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何光远:锡柴的“解放”之路|《大国动力》 序一

2023年09月28日 16:25:04
分享到:
来源:帮宁工作室

作者 | 何光远

编辑 | 李国政

| 编者按

2023年9月26日下午,《大国动力:锡柴80年》新书在江苏无锡发布,这是帮宁工作室创始人葛帮宁撰写的第九本汽车专著。

在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时期,葛帮宁辗转无锡、长春和北京三地,采访了20名与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锡柴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记录了锡柴80年来从一个生产简单农具的初创企业,逐步成长为民族品牌、大国动力的代表之一的历程。

该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内燃机及商用车传动系统发展的口述历史类作品。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题写书名并作序。中国一汽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耿昭杰为书作序。

从今天起,帮宁工作室微信公众号陆续摘要推出该书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大国动力:锡柴80年》是葛帮宁女士的又一部新著,嘱我作序。

这本书的讲述者都是锡柴建厂80年来变迁的亲历者和参与者,都是锡柴80 年来发展的功臣。为此书写序,我责无旁贷,乐意为之。

40多年前,我在农机部工作时,就对锡柴非常熟悉了——那时,锡柴是农机口企业。后来,我转到机械工业部工作,对锡柴就更熟悉了——那时,锡柴已经成为我国机械部门内燃机行业的一支劲旅。我曾多次专门到锡柴考察,它的任何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

现在,阅读这本书稿,勾起了我内心无尽的往事,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和体会。

锡柴80年成就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前就诞生的重工业企业并不多,锡柴就是其中的一个。锡柴工厂最早建立于1943年,至今已经整整80年。从一个只有一百多人的农机小厂,成长为中国柴油内燃机行业的领军者,锡柴的道路走得曲折而辉煌。

在这本书中,锡柴高级钳工技师、真正的大国工匠顾健同志把自己30多年的进步总结成12个字——做到极致、做出境界、做成精品。我想,把这12 个字作为锡柴80年的写照,也是恰如其分的。

80年来,锡柴经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困苦挫折,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它的经历可以总结为“三次转折、四次创业”。“四次创业”在本书中有详尽提及,我不赘述。我只说说“三次转折”,因为正是有了这“三次转折”,锡柴才逐步调准了自己,坚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2023年3月,何光远为《大国动力:锡柴80年》题写书名

锡柴第一次转折,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是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解放,而政治解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锡柴第一代建设者赵正达同志说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的锡柴。”而锡柴的新生之日是1953年7月31日,那天,10年前诞生的那个农机小厂变成了“一机部无锡柴油机厂”,从此正式踏进柴油机领域。

锡柴第二次转折,发生在蒋彬洪同志担任锡柴厂长之后。1993年1月12日,锡柴由“无锡柴油机厂”变为“一汽无锡柴油机厂”,从此正式进入一汽集团,研发生产汽车用柴油机成为锡柴发展的主攻方向。

锡柴第三次转折,发生在2003年12月19日。那一天,CA6DL——奥威首台重型柴油机投产,正式宣告锡柴扛起自主开发的大旗,向世界柴油机一流水平的技术高峰发起冲击,随后逐步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有了这三次转折,锡柴最终做到极致、做出境界、做成精品。

锡柴80年成功经验

锡柴80年成功的要素,在本书中已经有了系统的阐释,有科技的、管理的、市场的,等等,在我看来,有三条格外重要。

一是解放精神。这是锡柴80年发展的首要经验。正像在推动锡柴第二次创业时,蒋彬洪同志提出“要唱三首歌”,其中有《国际歌》——世上没有救世主,锡柴要冲出困境,只能自己救自己。这就是解放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锡柴才敢于对一家老国企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改革,才有了从扭亏为盈到加速发展,才能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中国内燃机行业引领者。

这种解放精神,不仅锡柴具有,而且一汽集团和无锡市政府也具有,他们为锡柴的解放铺平了一条康庄大道。比如无锡市能把锡柴“放出去”(无锡市原副市长谈学明语),就是一种解放。锡柴从无锡划拨到一汽,其面临的困难巨大,但成效也巨大,正像无锡市委原书记洪锦炘所说:“锡柴加入一汽,提升了一汽的整体实力,对锡柴则好处更多,首先是解决了产品市场这一关键问题。”这个结论非常客观而且正确。

▲2004年7月9日,何光远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发动机——奥威发动机题字

二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站得多高是科技水平使然,能走得多远却是企业文化决定的。锡柴的企业文化建设始于其二次创业之时,此后始终在企业发展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这让锡柴拥有了一支忠诚而敬业的被喻为“太湖劲旅”的员工队伍。

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胡汉杰对此深有感触,他也认为,锡柴企业文化已经深入员工骨髓,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虽然好确立,但要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准则,并且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非常不容易,这是提炼、塑造、贯彻、践行长期主义的结果。”

三是党的建设。我曾看过不少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但像锡柴这样,从蒋彬洪、蔡真法、许雪芬直到钱恒荣等历届党委书记,都把党建工作视为企业头等大事的,却是极为少见,他们的做法极具成效。

蔡真法同志担任党委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业务较为集中的部门,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要求党支部书记每年走访市场,了解锡柴产品质量、用户需求和一线销售队伍的情况。毫无疑问,这是对毛主席“把支部建在连上”思想的传承光大。许雪芬同志担任锡柴党委书记后,把专业领域里的流程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方法,运用到党务管理工作中,开拓了党务管理的新思路。

锡柴的党建工作,让党的引领作用和保障作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重要体现,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个岗位上得到具体体现,为锡柴的腾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真心希望其他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认真学习锡柴的这一成功经验。

大变革中的个人作用

读这本书还给我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在大变革中个人的作用。

锡柴80年来,经历风霜雨雪、大浪淘沙,涌现了一代代模范人物,比如从操作工到一汽首席技能大师的数控先锋黄成,中国一汽高级技师、江苏省劳动模范顾健,无锡柴油机厂原副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应忠堂,中国一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糜锡东,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成海等。他们和全体锡柴员工一起,为锡柴的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锡柴腾飞贡献特别突出的,是引导锡柴不断创业的两任厂长——蒋彬洪同志和钱恒荣同志。要总结和推广锡柴的成功经验,可以对这两任一把手进行深刻的解析。

▲2013年9月26日,锡柴建厂70年,在陈焕友(右一)、蒋彬洪(右二)和钱恒荣(左一)三任厂长陪同下,何光远参观锡柴

无论是在无锡还是在全国,像锡柴这样走上改革之路的国企不在少数,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纵观成功的案例,一个共同的关键往往是选对了一把手。对于这个规律,十分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蒋彬洪和钱恒荣是怎样的一把手呢?我和这两位同志都很熟,认为他们两人前后接力把锡柴带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共同之处可以归结为4个字。

一是“真”。正如胡汉杰同志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他们认真负责,敢讲真话。”一个人要想做到“真”,就必须做到“无我”。“无我”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党员的最高标准。在蒋彬洪和钱恒荣的心中,装的都是事

业、责任、锡柴、全体员工,却没有他们自己。只有这样的一把手,才能超脱自己,真正带好一个企业。

二是“准”。他们都精准把定了锡柴的前进方向,锡柴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做到这个“准”字,非常不容易,必须有宽广的胸怀、敏锐的眼光、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思维。锡柴是一艘大船,他们就是船长,只有船长正确地导航,大船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三是“硬”。在锡柴全体员工的心中,他们的厂长有着崇高的威信。这种威信并非来自厂长的权力,而是来自他们硬气的工作作风。他们一手抓管理、一手抓产品,两手都要硬。这样不仅使锡柴站到了行业的巅峰,也带出了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钢铁队伍。

四是“轴”。我用这个字丝毫没有贬义。做汽车的人,自然知道整车和车轴的关系。一辆高速运行的汽车,最稳定最扎实的就是车轴。车轴不能变通,否则汽车就会趴窝。作为锡柴的负责人,他们一旦确定了奋斗的方向,就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市场营销高级管理师张振锋把这种轴劲形容为“一条路子走到底,一项工作干到底”,这也是很多锡柴人的共识,是锡柴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企业有了这样的一把手,怎能不成功?

对此,我却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在大变革的时代,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需要很多像他们这样的领导干部。如何发现这样的干部?如何使用这样的干部?如何扶持这样的干部?这些成了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成了我国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建成行之有效的干部选拔机制,才能出现更多的蒋彬洪、钱恒荣,才能出现更多的锡柴。

锡柴未来之路

80年,锡柴不是到了终点,而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锡柴让我国发动机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缩短了20年,为我国汽车行业和发动机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一汽解放甚至中国一汽有责任把锡柴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出来,推广开去。过去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其核心都是在肯定和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现在,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内燃机学锡柴”适逢其时。

“国家新能源政策”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但社会上对“新能源政策”有些误读,把新能源车等同于电动车,使得对新能源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新能源政策”并非“新能源”的政策,而是新的“能源政策”。“新能源政策”既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也有“理顺交通能源与环境污染防治关系”的技术诉求。落实这项国策,绝不是单纯推广电动汽车这么简单,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合理实施“新”能源政策。

从这个意义出发,锡柴对柴油机研发不但不能减缓还要加速,要坚持站在我国柴油机技术的制高点上,继续冲击世界柴油机最高水平,最终实现锡柴倡导的“三最”(最节油、最可靠、最环保)发动机,咬定这个主攻方向绝不动摇。

从技术层面来说,锡柴应当一方面不断巩固在燃油喷射技术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研发出SCR尾气后处理系统、柴油机DPF颗粒捕集系统等先进的后处理技术和产品,为排放法规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必须承认,内燃机仍然是目前所有动力装置中“比能量”最高的,未来较长时间内,中国动力系统中以内燃机为主的状况不会改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世界,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抓紧对于替代能源的研发。锡柴也必须做好这项前瞻性工作。在我国,对于替代能源也就是低碳能源的开发有3个方向:电力(但要保证电力来自清洁能源)、氢燃料和甲醇燃料。

在这3个方向,我不推荐锡柴向电动力发展,原因有三:其一,当前电动力汽车发展迅猛,已经有些拥挤。其二,电力化不可能覆盖整个中国汽车——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汽车大国,按照现在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的总功率来看,已经超过中国电网总容量的6倍。其三,目前中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依靠化石能源。

因此,我建议锡柴的前瞻性开发应重视氢能源和甲醇能源,特别是后者。今年,在世界上甲醇燃料成为集装箱船订单主流,一季度集装箱船新船订单过半采用了甲醇动力,已完全碾压LNG动力。而中国后来居上,就在这个月,达飞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签订的16艘新船订单中,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就占据12艘,一举击败韩国,站到了世界甲醇燃料船舶制造前列。

船舶能做到的,汽车难道就不能做到吗?

目前,世界汽车新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已经到来,网约车、智能导航、自动泊车、无人驾驶等已经出现。我认为锡柴也必将在智能化上有大的突破——不但要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更要在发动机本身的工况控制方面大力提高智能化水平,这样才能让锡柴发动机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取得更大的优势。

锡柴80年的辉煌发展,其实就是中国工业进步的一个缩影。

锡柴的进步在于它走了一条解放之路——“三次转折、四次创业”是它的自我解放;变成“一汽解放锡柴”,则更是名副其实的“解放”。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放的基础内涵是对生产力的解放。而锡柴的解放之路,正是大大地解放了锡柴的生产力,所以才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曾经,在葛帮宁所著《解放:中国第一个汽车品牌的前世今生》一书的序言中,我以“解放尚未有穷期”为题,这是一种希冀。现在我把这个希冀再送给锡柴。

我相信,走过80年的锡柴必定会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在解放的康庄大道上迅跑。

锡柴的百年辉煌和更加光明的前景,是完全可期的。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

2023年4月8日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