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试完上百款车,为啥说: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无趣?

2022年08月15日 14:47: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洋葱圈

Hello大家好!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是对汽车充满了热情的。并且,现在的汽车正处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阶段,新车层出不穷,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玩法也不断出现。

集度汽车概念车

按理来说今天应该是汽车爱好者最幸福的时代,但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年试驾上百款车,参加了数不清的发布会之后,却都隐约感到:我们当下的汽车是不是越来越无趣了?

审美渐无差异

设计越发趋同

如果论新车推出的速度,如今绝对是100多年汽车史上最快的了。只在国内,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就上市了384款新车。

数据来自乘联会

不过如今也是汽车史上设计最趋同的年代,各家车企独特的设计风格正在消失,最新的雪佛兰可能长得像本田、然后本田现代现代福特。一众国产车型的相似度更是越来越高,夸张的大嘴、犀利的大灯、凌厉的腰线、贯穿式的尾灯等,几乎成了各家新车的标配。扣去车标的话,恐怕最资深的车迷都分不清最新的车型到底是谁家的。

上:小鹏G9 下:理想L9

此外,几乎所有车企都把电动化看成了重中之重,但奔驰说要重新定义豪华,却被网友质疑撞脸思域。

宝马说要在电动车上有新的设计语言,于是车头的双肾格栅占满了整个前脸。

宝马iX

来到内饰,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级别车型的内饰也在飞速同化着。要么是因为大家对科技感、智能化的理解过于一致,要么干脆就是因为抄了同一个车,在中控台上插一个巨型Pad成了很多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

去年8月,英国《连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电动车看上去一模一样》,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大量缺乏汽车开发和设计背景的新公司迅速涌入电动车领域,是造成车型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让汽车设计越发趋同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法规的限制;模块化和平台化的大规模应用;对低风阻的追求;以及随着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设计主要不再为美感服务,而是主要为销量服务。

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

风阻系数0.17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消费者来说,那个汽车设计百花齐放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汽车外观内饰越来越趋同,看多了的话,也就越来越无趣。

汽油车性格

高度相似

对汽油车来说,现在模块化、平台化已经是几乎所有车企的选择,原因也很简单,这能极大降低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大众在MQB平台上开发了高尔夫、帕萨特、途观L等数不清的车型,丰田的新款车型几乎都出自TNGA架构,国产车也都在积极推动平台化生产,吉利的CMA、长城的柠檬平台等等孵化的车型也越来越多。

同一平台下的车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是高度通用的,即便后期匹配存在差异,但物理基础上的相似性,让后期的调校匹配产生的差异,可感知幅度越来越小。

另外,除了这些机械层面的相似,真正让汽车愈发无趣的是调校匹配上也越来越相似。在30万以下的家用车领域,大家越来越遵循相似的调校逻辑,轻快、平顺、好开,几乎成了大多数家用车共同的目标。

从商业上来说,这确实没有毛病,因为这就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想要的。毕竟,凡是主打操控和驾驶的车型,销量一般都不会太好。但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说,就会觉得不同车企的车开起来都差不多,性格越来越相似。

此外,车上越来越多的电子辅助设备,在让驾驶变得更轻松和安全之外,也牺牲掉了很多驾驶乐趣。

就拿超车这事来说,司机需要做的只是握紧方向盘,深踩油门就行了。这看似是人在操作,但其实降几个挡,什么时机降挡,都是电脑说了算。

再比如,现在很多越野车都配备了“傻瓜越野模式”,不管在什么路况下,车主只需要握紧方向盘就行了,不需要去考虑底盘高度是否要升降、不需要考虑差速锁是否要锁止,不需要考虑驾驶模式,这些都交给电脑就好了。这确实降低了驾驶难度,但其中的乐趣也少了很多。

电动车陷入

内卷和堆料

动力很强,但千篇一律

电动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销量正在快速增长。但电动车虽然新品层出不穷,但却没有哪一个品牌能有突出的亮点,从而给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

燃油车时代,我们津津乐道于奔驰的豪华、宝马的操控、丰田的中庸无感、本田的买发动机送车、美系的肌肉感。但电动车时代,外观、内饰、动力的同质化,让一切开始变得兴趣索然。

外观内饰的同质化很好理解,电动车的动力也在同质化,那这怎么理解呢?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电动车凭借着电机的先天优势,在动力上远远的甩开了汽油车。比如30多万的Model 3 Performance就能有3.3秒的百公里加速,而最新的百万级的宝马M3雷霆版,破百时间也只有3.5秒。

但是动力强劲并非只有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兰博基尼劳斯莱斯动力无疑都很强,但车主的感受却全然不一样。

而在电动车上,电机恒功率恒扭矩的动力输出,让很多电动车所谓的动力强,拥有了完全一样的表达方式。第一次体验你也许会因为超强的推背感而惊呼,但感受多了,就会觉得千篇一律。

另外,动力只是操控的最低门槛。而在电动车上,因为动力更容易获得,而操控对于厂家来说更考验功底,对消费者来说想体验到也需要一定门槛,所以也就慢慢被车企和消费者共同忽视了。

核心体验不成熟

内卷和堆料严重

另外,我承认如果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动车虽然还有各种不成熟,但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汽油车刚诞生的时候,使用体验甚至不如马车,但并不能否认应该推广和发展汽油车。

但是如果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来说,电车的不成熟就会影响我们每天的用车体验。虽然电车在努力使用各种黑科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电池技术,仿佛这些都是什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但仍不能解决对油车来说本就不存在的续航问题。

虽然在车企的宣传里,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甚至800V高压快充都要普及了,但现实中几乎找不到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充电桩。

所以,我们在承认电动车是未来前景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对当下的普通百姓来说,电动车仍然有很多限制:价格贵、续航短、冬季续航缩水、充电桩少、保值率低、担心自燃等等。

正是因为在上面这些核心体验上车企们没有重大突破,或者说各家表现差不多。所以在智能化上的堆料就成了厂家们新的军备竞赛。

车机上的基本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军备竞赛了,于是车机和家居打通,实现远程操控就成了新玩法,虽然车主家中遍布智能家居的我想根本寥寥无几。

L2级辅助驾驶也无法满足车企们的竞争,现在激光雷达的数量已经成了车企们内卷的新目标。虽然在真正的自动驾驶普及之前,两颗或者四颗激光雷达带来的性能的差别其实大同小异,但没有4颗好像连说话的资格也没有了。

最近“算力”这个词也频频出现在厂家的宣传中,但至今没有一家能说清楚高算力到底能带来哪些使用体验上的不同。我理解的算力和前些年手机厂商们动不动就跑个分是一样的。可是跑分跟使用体验,往往又没有必然联系。

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电动车和当年的国产手机发展路径很像,当汽车的设计趋同、使用体验和功能趋同、动力和驾驶感受趋同,而厂家们只是在比算力、比雷达数量、比屏幕大小的时候,汽车的魅力也就在逐渐消失了。

写在最后

虽然以上几个理由已经能说服我,现在的汽车就是越来越无趣和无聊。但我也一直坚信社会和任何行业,都肯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和进步的。如果只看到当今汽车无趣的一面,肯定是片面了。

DBS Superleggera Volante

首先,任何一件商品,如果只能被少数人消费的起,那它大概率是有品位、有个性的。可一旦变成大众消费品,那简单实用、满足最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就成了第一目标。这时候所谓趣味、格调就要适当作出牺牲了。

我们虽然羡慕上世纪40-60年代的汽车设计,也对所谓的操控感、运动感心生向往,但这些都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追求的。对他们来说,轩逸、朗逸、哈弗H6这些皮实耐用、好开不贵的车才是最佳选择。

所以,有些时候,一个汽车爱好者眼里越发无聊的汽车,可能正是普通消费者们真正需要的汽车。

另外,用汽油车时代我们对汽车的要求,来看待电动车,本来就有失偏颇。电动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电动车的魅力在于它和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等相结合,将会孕育出无限可能。

这就好像不能用通话是不是清晰,待机能不能半个月,这些功能机的参数,去评价智能机。

另外,智能机出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打电话是手机的基本功能,但对智能机来说,显然已经不能这么说了。同样,对未来的电动车来说,从A移动到B还是不是一辆车的基本功能,恐怕都不一定。

也许未来的汽车就是一个可以随便移动的联网空间,大家不但住在里边,甚至未来公司这种组织形式都将解散,大家把工作通过网络分配,每个人在自己的车里上班也不无可能。

总之,我确实认为如今的汽车,不管油车还是电车都越来越无趣,但现在也孕育着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

最后,大家觉得现在的汽车无趣吗?你们认为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呢?欢迎留言讨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