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不退出中国市场,英菲尼迪不妨换个思路

2022年11月08日 22:18:02
分享到:
来源:汽车维基

11月4日,日产中国公布了最新销售业绩。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品牌)的销量为86065台,相比9月份回暖6个百分点,截止10月份累计销量为790042台,环比涨幅超过了10%,尽管整体销量远不及去年同期,但也总算止住了连月下滑的颓势。

不过在这组数据中,【汽车维基】注意到,英菲尼迪的市场销量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自今年以来,英菲尼迪始终未能摆脱销量低迷的状态,其中10月份只卖出了421台新车,前10个月累计销量仅为5877台,平均每个月不足600台。

惨淡的市场销量,对英菲尼迪而言可谓危机四伏,参考讴歌在退出中国市场前的销量表现,其月销最高时不足千辆,最低时甚至仅为个位数,相比之下,如今的英菲尼迪似乎正在重蹈讴歌的覆辙。

难抓救命稻草

鉴于英菲尼迪不容乐观的市场表现,在外界很多人看来,这家日系豪华品牌随时会退出中国市场,但在今年的东风日产2022 FAMILY DAY大会上,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英菲尼迪事业总部副总部长王保军却高调宣布,英菲尼迪从未考虑过退出中国,而且未来还会保住品牌在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地位。

当【汽车维基】第一次听到这句承诺时,脑海中并没有浮现“英菲尼迪未来还有希望”的想法,而是多了一个疑惑,在市场销量摇摇欲坠的背景下,还有信心喊出保住豪华车市场地位的口号,英菲尼迪的底气是什么?

在王保军看来,向电动化转型会让英菲尼迪在中国“起死回生”,但可惜,留给英菲尼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试水”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一方面,英菲尼迪的首款纯电车型要到2025年才能推出,而在此之前,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从未投放过任何电动化车型,与之相关的营销渠道和经销商网络也都没有任何市场经验,这很难让英菲尼迪快速步入电动化赛道。

另一方面,未来的电动化赛场竞争还将升级,比如截止到2025年之前,路虎品牌将带来首款纯电车型,林肯将推出3款纯电新车,此外,凯迪拉克的首款纯电SUV锐歌LYRIQ已在国内完成上市,沃尔沃也已完成了对纯电动平台和工厂生产线的改造,这些极具市场号召力的豪华品牌,同样将对转型后的英菲尼迪带来挑战。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英菲尼迪不光要开拓出全新的电动化产品线,品牌和产品的口碑也要从零开始做起,这对于用户市场来讲,即便是首款电动化车型上市,届时也未必会引起消费者的认可,所以更不必提保住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

竞争力不足

在【汽车维基】看来,以下3点是英菲尼迪深陷困局的主要原因。

首先,英菲尼迪的产品定价偏高。拿目前定价范围最低的Q50L来说,该车型起售价为26.48万元,而凯迪拉克CT4的最顶配版本,售价还不到26万元,这意味着,消费者在同样花费26万元的前提下,将在英菲尼迪凯迪拉克中分别买到入门级和旗舰级,明显偏高的售价不仅劝退了潜在消费者,也让英菲尼迪逐渐失去了抢夺市场的能力。

其次,一线豪华品牌的大幅优惠为英菲尼迪造成了“降维打击”。拿极为小众的B级轿跑型SUV来说,2022款奥迪Q5L Sportback目前在北京地区最大降幅为7.14万元,优惠后最顶配版本的裸车价为40.99万元,而英菲尼迪QX55全系非但没有终端优惠,最顶配的售价还比前者贵出了6.54万元,这让英菲尼迪很难拿出打动消费者的理由。

最后,英菲尼迪在国内没有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在北美等海外市场,英菲尼迪凭借G系列轿车,成功塑造了豪华运动标签,遗憾的是该车系并没有引入中国,在产品投放上更倾向于日常家用性。

所以对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来说,英菲尼迪不论在品牌形象还是产品属性上,始终带给人的印象是“日产PLUS”,这与运动豪华并不沾边,也就是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并不成功。

不妨换个思路

眼下,英菲尼迪虽调整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但在【汽车维基】看来,比起挽回市场销量和竞争力,英菲尼迪在未来不妨换个发展思路。

比如,彻底下沉到出行市场,联手各大网约车平台,或者成立英菲尼迪独立的出行公司,打造品牌专属的出行服务,毕竟在此之前,英菲尼迪就已经有过接触出行市场的经历。

据公开资料显示,英菲尼迪曾在2019年8月,向一嗨出行平台交付了1000台QX50新车,而早在2016年起,双方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向该平台输送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车型,多年的跨界合作,让英菲尼迪在网约车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经验,所以向这方面转型,对于英菲尼迪而言,或许是其继续征战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另一种途径。

值得一提是,近年来车企对出行市场的布局正在加速,比如在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在今年7月中旬注册了“XPENGROBOTAXI”、“小鹏智航”以及“小鹏智行”等出行商标,蔚来则在8月初成立了销售服务公司,业务范围明确包含网约车经营。

传统车企方面,吉利汽车旗下的曹操出行已与小马智行达成合作,上汽集团旗下的出行品牌享道出行在近期宣布将与Momenta联合布局打造Robotaxi产品,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也正在推进Robotaxi车辆的投放和示范运营落地,预计今年年底在广州率先开启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车辆的混行运营,另外江铃集团旗下的易至出行平台,更是早在2012年12月就完成了上线运营。

总的来看,如果英菲尼迪能向出行市场转型,那么一方面将有助于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网约车业务,能加强品牌打造覆盖上下游生态体的整合能力,这对于正处在品牌转型阶段的英菲尼迪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呢?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