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马斯克不是慈善家

2023年06月15日 22:22:02
分享到:
来源:AutoLab

前不久“上海将成为FSD第一个试点城市开放”的消息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虽然被光速辟谣。

但FSD入华的推进,显然是箭在弦上,只等数据采集资质和超算中心这两张入场券。

连百度集团副总裁储瑞松都说特斯拉FSD会在今年或者明年入华。

各家车企对于FSD的“入华”当然是嘴上欢迎有朋自远方来,背地玩命加快各自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落地。

但马斯克显然对FSD有着更长远的规划。这不,时隔8年,马斯克又开启“大放送模式”了。

在一条内容是描述通用CEO玛丽博拉称赞特斯拉是电动汽车领军者的推特下,马斯克热情回应道:特斯拉渴望尽可能帮助其他公司,我们愿意授权Autopilot或FSD给其他车企使用,当然任何特斯拉的技术也都行。

智能驾驶技术的烧钱程度非同小可,余承东就曾透露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一年就得投入十几亿美元。车企如果能直接获得智驾底层逻辑,等于省了一笔巨款。

而且按照马斯克本人在特斯拉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之后的一次独家采访中所说,“我认为特斯拉FSD将会很快迎来自己的‘ChatGPT时刻’,即使不是今年,也不会晚于明年。

特斯拉能够通过软件更新让数百万辆汽车瞬间从手动驾驶汽车转变为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的数量将会瞬间增加到300万辆,然后是500万辆,再然后是1000万辆。”

作为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交出FSD,就像老厨师交出秘制菜谱,特斯拉难道也要把造福社会放在品牌利益之上,马斯克难道真是名副其实的车圈慈善家?

当然不是。

“ChatGPT时刻”

首先来看看马斯克所说的“FSD将迎来ChatGPT时刻”到底靠不靠谱。

传统智驾方案的运行过程分为感知、融合、决策、执行四个板块,从融合板块开始就有出现偏差的风险,比如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探测的信息经过融合以后识别障碍物的种类和轨迹是否准确。

再到决策时又是一轮新的数据处理,整套流程其实是比较繁琐的,而且每个板块都不能掉链子。

比如一辆特斯拉的摄像头捕捉到了前车车尾的红布,但是融合算法却定义为桩桶,车辆就会误以为在施工路段。

所以我们能看到,市面上光是融合算法都有“前融合、后融合、全融合、时空融合”等多种算法来提升智驾水平。

如果“ChatGPT”上车,情况则有所不同。

当我们向ChatGPT提出问题时,只需要告诉它需求和条件,它就能给出完整的答案。

同理,当一辆车拥有ChatGPT大模型,那么这台车只需要将感知硬件收集的信息传输进ChatGPT大模型,大模型就可以做出决策并控制车辆执行。这更接近于人类开车逻辑,使用“眼睛+大脑”的组合。

理论上来说,如果FSD真能具备类于ChatGPT的能力,那么一台有摄像头等感知硬件的车,通过适配FSD功能,确实可以直接成为智能车。

蔚小理等自研智驾的车企直接丧失先发优势,可以和市场说再见了。

但是,众所周知,人也不是天生会开车的,我们需要学习交通规则,积累行车经验,不然刚拿驾照的小白也不至于背上“马路杀手”的刻板印象,而且不同国家规矩不同,还得适应当地的交通生态特色。

同样在学习中的FSD 如果想快速催熟智驾大模型,就需要巨量的数据。

国内毫末智行在今年4月推出的自动驾驶大模型DriveGPT参数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预训练阶段已引入4000万公里量产车驾驶数据。

可是FSD由于法规限制还没能进入国内,在国内道上能不能跑都没人打包票。即使利用国外的数据构建出大模型,咱国内的特斯拉车主们暂时也无福消受,起码马斯克说的“今年或明年”是兑现不了了。

所以,比任何人都更懂数据价值的马斯克着急让FSD入华。

为了拿下FSD入华资格证,特斯拉前几年斥巨资在上海打造了特斯拉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这也是特斯拉首个海外数据中心。

特斯拉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于2021年就已投入运营,共设置了28个实验室,专注于特斯拉在国内软硬件、流程和技术的开发工作,同时承担国内市场的应用适配和标准测试。磨了2年,不知道这次特斯拉能不能一鸣惊人。

除了研发本地化以及招聘本地人才来适配市场外,特斯拉在推动政府合作上一直分外积极。

今年5月,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就确认,上海要进一步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功能板块在沪布局。在今年6月马斯克访华时也明确表示重视国内市场。

无论如何,一个“想进”,一个“想引进”,两情相悦,就等上头点头盖章。

一位前蔚来工程师就告诉AutoLab:根据他们的数据调研,选购特斯拉的车主大多是对新事物、新技术有一定兴趣基础的,对新的技术也更愿意使用,配合上特斯拉“一迪之下,万车之上”的销量,FSD数据积累的时间和速度都会显著高过国内新势力。

马斯克开放技术砸谁的饭碗?

“马斯克就不怕别人拿了他的技术,成为第二个特斯拉?”这是马斯克提出免费开放专利的消息后,我们的特斯拉粉丝群里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

但其实,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声明要免费开放专利。

2014年,特斯拉官网就发布了一份马斯克撰写的声明,题为“我们所有的专利都属于你”,该文大意为为了可持续交通发展特斯拉愿将专利分享给真诚的伙伴。

这个“真诚”就很灵性,看似无条件免费开放,实则还是有挑选机制,没有门槛才是最大的门槛。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还要求,使用了特斯拉专利的企业需要同步对特斯拉无条件且不限量的开放专利权。

特斯拉目前公布的专利1000来项,而像蔚来这样的新势力企业专利都已经有6000余项,华为更是多达十几万。虽然专利数量并不等同于专利价值,但将自己的成果与竞争对象共享,在尚处突围赛的国内新能源市场还是太过理想主义。

那如果是一个专利数没有特斯拉多或者觉得特斯拉专利综合价值更大的企业呢?是不是稳赚不亏,还能脚踏特斯拉直接跃升电动车高级梯队呢?

聊这个问题之前,先说明,特斯拉专利只有1000来项并不代表特斯拉只有这些技术,因为专利本来就是用来公开并宣布所有权的,而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根本不会公开,比如你知道老干妈辣酱、可口可乐、肯德基蛋挞的配方吗?

再来看看特斯拉目前公布的专利包括哪些,这1000来项专利中除了少量外观专利、智驾技术FSD以外,主要包括三电技术,比如电池温控系统、高压电气管理系统等。

问题来了,技术赋能之前你得有承载的系统吧?想用特斯拉的电池温控系统你得会造特斯拉的电池吧?

而这些,特斯拉都没提。

特斯拉并没有公布所有的技术链路,这就等于“教你高数公式,但没教你小学数学”,这些公布的专利技术并不具备适配性。而已有的专利技术涉及到复杂的工程问题,在没有特斯拉的帮助下也很难落地应用。

可能有人会觉得,别挑剔了,一个小白车企有多少学多少,反正是白嫖。那这样的小白企业能让马斯克感到“真诚”而开放技术吗?

显然不行,没有能力,拿什么向马斯克证明你的“真诚”呢?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一家刚入行的车企拿到了特斯拉专利的使用权,敢不敢用和能不能用是两个问题。为了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是不是得奉献点什么?比如测试数据和路试结果。

说白了,马斯克不是慈善家,不会无偿帮助潜在的竞争对手。在谈判交易时,主导权和拍板权都在马斯克手中,这种地位悬殊的不对等关系很难促成良性合作。

前面我们提到的都是不平等的关系,那如果是较为平等、互相受益的关系,是不是就能和特斯拉达成完美合作?

也很难。

卖得好的车企不会去找特斯拉,反正有钱自己研发。

卖得不好的车企更不会找特斯拉特斯拉本来就销量喜人,得了你的技术越卖越好,留给你的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少。

事实也证明了特斯拉所谓的“互相完全免费开放专利”并不可行,从声明发布以来,没有一家车企这样做过。即使是使用了特斯拉某些专利,也是以签订合约的方式限定交换范围。

比如2014年,特斯拉比亚迪签署了一份协议,约定特斯拉比亚迪提供电池组和电池组模块,比亚迪特斯拉提供电池组和电池组模块的工程设计以及电池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利。

新势力都在做自研的原因无非是大家都希望把命运捏在自己手里,后入场如雷军,也是先砸33个亿,让小米汽车百分百全栈自研算法。

一家智能驾驶公司的内部人士就跟AutoLab分析:如果特斯拉在2024年入华,最快到2025年,新势力就会迎来第二轮大面积洗牌,没有自研能力的将会彻底被淘汰出局。

如果以上理由都没有浇灭你一心投向特斯拉怀抱的心,那以下这件事,你估计真得受打击了:特斯拉的很多专利,并不归特斯拉独有。你要真敢用,特斯拉不计较,还有别人跟你计较。

从2013年到2020年,特斯拉为了增加现金流以便扩大业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曾多次向PNC银行协会和米德兰贷款公司抵押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电池管理、自动驾驶、充电技术等多个领域。目前特斯拉超过一半的专利都是这两家公司的。

马斯克这一招“借花献佛”确实是学到位了,你可以觉得花好看,但你不能真收。

写到这里,不得不感慨马斯克强大的营销能力,堪称“车圈杨天真”。这一波操作下来,不仅一点损失没有,还赚足了噱头。

毕竟,没有企业能通过特斯拉“免费开放专利”,而成为第二个特斯拉

写在最后

其实除了门外的看客,大多数汽车圈的人士也不会真相信天下有免费的FSD专利,毕竟FSD在美国都要卖1.2万美元,这个价格在北美都能买到一辆还不错的油车了。我们拿这个消息去问各路内部人士时,大家也只是当一个趣闻来看待。

一位新势力智能驾驶部门的员工就对AutoLab表示:“FSD就像是通关路上最后的大BOSS,你只有做到完美,才有可能击败他。这也不断驱使着大家往前进。”

就像一位传统车企的品牌负责人对我们感慨的:打败诺基亚的不会是第二个诺基亚,同样,复刻特斯拉的专利,也不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特斯拉的技术固然是行业的第一梯队,但如今国内新势力用卷到爆棚的工匠精神已经把差距缩短,可是在营销、工厂、交付能力上,依旧有着较大差距。

这也是为何长城高管团队集体进驻微博、哪吒汽车的张勇和理想汽车的李想在各大平台上不断发表观点、越来越多的车企高管站到台前来语出惊人。

大家都希望离用户更近一点,也希望能借由此增大品牌的声量。这条路,马斯克已经用飘红的股价证明了可行性。同样的,在工厂的建设、交付节奏的把控、品牌文化的塑造上,特斯拉都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样本。

但FSD是一个特斯拉都尚未落地的赛道,谁能成为这个赛道的领头羊,也许就拿到了通往下个时代的船票,所以,把你的猜测留在评论区吧,让时间留给我们最后的答案。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