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见证:东风日产20年岁月峥嵘

2023年06月27日 14:26:01
分享到:
来源:My车轱辘

回望20年来,我见证着东风日产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为万千中国家庭带来幸福之车。谨以此文献给我眼中的东风日产

撰文丨唐燕、MANGO

责编丨DAN

设计丨PinZow

经过15年的持久谈判,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彼时的人们都没有想到,历史这一刻——竟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笔者身处的南方汽车工业大省。

中国“入世”的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合资车企浪潮翻涌,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一汽丰田上汽通用等多家合资车企迈入在华发展新局面。而将目光锁定在南方,广州汽车产业正从广州标致合资终结的阴霾中走出,急需盘活城市的汽车工业活力。谁也没能想到,就在几年后,日系品牌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奠定。

恰逢此时笔者刚进入广州某报业集团,多年的追踪报道,由此见证了三大日系品牌雄踞广州的发展历程。其中即将成立20周年的东风日产,峥嵘岁月中顽强生长,一步一步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回望20年来,我见证着东风日产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为万千中国家庭带来幸福之车。谨以此文献给我眼中的东风日产

见证:东风日产的诞生与起步

时间拨回2002年,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一拍即合,双方签署长期全面合作协议。无论是从投资规模抑或是合作深入程度,这项对外投资项目在中国汽车行业都是罕见的,也由此拉开了日产汽车开拓中国市场的大幕。尽管当时东风日产的前身风神汽车,已经在国内量产了蓝鸟车型,但回过头来看,这只是一碟“开胃菜”。

2003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正式成立,同年第一台轿车“阳光”下线暨上市仪式在广州花都举行。笔者当时就在现场,从广州市区出发到初具雏形的花都汽车城,落差巨大。眼见周边一片荒芜,很难将今时今日汽车制造配套完善、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联系在一起。东风日产的汽车工厂拔地而起,这里就是东风日产创业之路的开端。

2004年5月,具备15万辆年生产能力的东风日产花都新工厂竣工投产。笔者再次来到花都,印象很深刻的是,当时东风日产的日方高层和广州市的重要领导皆在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新厂房生产的第一辆04款阳光隆重亮相,东风有限花都乘用车新厂房内景公开,其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各个生产领域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笔者第一次见到了喷涂车间的机器人,自动化的操作和现代化的制造刷新了我对汽车生产的认知。据了解,机器人在汽车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提升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率,当时国内没有多少家汽车工厂引入了如此先进的机器。而对于彼时汽车媒体从业经验尚不丰富的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工厂参观体验。

随着阳光、天籁、骐达等多款车型热销,东风日产发展迅速,在2006年就已挺进全国乘用车销量前十。东风日产的成功引起了各方注意,我也对其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这份成就与企业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团队“狼性营销”文化有莫大关系。一个最能体现东风日产狼性营销的例子是,凡是大型地方性车展,东风日产营销团队的口号就是力争“拿下展会销冠”,在每个开展的日子,东风日产人早早就在展台集训迎客。诺大的会客室只见不断翻台签单的销售人员和人流如织的消费者。2003至2019年,中国的汽车会展经济如火如荼,每年大大小小的汽车展销会不下百场。可以说,谁是汽车展销之冠谁就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当时中国家庭正逐渐普及第一辆车,购车需求旺盛,奋力拼搏的东风日产就这样站在风口上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见证:东风日产从百万辆迈向千万辆

2008年,东风日产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正式跨入百万辆车企行列。也是在这一年,广州本田(现改名广汽本田)的年销量迈过30万辆大关,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现改名广汽丰田)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广州也凭借三大日系车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轿车生产基地。是的,那时候还是轿车的天下,如今撑起半壁江山的SUV车型仍在萌芽阶段。

2004年,城市SUV细分市场初现端倪,但当时整个SUV汽车市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牌和车型并不多 。因此,与东风日产百万辆新车同步下线的新一代奇骏,自然成为了全场焦点。

国产后的第二代奇骏依旧坚持硬派越野风格,为了强调车型属性,还在2009年担当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车,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登录南极的量产乘用车。得益于此轮营销,奇骏在硬派SUV领域一战成名,此后多年都是国人长途自驾游的首选,在进藏进疆、西北大环线的路上经常能看到奇骏的身影。不过,奇骏最大的意义还是填补了东风日产在SUV领域的空白。

坐拥天籁、骐达、轩逸、骊威、骏逸、逍客、奇骏等多款车型,东风日产在2008年完成了包括轿车、MPV、SUV全系车型覆盖的产品战略布局。对于当时的消费者来说,家庭购车总能在东风日产选择到合适的产品。

2008年广州车展,东风日产发布全新品牌主张“技术日产,人车生活”,写进品牌基因的技术力量成为了东风日产扩张的根基。而我眼中的东风日产,也从蹒跚学步的婴儿长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从产品布局到品牌形象塑造,一步一步走得更加扎实,前途无限。虽然这一年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形势不乐观,广州车展也因此不被看好,但东风日产的销量规模、同比增速都领跑大盘,给车市带来一针强心剂。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日产电动车最新技术的概念车MIXIM 也在这一年闪亮登场,该车定位于零排放四驱电动车,展示了日产在电动车发展研究的新动向。笔者当时对这台车颇感兴趣,除了科幻的造型外,车辆的零排放理念、以电脑游戏为灵感的车内设计等都相当前卫,以及敢于在燃油车时代向未来发出的挑战,着实令人敬佩。可见日产布局新能源汽车,比想象中还早,此时距离日产聆风这款代表性车型诞生还有两年。

时间从不等人,却又处处留下痕迹。转眼间来到2018年,东风日产迎来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15年时间,东风日产完成了从0到1000万辆,刷新了行业实现千万辆目标的最快记录。笔者再一次来到东风日产位于广州花都的大本营,此时东风日产花都第二工厂、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早已投入使用,新工厂、新技术,东风日产制造品质、生产效率和管控均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以轩逸·纯电正式下线为标志,聚焦智能互联、智能驾驶,以及由年青向智能进化的品牌战略,东风日产向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发出最强攻势。遗憾的是,由于技术导入的步伐不够果断,时至今日,东风日产还在追赶落下的进度。

此外,2018年车市寒冬悄然而至,汽车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东风日产意识到不能单纯依靠新产品,更精准、更细化的营销服务也十分关键。在笔者的印象中,汽车存量竞争叠加年轻化大趋势,东风日产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合资品牌,有不少营销活动十分出圈,包括智行科技体验日、与年轻人对话、发起“万步阳光路”公益活动等,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令技术、产品进一步落地。其中刷步数做公益,一度在朋友圈盛行开来,笔者当时也积极参与,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做公益,可谓一举两得。

整体而言,15岁的东风日产变得更加成熟,它对未来的规划了然于胸,它期盼着加入到新的世界,并为之蓄力、迸发。

见证:东风日产转型阵痛与向上突破

2019年,在轩逸、奇骏、逍客、天籁等多款王牌车型的助力,东风日产的销量到达了顶峰,终端销量为117万辆。不过,此后市场大环境骤变,在车市寒冬、零部件短缺等因素叠加影响下,东风日产遭遇转型之痛,连续破百万辆的年销量难掩下行趋势。

在走访汽车终端市场时,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东风日产的品牌口碑较为信赖,省油、耐用的优势仍然领先,但对其导入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等先进技术以及电动化车型布局缓慢有所质疑。众所周知,2020年-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持续高歌猛进,不少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电动车型大举上新,但以东风日产为代表的合资车企却丧失了转型先机,电动化技术导入不及时。

东风日产的高管对车型的终端表现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深入调研市场,并邀请媒体献言建策。对此,众多媒体都向东风日产相关高管转达了市场调查意见,可惜最终因种种阻力,最终未能看到东风日产的大胆改变。

在困境中仍要不断前行,庞大的市场规模继续给东风日产提供向前发展的机遇。2022年,东风日产迎来第1500万辆整车下线,“东风日产速度”再次惊艳对手。但更令人惊讶的是,东风日产经过几年的电动化转型,终于确立了“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同时落地发展”,“坚持将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坚持长期主义”。以上几点至关重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深入发展,混动、纯电动技术不断迭代,消费需求快速转变,车企更要从长远思考,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否则就容易陷入到淘汰危机中。

东风日产在2023年上海车展释放出更强的电动化决心,带来了Max-Out概念车、日产Arizon概念车以及超混电驱奇骏,代表着其未来的电动化方向以及对智能网联的新思考。笔者在现场看到,年轻的家庭对东风日产的电动化产品兴趣渐浓,ARIYA艾睿雅、超混电驱轩逸、超混电驱奇骏等新车型正努力撬开新一代年轻家庭的大门。

从2003年到2023年,弹指一挥间;20年峥嵘岁月,中国汽车产销从400多万辆到2600多万辆连续十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各大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欣然入局,有人黯然离场。而东风日产沉淀下来的,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理解,对产品的精准把握、对品牌价值的坚守,对“人·车·生活”安全愿景的最深厚执着。

作为先锋进取、引领电驱潮流的合资品牌,20岁的东风日产,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