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四维智联CEO杨赖土:场景挖掘和体验细节优化是智能座舱当下挑战

2023年11月08日 07:29:02
分享到:
来源:帮宁工作室

在汽车领域,百模大战已经升级。

有分析指出,当前大模型在技术产品和应用上已经层出不穷,行业的竞争已经从通用化的上半场转向了更加垂直化、专精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下半场,一款大模型在服务生态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其在“百模大战”中能否笑到最后的关键筹码。

业内普遍认为,智能化决定了汽车革命下半场竞争的胜负。在这场战役里,智能座舱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大模型又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智能化的下一个突破期在何时?近期,帮宁工作室对话四维图新旗下四维智联CEO杨赖土,以期寻找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走上汽车智能化转型之路后,四维图新布局呈现多元化,涉足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领域。

目前,四维图新聚焦汽车智能化主赛道,布局有四大业务:智云、智驾、智舱、智芯,产品覆盖了从底层地图数据、车载芯片,到上层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应用,形成了以地图为底座,面向智能汽车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智能座舱正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

在杨赖土看来,座舱应该从网联和智能两个阶段定义。在第一阶段,座舱不是智能座舱,并不联网,能力是预制的,相对比较有限,只能播放CD,做静态导航。到第二阶段,座舱开始联网,可以播放一些联网的音乐电台。

第三个阶段就进入到智能化阶段,他认为智能化是基于自然语音的交互和理解,能够做到通过语音或多模式交互,如手势交互来控制汽车,该阶段属于固定指令模式。

在第四个阶段,智能座舱会主动拓展更多生态服务,这是行业当下正在经历的阶段,目前才刚刚开始。智能座舱会将一些与行车相关的服务放进车内,如停车加油、充电服务、生活服务等。但这些生态如何能在车内落地基于场景提供好服务,重点在AI赋予的能力,或者要很好的引擎做支撑。

“再往后的第五阶段——基于大模型的 AIGC阶段,比我想象的来得更早。”杨赖土说。

从智能化的角度来看,车会变得更加智能,把原来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能串联的服务,以及不能很准确的理解场景都能串起来。从车上的硬件能力来看,也会变得更加多元,例如AR HUD会渗透到更低端的车型上。

“我们认为,未来的高阶智能座舱会有更多传感器做支撑,结合大模型能力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处处有惊喜。”他表示,从一辆车上来看,除了外观或基础物理感受,智能座舱才能做到汽车体验的区隔。

这也是不少业内人士的看法。在他们看来,企业在智能驾驶方面,都会走向相似的能力。大家都可以做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的差距对用户的感受可能并不明显。但智能座舱对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都不一样,存储场景表达形式、给用户的感觉都能体验出差异。

对于挑战,杨赖土也有感悟:“在智能座舱上,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对场景的挖掘和体验细节的优化,我认为这个阶段大家都做到了,但是并没做到好的地步。

何时能突破到第五个阶段?杨赖土认为还需较长时间,“从无到有,今年或明年就能实现。但从10分发展到90分,我猜测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有下一步发展的苗头。”

“大模型AIGC能较大提升智能助手的智能性”

对于当下热门的大模型上车问题,杨赖土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大模型对用户体验提升的实际意义非常大。

这种体验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点,用户的指令能不能被正确理解。第二点,当用户没有下达指令,智能座舱能否观察到用户需求,并在适当时机给出建议。他认为,行业在应用大模型技术前,更多的是先做语音理解,再在垂域里寻找用户指令,再通过规则模式跟用户做交互。

杨赖土坦言:“实际上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

首先,垂域是有限的,所有交互模式并不一定能准确匹配到某一垂域里。其次,对于用户指令的反馈,也是按照之前预测的模式在做,在交互上用户会收到很多重复反馈。

基于上述问题,他表示在引入大模型后,都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

其一,相比于传统模式(包括对语义的理解),大模型的技术能力能得到大幅提升。

其二,在用户交互上,大模型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垂域,能够理解更多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或用户的期待,给出不同的交互模式,它的回复和反馈能做非常详细的定义,省去很多基于规则来做的预设交互模式。

基于上述信息,大模型AIGC能较大提升智能助手的智能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大模型对用户指令的理解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第二,基于场景服务推荐,用户没有下达指令前,大模型也可根据不同元素的输入,包括传感器对智舱内外环境的识别,做到完全自主的思考和推荐,准确率会更高, 可能会实现更加智能的体验。

第三,这种语音交互的模式,在设定角色时,会由大模型自己发挥,减少很多预设工作,为开发者尽量做到资源节省。

在他看来,大模型还有一个挑战。“现在的大模型是基于固定的内容,例如在一个时间节点前,所有内容作为训练集输入。但实际对于车载的情况来看,它会实时发生一些信息输入,如何在面对当下座舱环境时,使得场景加入专门的数据训练,才能使其变成一个泛化大模型,变为基于行车(车内使用)场景模式做交互。”

四维图新CEO程鹏此前表示:“汽车智能化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四维图新将携手行业伙伴做好底层产品,助力车企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可以在汽车竞争的下半程跑得更快、更稳。”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