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电动头枕确实好,但能否普及才是真正的问题

2022年08月23日 07:22:01
分享到:
来源:买车家

“车型电动化”或许是近些年来,在汽车行业里被提及最多的概念,而大多数人对电动化的认知都停留在,让汽车使用新能源驱动,或是拥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的车机交互系统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电动化,是通过先进的智能技术,去重新定义汽车的每一个部件,从而给车辆带来更好的性能以及安全性。

在我们的汽车内部,有一个平时不太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安全配置,那就是“汽车头枕”。它固定在座椅靠背的上端,是用来约束驾乘人员头部的枕形装置,能够起到关键性的缓冲保护作用。

事实上,早期的汽车座椅上是没有头枕的,不过后来有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少追尾或碰撞事故中,真正造成人员伤亡的并不是来自外界的撞击力,而是颈部骨折所导致的伤害,而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80%左右。

具体来说,当发生事故时,即便驾乘人员的身体会有座椅和安全带固定,但车辆产生的巨大冲击,还是会使人的头部因惯性而前倾后仰,反复移动,此时强大的作用力会对人体脆弱的头颈部位产生伤害,严重时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甩鞭效应”。

后来汽车头枕逐渐普及,上述原因导致的事故伤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但传统的汽车头枕,受限于其固定的位置和形状,与非标准体型身材的驾乘人员,难以做到完全适配,因此在安全性方面,还有挖掘的潜力。而近些年,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汽车头枕的安全性,有望迎来一次全新的突破。

加拿大供应商⌈温莎机械集团⌋的科研人员就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头枕,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移动到最合适的位置,给予驾乘人员更好的保护,而从感应危险,到头枕移动,整个过程不超过1秒。

对于这项新技术的前景,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看好,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高级研究工程师马西·爱德华兹曾说过:“这项技术很新颖,因为它在撞击之前就已经启动了。因此,这是一个机会,让乘员在撞击前处于更好的位置,并在撞击前改善情况。”

当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要想实现上述的功能,工程师需要在车辆的保险杠上安装摄像头及感应雷达,头枕则要使用具备伸缩移动功能的配件,而配套座椅也要随之升级,此外还需要True Active系统的支持,简而言之,这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由于近些年厂家的营销宣传,类似ABS、ESP、辅助刹车等主动安全配置,往往在消费者心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而对于车辆的被动安全,大家往往会忽视。加之汽车行业内卷严重,厂家为了牟利,自然是在看不见的地方能省则省。

短期来看,要想让车企在“汽车头枕”身上多花心思,去提高其安全性,确实有些不太现实。毕竟消费者买车又不考虑这项配置的影响,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汽车头枕大概率还是会扮演“能用就行”的角色。

要知道,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萨博沃尔沃就已经研发过类似的“电动头枕”,讽刺的是,几十年过去,咱们的汽车座椅拥有了电动加热、电动调节等功能,而更为安全的电动头枕,却始终无法普及。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