰做工差、前期宣传与后期实车不一、在交付之前厂商更改产品参数、交付周期一再延后、产品有各种bug等等,但是这些“尝鲜”的用户们真的是买到了自己满意的产品了吗?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自知呢?其实各种声音都有。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但并不想成为“大冤种”。

对于车企的“盲订”策略你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里告诉我吧!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责任编辑:张佳栋 PA011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