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联想造车,有多少想象空间?

2022年08月03日 16:12:01
分享到:
来源:autocarweekly

文 | 乔伊

企业家的嘴,骗人的鬼。

去年的5月27日,当媒体询问杨元庆,联想是否会造车的时候,这个联想的掌舵者,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告诉所有人:“联想集团肯定不造车,而是要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到明确的赛道上。”

不是杨元庆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这变化到底有多快?就在几天前,我的一个朋友给我丢来个截图,说联想研究院开始招聘造车的人才了。动辄百万的年薪表明,联想确定了,造车(或者如华为一样的打造智能驾驶或智能座舱)是一个明确的赛道了。

首先,我并不对企业家的快速调整立场与决策感到意外,毕竟哪里有商机、哪里有前景,就往哪里奔,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商业铁律。而造车、造新能源的智能汽车,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确定的,有商机的、有前景的事业了。

其次,造车的门槛已经变了。搞科技的大能,如苹果、索尼、华为在造车(或车机系统);搞汽车的巨擘,如大众丰田福特,同样在造新能源智能汽车;更别提那些跟造车没啥关系的,如小米、360、小牛这样的,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同样也上了这条“道”了。

新赛道,拥有新机会是肯定的了,更重要的是那么多人齐心看好,让赛道的前景变得更为明确及明朗,则更是毋庸置疑。所以,联想这个一直和计算机(尤其是个人计算机)沾边的“轻科技”企业也加入进来,似乎也没有那么意外了。

造车,是企业发展路径的修正?

不过,造车和造车之间,也有不同。这样的不同,来源于要造电动车,还是要造智能车,这其中的高下其实非常清楚。一个只能自己开,只是转换了能源形式的汽车;而另一个是更接近于机器人的产品。这是区分一个新造车企业,是否能够迎接未来的最大区别所在。

那么,联想所要走的究竟是哪条路?

从其招聘的信息来看,联想此次招聘包括自动驾驶工程总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负责人、高级硬/软件经理等诸多岗位的人才。很显然,联想要走与百度、华为一样的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似乎成为了联想造车的最重要区域。

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联想造车的预估,其实会下意识地基于其公司自身最主要的产业,也就是个人计算机的生产与销售来进行判断。但造车毕竟和造电脑不同,投入的巨大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毕竟,想要从硬件制造商,到软、硬件制造商方向转变,需要投入的精力、资源很庞大。这就涉及到了联想在转变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基础技术储备,以及持续研发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不论是智能驾驶、还是人机交互,芯片算力的需求,在需要满足的条件中都排在首位。

那么,联想有吗?

按照普通人对联想的理解,其实是没有的。毕竟,从目前制约汽车发展最重要的核心部——芯片来看,联想在个人电脑时代,就已经产生过组装销售与核心自研的路线之争(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组装销售的商业路径占了上风)。

因此,现在再来谈,是否要投入资金,核心硬件自研的问题。投入巨大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会拖长时间线,从商业成本的逻辑来考量,又是一个组装比自研效率更高的案例。

但,高不高的,该干还得干。

就在大约1个月前,联想投资了一家名为睿思芯科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就包括了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等在内的,AI芯片研发商。但,这却不是联想在半导体行业的第一次投入了。

按照相关的信息显示,联想旗下其实有一个重要的业务支撑板块,也就是投资。目前联想旗下有三家投资公司,分别是“联想创投”、“联想之星”,以及“君联资本”。这三家投资公司的整体投资方向非常集中——芯片。

这些芯片的规格与用途不一而足,从手机芯片,车载芯片、视觉芯片、5G芯片,甚至AI芯片皆有涉猎。显然,这样的投资涵盖了联想现有业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所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布局并非提前布局,而是边干边布局。其实,联想在个人电脑业务之外,一个非常重要且前瞻的研发投入方向,在于超级计算机。早在2020年,联想集团就以180台的超级计算机部署量,再次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最强TOP500赢得第一。

毫无疑问,投资芯片研发,布局超级算力,为的无非就是有朝一日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产业化,最终打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全新的盈利渠道。

去年8月,杨元庆宣布联想“也要步入华为一样的道路,甚至不排除自研芯片。”

可以看出,说这些话的时候,联想已经有了充分的技术储备,与商业应用准备。而进入智能汽车领域,是这些前期准备的最好应用渠道。

或者,从企业发展路径与战略层面来看,这些布局与投入,更可能是对以往联想只造产品,只攻市场的整体路线的修正与补正。但不管如何,想要搞智能驾驶与座舱,如今芯片算力可能已经足够支撑联想放手去做了。

但,如果智能汽车仅仅只是靠这些,明显是不够的。

复活“联想良心”,

不止于移动电子产品

既然说要和华为来一争高下,简单来说就是搞软件与人机互动的逻辑。毕竟,除了在5G硬件方面占有优势之外,在更多的芯片领域一直受限。因而,他们才转而将研发的重点放在了鸿蒙系统,如苹果生态一般的专攻包括汽车在内的,多设备互联体系。

包括汽车在内的多设备互联,这是一个大趋势。尽管从目前来看,汽车与手机等电子设备互联的最成功、最广泛应用,似乎是CarPlay与CarLife。但事实提醒我们,至少从各位商业大佬的前瞻视野看来,似乎应用前景远不止这么简单而已。

这样的不简单有多不简单?

除了已经拥有一系列成熟电子消费品的华为在造车机系统,以及苹果在造车(虽然有些坎坷)之外。小米在造汽车,蔚来表示要在未来每年推出一部手机,甚至吉利在造手机之外,还在发卫星。

所以,汽车与手机、平板的地地联动,甚至包括卫星在内的地空联动,尽管似乎人们还没想好怎么用,但这的确是一个大趋势。而要实现这个趋势,系统是最核心的技术。当然,这样的技术就不能如CarPlay与CarLife一样,采用苹果和安卓的系统架构来映射实现了。

在这一点上,联想与蔚来和吉利这样的企业相比,尽管一直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浸淫,但要说除了个人电脑业务之外,是否还有更拿得出手的产品,似乎也没有。但更乐观的点在于,尽管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但包括手机、平板这样的电子消费品,联想却一直在做。

今年的4月11日,联想发布了一套名为“DISC”的生态,在这套生态下,智能产品、智能连接、智能场景和云服务都包含了进来。而连接这一系列发展前景方向的生态内核,则被称为了ZUI。

其实,这套ZUI系统,诞生在2015年,被称为联想“最后良心”的ZUK手机之上。尽管目前这套ZUI系统依然应用在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的互联之上,但低延迟、高传输的整体性能,很显然潜力应该不止于移动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而系统与硬件齐备,其实就有了可以搞智能汽车技术的基础。

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现在,我们再来看联想造车、或者说打造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系统这样的技术,会不会成功?

目前来说,概率其实并不好说,毕竟,如苹果、谷歌这样的大佬都还没有拿出个令人满意,或者令自己满意的成果来。但尝试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比如,此前不太令人看好的百度,凭借人工智能与激光雷达,隐隐有了成为国内智能驾驶领军者的可能性;而华为,依靠打造手机的思路,来打造智能座舱,也让很多人看到了目前为止,汽车内顶流的丝滑智能屏幕操作界面,以及其他的智能体验。

这些都是联想可以借鉴,也有能力可以达到的高度。当然,知行合一的关键在于,有了足够的硬件,是否能够造出相应的软件。

因而,如何将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投射在汽车之上;如何将当年就没有在一众国产手机中脱颖而出的ZUI系统打造好,打造成一个能够被接受,可能会领先的“贯通式”系统;如何在智能驾驶过程中快速的收集到更多的道路信息(这一点我总感觉联想会比我联想得更快),以为智能驾驶提供数据支撑,都是考验联想造车的最重要的点。

事实上,在联想企业的发展史上,这样突破转型有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更多。不过,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

比较重要的点在于,这一轮的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摆脱了联想至少在我心目中的,电子设备制造工厂的观感,而真正成为了一家有硬件、有软件、有目标、有雄心的科技公司。这一点,可能比他们造什么,要重要得多。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责任编辑:张佳栋 PA011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