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购车补贴退场,基建补贴大幕才刚刚拉开

2022年12月06日 09:25:01
分享到:
来源:禾颜阅车

【导语:2022年11月7日讯,瑞典环境部突然宣布取消新能源车补贴,且不设置任何缓冲期。这意味着11月8日后购买或下定新能源车的个人将不再获得任何补贴。此举一出引发了各方对于今后瑞典电动车产业政策走向的疑虑。】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不久前,作为瑞典最重要的乘用车企业沃尔沃发布了基于全新的SPA2平台的首款旗舰车型——纯电动EX90,宣告公司开始全面进军纯电动市场。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瑞典政府却宣布终止电动车/新能源汽车补贴,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瑞典预算扛不住了

导致瑞典新能源汽车补贴戛然而止的就是瑞典政府负担不起高额的补贴了。

瑞典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现金补贴方面,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个人,可获得最高7万瑞典克朗;至于税费,主要是指瑞典的车辆税,旨在推动用户购买CO2排放更低的车型。有数据显示,以CO2排放值152g/km的柴油动力沃尔沃XC60,前三年每年支付的车辆税约为5,500元人民币,随后降低至每年约2,200元人民币。多年累计下来,这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补贴所需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大。即便是相对富裕的瑞典人,也会薅起国家的羊毛来。在刚刚过去的10月,瑞典的纯电动车加插电式混动车型的销量达到13,299辆,占比接近6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非常高。

今年1-10月,瑞典新能源车上牌辆高达11.9万辆,需要政府发放的补贴约为72.51亿瑞典克朗2,而瑞典政府今年预留的预算只有35亿克朗,而这35亿克朗中还包括了去年没有发放的补贴。而2023年预留的补贴其实也只有29.9亿克朗,即便都贴补进去,都还补不上这个窟窿。

充电基础设施成补贴重点

虽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下调了,但是无论是瑞典还是其他国家,必然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上。这其中对于充电桩的投资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前期的大规模布局建设,还是后期的日常运维,都需要耗费不少资源。因此在电动车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完善补能相关基础设施,将成为维系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重要举措。

在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资金已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瑞典在2024和2025两个年度依然新增了16.1亿和11.2亿瑞典克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在2023年,瑞典为Klimatlivet(气候生活计划)提供4亿瑞典克朗,用以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而这个项目的预算在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达到5亿克朗。至于英法德也都有相应的政策来支持。

从整个欧盟角度来看,其还有一个雄心勃勃的“Fit for 55”减排一揽子计划。该计划明确要求各成员国确保主要道路每隔60公里就有1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到2035年,欧盟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1.3亿量,整个公共充电桩规模将达到900万个,同时还有5600万个家用充电桩。

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须巩固先发优势

在电动车领域,国内车企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是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车企,像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等也都非常成功。如今大量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成为国内车企主要的目标市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还是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在初期对于电动车领域的大力扶持。

而如今,各个国家的补贴基本都已经进入下半场。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已经将补贴重心转向了基础设施。如何在布局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上动动脑筋,复制之前在电动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同样也是对国内政策制定者的一种考验。

可以发现,国内是鼓励换电,但也不排斥超充。对于换电技术,在税费补贴上门槛相对更低一些,如今包括蔚来、吉利以及宁德时代等,都已经进入换电领域;而像小鹏、埃安等品牌,已经攻克了超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制约。但两种补能技术目前来看都有不小的问题,前者需要布局换电站,而且需要对电池进行重资产运行;后者同样需要布局超充站,甚至有可能需要对某地的电网进行改造,提升负荷。但两种技术路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短板,就是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前者布局换电站后者建造超充站,都是花费不菲。所以接下来一个阶段,政策层面可以有意地进行一部分的引导,鼓励企业在补能技术方面进行更大的创新,而国家可以利用补贴资金进行保驾护航。在超充领域,除了特斯拉之外, 并没有发现欧美车企在这一块有什么建树。至于换电,更是遥遥领先。只要可以巩固自己在补能技术方面的优势,未来不仅会持续促进过国内电动车的销售,也会为电动车在海外销售助力。

点评

补贴承担的只是在前期由于体量相对有限导致的电动车成本偏高,以及消费者对于电动车存在质疑的时候,通过补贴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车。但在电动车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成本就有出现下调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补贴滑坡甚至退出。随着国外的电动车体量和规模也开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电动汽车之间的竞争,除了在智能网联领域外,补能技术也会成为各方下一个比拼的舞台。而补能技术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否利用政策优势,再上演一场当年电动车弯道超车的好戏,拭目以待。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