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颜光明:用文学的视角看汽车 |《车轮上的惊心动魄》序

2022年10月08日 10:25:02
分享到:
来源:禾颜阅车

编者按:感谢为《车轮上的惊心动魄》这本书撰稿的作家们,他们不仅记录了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让我们听到了时代的鼓点和命运的叩击声;也让我们在这个阅读价值受到挑战的时代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汽车的真诚;更让我们在这个容易迷失自己的时代从文学这面镜子中匆匆照见一下自己的初心。(禾颜阅车将分期连载《车轮上的惊心动魄》)。

撰文|颜光明、编辑|钱 蕾

出版|文汇出版社

【导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车轮上的惊心动魄》,记录的不仅是中国私家车的“心灵史”,也是“文化车轮”的开端。】

汽车对于中国而言是最具体的“现代化”,人们曾以“梦”来描述,后又称之为“改变世界的机器”,现在又被当作“车轮上的手机”。

这些都可以作为近当代中国历史来解读的“活样本”。奇迹就在于短短几十年业已变成现实,就连西方世界都为之惊愕,一举改变了国外对于中国的傲慢与偏见,不得不正视和尊重正在崛起的中国。

从1999年的“上海财富论坛”到2021的“上海进博会”,“不在中国成功就在世界败北”的预言,如旋风劲歌,被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所证实。“得中国者得天下”也不再是共识,而是身临其境的浪潮。这一切,都可以用汽车来解释,而且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却不用旁白的故事。

“百年历史看上海,六十年历史看长春,三十年历史看安亭,十年历史看临港。”这是汽车在中国的历史。以此可以清晰地找到,汽车即现代化的轨迹,从上海开埠起就有了这样的意识,且由西方引入,开风气之先。所以,当今天谈论汽车消费,融入日常的话题时,对于上海其实并非陌生,早在海派文化中就能找到,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车轮上的上海不止是对城市繁华的描述,而是一种文化的历史存在。

“上海,连同它在近百年来成长发展的格局,一直是现代中国的缩影。”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他的《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写到:“上海的未来,要以中国和中国人,连同中国人的权益为转移;外国人唯有跟着中国人跑,才是明智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还有谁会怀疑?

大型文献纪录片《复兴之路》中指出,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证明,“上海出现,现代中国就在这里诞生。”其中,汽车的角色不可忽视。

上世纪80年代,当国门打开,“汽车脱贫”成了经济振兴的利器,也是改善民生的国策,家庭轿车,如梨花盛开,谓之“狂飙”,席卷中国,无处不热,延续至今,致富代言。车轮上的中国不再是梦,而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倩影,其速度之快,古今中外都未曾有过。有关这样的记录和书籍,占满了我的书柜,其中不少是我熟悉的朋友,或亲历者所著,也有自己的编撰。这是当下中国的脚印,也是时代的心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车轮上的惊心动魄》,记录的不仅是中国私家车的“心灵史”,也是“文化车轮”的开端。与以往记录和反映拥有私家车的经历不同,突破了物质层面的对比和感悟,而是精神诉求的反思和追问,超出了物质拥有和驾驭范畴的表达,是以人的视角看待汽车,对于汽车文明进行审视,在适应与困惑中反思,用文学思维反哺现实,读来回味,不忍释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知汽车的全新窗口。

我们无法回避,也没有必要对走出物质匮乏年代时所表现的虚荣品头论足,也不必对富有的贫困所产生的奇葩过度慌张,这是汽车社会的“青春期”,走向成熟的开篇。如果从未来看今天,我们会自信地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也是《禾颜阅车》请文学家们来阐释的初衷,试图以文学的方式走进汽车,敞开心扉,注入源自于车轮上的精神之旅。可以说,这是自汽车文化倡导以来未曾涉及的领域,摆脱了汽车明星化、娱乐化、运动化,等等俗套性的炫耀,走进“汽车心灵”,展示与汽车物理性质无关的日常,温润如风,却意蕴隽永的诗与远方。这是汽车应有的日常与况味,充满情趣与哲理,搅拌出五彩的生活,就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沙拉,清新芬芳,如咖啡,茶酒般的浓酽,释放出中国人进入全新时代的内心诉求。我想,这正是当下我们所要探讨的一种汽车形态和文化,尝试用文学来滋润或浇灌这块尚未关注的领域,相信这是有别于西方汽车与文化的开始,让风雅与豪迈陶冶汽车新的文明。这是有鉴于中国宣布进入汽车社会已有20年(其元年始于2001年)的致敬。想当年在撰写“元年不遥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看来,“文化决定着汽车社会的方向”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工程。

用文学的视角看汽车,并以图书的方式落地。当我把这个想法与老朋友陈歆耕(原文学报总编)先生商讨时一拍即合,并得到了《禾颜阅车》钱蕾女士的支持。在大家的推动下,很快收齐稿件,进入集结出版程序。出版社见诸多文学大伽响应,表示赏识,认为这是汽车文化的盛事,也是倡导汽车文学的发端,有其积极的意义。毫无疑问,“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能照出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看到,在这些文学大伽的笔下,汽车不再是孤独的车轮和代步工具,或是符号和标签,也不是单纯的说走就走的放逐,或肆意的刺激,而是“家在路上”,“生命是一种仪式,只有到了走长路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种感悟会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冰冷的钢铁物件,因为与人类发生联系,产生情感,就是爱之物了”。“没有人会绝速度,就如同没有人会绝自由”,“如果你还想把喧嚣变成宁静,把赶路变成享受,那么拥有一辆汽车,简直就是进入此道的不二法门”。

没有车轮上的生活哪有这些鲜活的文字?这些大咖们也有普通车主的喜悦和激情,“学会之后(开车)的那股兴奋劲儿比写五本书,赚一堆稿费还带劲”,“开车的体验确实好,清逸地飘然而过”。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所有与车相关的记忆,都是爱的记忆,因为它代表出行与超越”,但同时想到的则是,“车子与猫狗原本分属钢铁与肉身,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但在喜欢自由奔跑的天性上,它们其实都不应该属于日益逼仄的城市”。不过,更多的是一种理性,且上升为哲的思考:“车行道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始终与规则同在”。

是啊,有时汽车也是一种角色转变的证明,“他们没想到,这个军人出身的家伙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军人到赛车手的惊人一跃”。其意义不在于此,而是在于面对挑战的直面与勇敢;还有从“洋马儿”到四轮驱动娓娓道来的生动,要比他们的作品还有意思,窥视到了生活的原味,是那样的精彩,真实,饶有情趣......

汽车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汽车厂商习惯于“生活方式”的表述,往往出于功利,偏离正向导入,过度物质化解读,忽视人文,浮皮潦草,浅显粗鄙,甚至东施效颦,良莠不分,闹出笑话,常遭来非议和诟病,有些竟成顽疾,这就令人犯愁了。因为这事关汽车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也许,汽车和出行方式正在或已发生变化,但这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能否从这种变化中发现文明的轨迹。从“炫耀性消费”到“休闲交通工具”,中国汽车已经开始走向有文化的自觉。如今,几乎人人都可已成为“徐霞客”,融入现代生活,但都急需“霞客精神”,驾驭未来的“情怀”。这就需要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支撑,期待“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这是趋势,一种精神的向往。有人已经发现这是商机,创立品牌,在去车化上找到了演绎“汽车文学”的新场域,开辟出新途。

汽车发展得益于科技,而汽车生活有赖于文化。在《车轮上的惊心动魄》付梓之际,我们期待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带来车轮上的有趣和破圈,启发情感和表达找到出口,可以安放心灵的自由和飞翔......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