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焦点报道丨吉利银河甫一出道即遭“网暴”,谁是幕后推手?

2023年03月01日 18:24: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情报

疫情三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中国车市在负重中前行。随着2023年年初疫情防控政策战略性调整,人流熙攘,车水马龙,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疫情放开之后,吉利银河打响了车市第一炮,旗下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银河正式发布,同期带来的还有具有颠覆实力的新能源电气化技术,诸如“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银河N OS操作系统、天地一体智驾方案”等,承载了着吉利造车二十多年来的技术沉淀,都是吉利全栈自研的科技干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银河”命名引发的车圈海报引发了久违的大狂欢,包括比亚迪、长安深蓝、岚图等品牌加入讨论,一度在微博上形成了一个很有热度的话题,国产新能源终于有BBA那味了。

负责任的讲,当时的中国车市是其乐融融的场景,公众看到了强大的中国品牌互相鼓励、互相成长,仿佛中国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指日可待,而外资品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谁又能想到,短短几日画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些自主品牌竟然将“炮口”对准了呱呱坠地的吉利银河,中国品牌互相致敬瞬间变成了互踩互掐。

先是各大资讯APP和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了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网络海军的洗版。后是长安汽车给吉利汽车发去律师函,称吉利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涉嫌抄袭长安。而看到头部中国品牌“内斗”后,之前还压力山大的外资品牌此刻犹如隔岸观虎斗。

目前,吉利汽车已发布官方声明,称该律师函内容严重失实,对吉利汽车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银河之光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正向设计开发,延承了吉利独特的“涟漪美学”,有独立且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截至本文发稿,长安汽车暂未回应。

所谓吉利涟漪美学,可以追溯到2015年上市的“大美中国车”吉利博瑞,设计师应用了水滴涟漪、华夏云纹、西湖拱桥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兼具国际设计潮流和东方美学元素。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河之光继承了这一优良的传统,将中华审美、智慧科技融于一体。比如其前脸线条简洁大气,下方两侧日行灯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飞檐斗拱”形;车身侧面则整体呈现低趴的形式,仿佛伏虎;车尾则采用涟漪式贯穿式尾灯设计,如水滴入湖面缓缓绽开。

还有银河之光的内饰,随处能看到杭州西湖的设计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西子蓝皮革颜色,车内悬浮音响、香氛以及氛围灯以三潭印月为灵感,中央扶手箱则从西湖水岸找到创意来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银河之光更像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全新作品,并非长安口中所谓的复制粘贴。

汽车评论员、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副秘书长司爱武认为:发律师函通常都是在涉事双方沟通协商无果的前提下进行的,作为中国品牌领军之一的长安汽车许可其委托的律师事务所在吉利汽车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公共媒体属性的平台发布“声讨函”,并非一种理智选择,而且有蹭热度的嫌疑。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这种侵权和起诉案例在汽车行业屡见不鲜,早在2019年,特斯拉公司起诉其前员工曹光植涉嫌窃取与Autopilot相关的商业机密,并称其将Autopilot技术输送给小鹏汽车。还有去年年初谷歌旗下的Waymo公司,起诉优步收购的Otto公司,窃取谷歌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机密,并利用窃取的商业信息。

而关于造型设计等存在纠纷,而引发的车企互发律师函案例,更是不在少数。包括但不限于威马汽车与吉利纠纷案、通用奇瑞“QQ”之争、奥迪起诉蔚来商标侵权案等。

张翔认为,此次长安给吉利发律师函,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银河”这一竞争对手,毕竟造型相似的车对销量的影响不可小视。另外,由于当下吉利的布局和规模要比长安大,而通过给其发律师函,能够让吉利银河相关车型减缓上市节奏,甚至停止上市,如果被认定为抄袭,接下来两年将要陆续发布的7款新车均要推倒重来。这样一来,长安相关车型在市场上的机会面就更大了。

此外,笔者电话咨询了汽车情报·中国汽车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律师、北京炜衡(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华,倾听了一下专业律师的观点。

在秦律师看来,该事件中长安控诉吉利涉及的侵权行为属于知识产权中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根据《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该事件中维权方式有双方协商、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向法院起诉等途径。专利侵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几方面。至于是否构成侵权尚需进一步的证据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认定。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之光的设计师陈政于去年3月加盟吉利汽车,出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他此前20年的职业生涯都在长安汽车,这一事实使得该争议更具有戏剧性。

去年年底在河北保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雁栖湖基础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聂秀东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十年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尚未突破1%,如今已达到了约20%。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强国,基本实现了弯道超车。

中国的自主新能源品牌可以抛开上百年的差距,和世界的著名车企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在很多领域处于领先。

的确,得益于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增长,深耕新能源的中国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2022年1-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 63%,其中四季度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4%。而纵观整个2022年中国车市,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7%,同比增长6.1%。

由此来看,一路走来的中国汽车品牌,带着初生牛犊的勇气,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起来,在与国际巨头车企的艰难对弈下搏出生机,如今终于拿到了近半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以及进入“新四化”下半场,自动驾驶运营能力成车企必修课,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白热化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想要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依然任重道远,远远不到盲目乐观且内讧的时候。

所以,眼下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携起手来,一起去攻克难关,一起去成长进步走向全世界,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汽车的价值和魅力,而不是相互内耗,更不是互相踩踏。就像李书福董事长说的那样,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最后,希望这个“小插曲”就此为止。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