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1-11月汽车销量在涨,但普通人无力换车,车卖去了哪里?

2022年12月14日 17:45:01
分享到:
来源:路咖汽车

11月的中国汽车销量出炉,至少从大数字上看,终于可以不用担心今年会负增长了。那,乐观的情绪就会传递下去,传递给消费者让他们有购/换车欲,传递给车企,传递给汽车的整个供应链,包括玻璃、橡胶、钢铁、芯片等等。

还是那句话,对于每一个工业国来说,汽车这个工业集成的顶级明珠,是不能、也不敢倒下去的。

所以,看看中汽协的最新数据,11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38.6万辆和23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2%和7.1%,同比均下降7.9%。1-11月,汽车产销为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那么,以这份数据进行表层的分析,结论很清晰。12月的销量基本都会超过11月,那今年全年产销完成2700万辆问题不大,比起2021年的2627.5万辆,要更高。

稍微深入挖掘一下的话,目前1-11月的乘用车销量约为1900万辆左右,那基本上也能实现持平甚至微超2021年的2148.2万辆。前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减少的100万销量,通过6月发布的购置税减半,成功抢回来了120万台的增量。不过,政策的效力其实在慢慢变淡,中国车市的1-11月增速,比1-10月有明显的下降,较1-10月分别收窄1.8和1.3个百分点。

销量增速下滑正常,无欲望买/换车的情绪是真

销量增速有所下滑,其实问题不大,因为往年的11-12月,会因为即将年终,车企/4S店会进行冲量,以便实现自己的销量目标、返点目标等。而今年的节奏是不同的,6月的购置税减半政策,直接将消费欲望调动到了全年中段。所以,11月的销量增速放缓其实正常,12月大概率还会回升。根据我们目前对很多4S店的客流关注,随着新十条的发布,以及为了完成全年任务等需求,整体的成交表现是向好的。

不过,中长期来看,消费欲望的变化,还是会不断波动很久。为此,我们专门汇总了一些全国4S店销售人员给到我们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很多意向客取消了自己的购车计划,整体约占手中订单量30%的比例,数字上来看不算夸张,但这直接关于销售个人的单月收入,所以从一线反馈来看,整体比较惨烈;

2.较高价位的车型,所受的影响不是太大,30万元以上和以下会比较明显的出现一个小的分水岭,30万元以下的购车欲望降低的比较大,30万元以上反之。不过,这之中的客户群体区别也很明确,原本30万元以上预算购车,自己做生意的人,退单较高,而给孩子买车、已接近退休的人群,消费欲变化并不大。

理想汽车为例,它的用户群体里有着很多的公务员家庭用户,在当下的购车欲望变化不大,而小企业主们,则大多换了心态;

​3.在近几年市场中销量比较稳定的主流品牌,影响较小,而1年左右快速蹿红的品牌,影响较大。

以上的种种一线观点,在乘联会所发布的11月数据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据乘联会统计,11月燃油车零售量推广下降近30%,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降至164.9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下降10.5%。

各大细分市场中,豪华品牌零售量24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5%,还是能保持增长的。中国自主品牌零售量87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7%。承压的重灾区,其实在合资市场,主流品牌的零售量不到55万辆,同比下降超过30%,环比下降超过20%。

很显然,经历了近3年的疫情,如今开始有序放开之后,大多数人对大宗消费的态度是“求稳”,人之常情,很容易理解。

燃油车今年的整体场景是惨字当头,而新能源领域也不至于乐观,只是相对燃油车略好,因为是如今的发展趋势,使用起来成本也明显更低。

消费欲回归,要看合资品牌的回暖?

基于上述现状,其实能比较清晰的得到一个新结论,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信心回暖,消费欲快速崛起,合资品牌在之中的兴衰,会有很大影响。

合资品牌如能快速回暖,一定程度上将为消费信心的回归注入深层活力。

不过,冲突点也正在于此,相比豪华品牌、中国自主品牌比较稳定的发挥,合资品牌的发展模式与当下的市场环境愈发显得脱节。这种脱节,分别关于执行力、利润分配、造车理念三个比较大的角度。

执行力和利润分配两点,很好理解。合资企业为中外双方合营,中方多为国企,外资的目的也很明确,既要保障市场占有率,也要保障自身既定的利润目标。因此,像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很多市场行为,在合资品牌中阻力很大。如,舍弃相对较大部分的利润,去刺激销量、保障市场占有率,是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车企们可以做到的,而在合资品牌中,要保障双方利润,这点很难。

另外,还关于造车理念。尽管近几年很多车企都在加大中国市场的研发权重,比如一些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推出,不过整体造车理念仍然是,从国外研发中心引入技术为主。少数车企在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的进展是引入中国团队的,不过更多的匹配,在于外观、配置选择(中国团队来推测中国车主的配置喜好,并在新车落地过程中进行匹配)等门类。

所以,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其实解决方案很明显,就是以中国市场为落点,来调整自己的研发、造车逻辑与节奏。好消息是,很多车企都在如今开始选择这样做,不过挑战也是,中国品牌已经把相关的内卷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些主流品牌的主流车型,基本上做到了1-1.5年就进行大改款,甚至是3年左右完成换代。这远比合资品牌们常规的5-7年,要快很多。对全世界的消费者来说,买新不买旧其实都算是一条通用规则,同样的价格,显然更愿意买配置、设计等领域,更高、更多的新产品。

4S店承受重压,什么才是新的解决方案?

不久前,有很多机构和媒体在讨论一个话题“从销量数字上看,中国车市今年是否会零增长”。结合当下的数据看,可以预见的是,销量不会零增长,而是微增。但,这种微增目前来看,是建立在传统4S店渠道,承担库存的前提之下。

根据媒体对上市的全国经销商集团财报梳理,国内规模最大的广汇汽车上半年利润接近腰斩,同比下滑超48%,而同时,包括和谐汽车、世纪联合控股的净利润则为负数。而主打高端豪华汽车销售的和谐汽车,它的上半年净利润-9.15亿元,也直接显示出2022年的豪华车销量数字尽管好看,但实际的终端局面并不乐观。

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国内乘用车经销商的库存在以较高速度增长。11月,乘用车经销商库存环比增长13万辆,1-11月,乘用车经销商库存累计增长45万辆,相较而言,去年同期的厂商库存系数为1.35,较2020年减少23万辆。而2022年,其实也是连续四年去库存的暂停,库存开始回升。

短期来看,一系列的库存问题并不好解决,因为其大多数是以销售传统燃油车为主,尽管4S店也在加速转型,但面对特斯拉、小鹏、蔚来等在不断自建新店,以及比亚迪这样的品牌十分稀缺,且逐渐成为红海。传统燃油车正在从此前的100%占有市场,到如今的70%占有市场,向路线2.0所制定的只占据50%份额前进。数字上的变化,意味着本就利润不断下滑的传统燃油车,接下来会卖无可卖。从100%到70%,将有600-700万的销量被拿走,从100%到50%,则将有超过1000万的销量被拿走。

本就利润下滑,同时好卖的产品会短时间内越来越少,那么以传统燃油为主的4S店数量,也会随之进入下滑的循环。

至于,什么能刺激大家的消费欲,答案也很清楚,就是技术进步。

比亚迪为什么能取得高销量?是尽可能新的技术,与尽可能低的价格。这之中涉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于是,PHEV相关车型(如秦PLUS DM-i指导价为11.18-17.58万元),能做到比传统燃油车价格更低时,凭借低使用成本、0购置税等直观优势,就打出了核心差异,成为市场热销。

特斯拉的成功,其实也源于此。在其进入中国国产之后,进行了大量的价格调整,最终的结果是价格实打实的完成降低。那么相对来说,上述二者在汽车市场里就会手握很明显的优势。

价格低于预期、技术高于预期,这就是刺激消费欲的阳谋。目前来看,2023年值得期待的新车还不算少,部分有爆款潜质的新车,有望加速市场回暖。

先说3个要搞创新的细分门类,包括皮卡、硬派越野、MPV,现在很多车企都在之中发力。

皮卡市场,目前在燃油车领域长城炮是近乎垄断的,新增的新能源皮卡会分别有纯电的吉利雷达RD6,刚刚放出风声的比亚迪混动皮卡。那如果在非限购限行地区,比亚迪混动皮卡如果能给到15万以内的价格表现,那其实有望和长城炮一样快速大卖,因为比亚迪的名头正盛,它的混动技术当下被普通消费者认为十分先进。

硬派越野,在2022年已经很热闹了,坦克300是现象级的不愁卖,而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奔驰EQG也预计都会在2023年投向市场,除此之外,包括奇瑞iCar也要造纯电动硬派越野,捷途即将推出T-1来硬刚坦克300,很可能要比长城便宜几万元。甚至是五菱也在新能源计划推出硬派造型的小车,但价格和成本卡在那,也就不用期望什么越野能力了。

MPV市场也会特别热闹,小鹏、理想的MPV都已被曝谍照,那对于手中捏着30万左右预算的人来说,大可等一手。

除此之外,还会有每年的基操项目,很多车进入了例行的换代、大改款周期。

新能源领域,有比亚迪海鸥、大众ID.AERO、蔚来ET5旅行版、丰田bZ3等等。比亚迪海鸥大概率会搭载钠电池版本,起售价6万元,目前5-8万元的纯电动代步车很少,海鸥的出现有望开拓一个新品类。大众ID.AERO,会是纯电动中大型轿车,它的登场,很可能改变现有轿车市场的格局。按大众ID.的定价表现来看往往很惊讶,比如ID.6在中大型SUV领域定价在20-30万元之间,它的同尺寸对手是蔚来ET7、奔驰EQE等,如果能同样定价20-30万元间,目前看是比较值的。甚至能冲击特斯拉Model 3小鹏P7的市场。

燃油车的2023年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点,奔驰E级宝马5系奥迪A4L、全新雅阁、全新Passat都已经放出了会在2023年登场的消息。好处是,那些不信任新能源的人能有新的换车方向,坏处是,从现有资料来看,各大车企的燃油车技术研发已经基本上都按下了暂停键。那么,买到的就更多是新造型、新配置,但动力技术的进步,可能不太够。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对未来的预期还是好的,一家家车企都在为了活下去,在研发新东西。梳理一下2023年的新车,也比较让人有奔头。

综上,我们能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整体汽车市场疲软,除了消费人群对经济前景不好看、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之外,也还有车企们转型比较慢的原因。市场主体的大盘数量变化不大,但合资品牌份额丢失,自主品牌份额快速增长,这需要合资品牌更快的调整起来,否则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力会持续下滑。

而豪华品牌市场的变化,也开始有了新一轮调整。从新车计划和企业战略来看,越来越多的传统豪华品牌会进一步在更高端的市场里进行部署,而非像前几年一样不断下探,去争抢20万元以内的市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