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合资,要想活,学神龙

2023年10月20日 22:46:03
分享到:
来源:1号车盟V

2022年1月1日,中国全面开放合资品牌股比,中国汽车市场正式进入后合资时代。

2023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首次实现半年度市场份额超50%,自此,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角已发生历史性易位。

毫无疑问,新趋势下,合资为王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其燃油车基本盘,不仅面临自主品牌的冲击,也遭受着自家电动化进程缓慢所带来的惩罚,双重压力之下,合资车企已走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花样自救,但不破不立!

过去三年,昔日站在中国车市“食物链顶端”的合资阵营陷入泥沼,广汽菲克、讴歌相继退市,而已停产的三菱也正等待着命运的宣判,“败走中国”一词,频繁触动着在华合资车企的敏感神经。

因此为继续留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今年以来,合资车企普遍展开自救行动,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多只是杯水车薪。

其中最为尖锐的问题,或者说合资车企必须抛下的“包袱”,是它们曾经为在中国市场掘金,而不断扩充的生产线。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合资车企在华总设计产能高达1830.8万辆,但今年上半年产量仅有383万辆,总体产能利用率尚未过半。

实际上,若再往下细分,除大众、丰田、本田这样的头部合资能够实现5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其余二线合资,平均产能利用率普遍不足30%,更有甚者如江苏悦达起亚、广汽三菱的产能利用率更是不足10%。

而在面对空荡荡的生产线时,像广汽菲克、广汽三菱这样的边缘合资车企也没有挣扎,它们祭出了极为简单粗暴的一招——停产;而诸如长安福特这样的,曾经的头部合资车企,则是大刀阔斧削减产能,目前,长安福特已将五家工厂160万辆的产能,削减至67万辆。

可不论是停产还是减产,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给到边缘合资车企积极、正面的反馈,反倒加速了它们在中国的业务收缩,例如广汽三菱,停产了,那么离正式退出中国市场,也只差一纸公告罢了。

所以为守住利润,和留下“绝地翻盘”的资本,一些资金相对充足,经营状况尚可的合资车企,则是打起了“合资出海”的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将中国工厂生产的车子,销往它们相对强势的海外市场。

今年9月,广汽本田对外官宣:“旗下奥德赛车型正式整车反向出口日本市场销售”;而再往前,福特与起亚都曾相继表示,今后中国工厂将作为“出口中心”,并将“中国质造,销往全球”。

诚然,与其在中国车市与自主、新势力品牌大打价格战,牺牲利润来内卷,依托中国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和成本优势,将闲置产能利用起来,并打造成全球市场的出口来源,这对于为集团财务而负责的跨国车企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决策。

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返销海外,只能解决当下合资车企的燃眉之急,且对于中方股东而言,伤害远大于收益,单纯是外方高层的治标不治本之策。

所以说白了,一些合资品牌陷入在华发展的泥沼,本质上是因为中外双方股东的发展路线不一致。好比如说,近些年外方股东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趋势的错误预判,而中方高层的话语权又较弱,那么所产生的结果,便是像长安马自达这样的边缘车企,一是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竞争节奏,投放车型无法满足中国用户需求;二是电动化转型缓慢,只能死磕燃油车,发展后继无力。

而一旦中方股东占据合资企业的主导权,以目前的范本来看,至少不会是“慢性死亡”,它们已大胆跳出舒适圈,积极转型,重新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并试图为中外双方股东都带去正向收益。

好比如说,长安福特目前已主动靠向长安汽车,并以后者为主导,建立起全面的新能源产品体系;大众斥资5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换取后者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东风本田,依托中方技术与体系力支撑,已成立全新新能源子品牌……

不论如何,新合资时代,比起那些“宁可不做,也不愿犯错”的合资车企,至少上述这几家敢于尝试的合资品牌,已经勇敢迈出了它们在合资新赛道上的第一步。

神龙转身,新合资时代的范本?

正如前文所言,在中国车市顺风顺水赚了40年票子的合资车企,被迅速崛起的中国汽车工业以及新能源的时代大势,给打了个措手不及,而遭遇市场冷落的它们,正在苦苦找寻一条适合新合资时代的正确发展道路。

而在另一边,低调许久的神龙汽车,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经由中法双方股东一同向外界释放了一则重磅消息。

10月19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布关于神龙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调整安排及支持事项。同时此公布的发布,也代表了东风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对神龙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已达成一致,具体措施则为以下三点:一是支持神龙公司可持续发展;二是支持神龙公司全球化发展;三是支持神龙公司融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

官方的场面话,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给大家聊点实际的。

首先是关于神龙汽车的未来布局,公告中已确定中法股东已达成一致的未来发展战略目标:Stellantis与东风集团保持双方股比不变,合资年限延长至2037年 ,在品牌推广等事业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

因此这里就不存在前文提到的,合资企业中外股东发展路线不一致的问题,这无疑为后续神龙汽车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支撑。

其次是合资车企普遍面临的产能闲置问题,这里则由神龙汽车的中方股东——东风集团出手解决,后者拟17.14亿元的价格,收购神龙位于中国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等资产。随后,东风集团又与神龙达成租赁安排,将以上资产出租给神龙,租期为10年。

此举,神龙既盘活了优质资产,获得了来自中方股东的资金支持,也不必像其他合资车企那般,执着于闲置产能的包袱,进而轻装上阵,加速向新时代合资关系的转型。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亦符合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市场所寻求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再来,则是“神龙公司全球化发展”这一项,简单来说就是前文的“返销海外”,但神龙汽车与其他合资车企单纯成为全球出口中心,再找销路不同,神龙其实早就承担起了汽车出口业务,其2022年出口总量达到3.7万辆,同比增长180%,创历史新高。

说得再具体些,目前神龙成都工厂,已经是凡尔赛C5 X这款全球车型的全球唯一生产基地,而武汉工厂的制造质量水平,也一直是Stellantis集团52家工厂中的第一名。更何况,今年Stellantis集团在东盟、欧盟等海外市场,业务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有需求、有销路,神龙汽车顺势走出去又有何不可?

只是这次官宣不一样的地方,是神龙公司还新成立了国际事业部,以继续深化“神龙造·全球销”这一战略方向。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神龙汽车“融入东风新能源”。

我们都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领先地位,换句话说,新时代的合资关系,中方已成为技术输出方,因此不管是新能源车型研发还是参与市场竞争,基于东风集团的新能源体系优势,这些都利于帮助神龙汽车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其实不难看出,在中法双方股东的一致支持下,神龙汽车已基本解决合资企业在新能源时代的发展隐患,同时股东双方又基于企业现阶段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了相对合理的发展模式。

但严谨周密的计划,并不意味着神龙汽车今后的新合资事业就能一帆风顺:一方面,东风集团目前的新能源品牌矩阵中,诸如猛士、岚图等高端新能源车等的技术与定位,并不符合神龙汽车的品牌调性,因此双方仍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过程,比如说等待东风纳米这一主流新能源品牌;

另一方面,目前以神龙汽车为代表的法系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存在感,已落后于德系、日系等主流合资,加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头部效应日渐显著,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神龙汽车必须做好品牌营销活动,扩大市场声量、提升品牌形象。

写在最后

仍记得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面对彼时动荡的中国车市,以及合资大溃败的市场背景,一位神龙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主流合资市场那股的寒气,神龙人大多都经历过了,也因为正处谷底,所以我们怎么走,都是向上。

的确,在其他合资车企仍在摸索转型路径时,神龙的坚持更显可贵,即使前路充满荆棘,但获得中法双方股东一致支持的神龙汽车已积蓄好力量,有理由坚信,时代终会犒赏,神龙于合资新时代再度涅槃,也并非不可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